“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藏。”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智慧、汗水洒遍山川大地,为地质找矿事业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地质足迹印山川”栏目,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地质人物和团队的感人事迹,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更大成果。“十一”假期刚过,青海省地矿局副局长王秉璋便急赴该局多个野外项目调研。从可可西里无人区到昆仑山腹地,再到茶卡北山,王秉璋的找矿足迹遍布雪域高原。而获得第十八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就是对他30多年高原探宝生涯的最好总结。
1984年,考上中专的王秉璋没有想到,就在那年暑假,电影《李四光》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王秉璋被电影里李四光锲而不舍做研究、找到大庆油田为祖国摘掉了“贫油国”帽子的事迹深深感动。于是,他放弃中专去读高中,立志要做像李四光那样的人。1987年高考填报志愿,王秉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长春地质学院(其前身为李四光任校长的东北地质专科学校,后并入吉林大学),并被该校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录取。1991年本科毕业后,王秉璋回到家乡,进入青海省区调综合地质大队(现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工作,从此开启了探寻青藏高原矿藏密码的地质人生。“我很幸运,遇到了地质工作的三次大‘动作’。”王秉璋说,这个过程锤炼了他的理想信念、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1999年,国土资源部启动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完成青藏高原空白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从而实现我国陆域中比例尺区调全覆盖。此时,作为技术负责,王秉璋参加了1:25万可可西里湖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主持了1:25万布喀达坂峰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沼泽地,王秉璋带着项目人员经历了18天艰难前进一公里的凶险。“尽管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但我们一定要完整地把所有地质调查工作做完,绝不能留空白。”王秉璋说。布喀达坂峰海拔高达6860米,是青海省的最高峰。“我们面对的不仅是地质空白区,更是人类活动的禁区。”在这里开展区调工作,条件更加艰苦,王秉璋带着项目组一待就是半年。基于扎实的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组对东昆仑西段造山带物质组成、结构和造山带地质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发现了早古生代吐木勒克蛇绿混杂岩,解决了争论多年的东昆中缝合带的西延问题;首次在青海东昆仑造山带发现了以单通道䗴(Monodiexodin)属为主的二叠纪栖霞期冷温水动物群,为我国二叠纪生物区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项目成果2010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作为“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成果主要参与者之一,王秉璋2011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成绩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在此之前,王秉璋就总结青海省30多年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成果,作为副主编编制了青海省第一张1:100万板块构造图,将构造相与地层有机结合形成的构造地层作为大地构造编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大大提高了大地构造图的信息量和实用性;作为副主编编制了青海省第一张以岩石地层单位为编图单元的1:100万地质图,编制了青海省岩石地层序列表,同时解决了《青海省岩石地层》只有文字没有图件、使用不便的缺憾。两项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大幅度提升了青海省基础地质研究水平,并作为地质科学基础图件广泛使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两项成果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青海矿产资源好比一头大象,长期以来,由于地勘工作程度低,只摸到了象鼻子和象腿。”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曾形象地比喻青海的找矿工作。2011年,随着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启动,青海成为找矿主战场,地质工作程度大幅提高,形成了“大规模投入、大兵团作战”的地质找矿新格局,“象身子”的轮廓也逐渐清晰。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是王秉璋职业生涯中地质工作的第二个大动作。尽管此前的近20年里,王秉璋一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基础地质研究工作,取得很多成果。但他深知找矿突破是地质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必须将区域地质调查、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勘查工作相结合。
