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轻松关注
禹会诸侯地,淮上明珠城
方寸之间演绎光影传奇
花鼓灯里舞出淮畔热情
11月8日晚21点,《活起来的技艺》第四季第四集,安徽公共频道播出,让我们一起走进蚌埠,感受淮河文化魅力。
《活起来的技艺》第四季
古井贡酒 · 年份原浆古20独家冠名
荆涂巍巍,淮水汤汤。一线淮河二分南北,京沪铁路纵贯上下。蚌埠,地处淮河中游,是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涂山脚下,禹会诸侯共襄盛举,双墩刻划符号昭示着中华文字的曙光。青山绿水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交相辉映。这片淮畔热土见证了淮河的生生不息与文化的奔涌前行。
在本期节目中,主持人马滢、孙鹏飞将跟随文化嘉宾,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季永老师,走进蚌埠,感受南北文化碰撞交融产生的一项项民间艺术瑰宝。
“十指逞诙谐 笑从掌中来”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融绘画、雕刻、音乐、影像、表演及唱白为一体,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地结合而成的艺术品种。千百年来,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度过