于是,他一头扎进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滚滚洪流,组织实施了青海省然者涌—莫海拉亨地区铅锌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青海省纳日贡玛地区铜钼矿整装勘查区、青海省拉陵灶火地区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青海省昆仑河地区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3个省级整装勘查区的成矿规律与找矿部署研究。4个项目新发现矿产地近10处、大中小型矿床7处,累计提交有色金属资源量300余万吨、银1000吨、滑石1亿吨;圈定找矿靶区20余处,争取勘查投入2亿元以上,推进了青海三江北段千万吨级有色金属勘查基地的形成。最终,成果2015年分别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此外,王秉璋还组织实施了青海东昆仑东段都兰地区、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成矿带、东昆仑西段昆仑河成矿带、青海三江北段成矿带4个片区的152幅6.4万平方千米1:5万矿产远景调查,提高了矿产调查程度,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发现或初步评价了大量后备勘查基地,其中夏日哈木岩浆岩型铜镍硫化物矿、黑刺沟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铜金山岩浆热液型钨铜矿等一批后备勘查基地在后期勘探中均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这些中大比例尺矿产远景调查,有力支撑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这期间,王秉璋先后任青海省地调院总工程师、党委书记、院长,攻读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学位,找矿勘查从青海南部拓展到了全省所有的成矿区带,专业结构也基本覆盖了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领域。
2021年8月28日18时47分王秉璋在野外发出的这条朋友圈,道出了他和团队在大格勒地区发现青海首例岩石界的“大熊猫”——火成碳酸盐时的豪迈。随后,大格勒稀有金属矿勘查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像朝思暮想的情人一样,终于见面了!”谈起那天的情景,王秉璋依然难掩激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他带领团队聚焦战略性矿产,取得了青藏高原伟晶岩型锂铍矿和稀有金属铌矿找矿重要进展。在他看来,正在经历的第三次地质工作大动作中,聚焦国家需求和战略性矿产找矿突破是应有之义。锂铍作为战略金属,对国家经济、科技发展以及国防事业至关重要,其中伟晶岩型矿床是最重要的硬岩型锂铍资源。依托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王秉璋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联合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了青藏高原北缘茶卡北山印支期锂铍矿化伟晶岩带和三江北段草陇—尕朵伟晶岩型锂铍矿集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找矿意义。王秉璋介绍,以往的地质工作虽然在青藏高原北部沿喀喇昆仑—可可西里—松潘—甘孜地带发现了一条东西向长约2800千米的古特提斯锂稀有金属成矿带,但之前研究显示该带中部草陇锂矿以西到喀喇昆仑白龙山矿之间近1700千米的范围内并没有其他锂铍矿的报道,这一发现有助破解和推动高原北部成矿带1700千米空白区找矿工作。该发现同时也表明,古特提斯巨型锂成矿带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北部除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早期伟晶岩外,早侏罗世晚期伟晶岩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尕朵—扎朵早侏罗世晚期富锂铍伟晶岩脉群的发现,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锂铍矿的找矿时间和空间范围。稀有金属铌矿找矿方面,王秉璋团队在东昆仑大格勒地区发现了铌—磷矿化碱性镁铁—超镁铁质岩+碳酸岩+正长岩杂岩体,截至2023年底已获得氧化铌推断资源量达到大型矿床规模。“该发现表明早海西期(泥盆纪)是东昆仑十分重要的稀有金属成矿期,东昆仑有可能成为我国一个新的以铌、磷为主的碳酸岩型和碱性岩型稀有金属成矿带;源于软流圈地幔的泥盆纪碱性镁铁—超镁铁质岩+碳酸岩+正长岩杂岩的发现在东昆仑造山带属于首次,对东昆仑加里东碰撞造山带造山过程的研究和稀有金属找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王秉璋说。今年年初,中文核心期刊《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24年第一期刊发了王秉璋团队《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矿床的发现、研究与勘查》专辑,共11篇论文,系统论述了东昆仑大格勒地区碱性岩—碳酸岩型铌矿床的发现、研究与勘查成果。这是王秉璋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该项目所有参与者都有作为第一作者的成果在专辑中发表。“多做研究、写论文,让成果有显示度,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获得感。东昆仑成矿潜力无穷,我们必须也能够培养自己本土的懂科学、会研究、真正指导找矿的地质科学家。”王秉璋说。他认为,经过上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高投入和大兵团作战,青海的地质工作程度已经很高,找矿工作主要着眼于老矿区和矿集区。工作空间的缩小,再加上绿色勘查标准的提高,都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才。而在西部地区,无论是人才引进还是团队培养都非易事。因此,他们立足现有资源,积极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科研院所及高校联合开展研究,以业务对接、技术互补、优势共享为基础,构建央—地—企联动协作的工作新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在合作实践中提升矿产勘查质量和本土人才的理论和科研能力,从而“培养自己的地质科学家”。如今,青海省地调院已经有在职博士研究生5人。而王秉璋自己,虽然走上管理岗位,但科研工作从未间断。白天和工作日管理事务较多,他就利用晚上和节假日开展科研项目。多年来,王秉璋出版了多部专著,并在SCI和EI检索的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先后获得青海省创新驱动奖章,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并成功入选国土资源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以及青海省昆仑英才(杰出人才)等人才计划。巍巍昆仑,莽莽戈壁,挡不住地质工作者为国找矿的热情与脚步。面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目标和任务,王秉璋表示,他和团队成员将聚焦国家需求,继续为探寻高原“宝藏”挥洒激情与汗水。
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王瑜
文字编辑:王瑜
新媒体编辑:刘川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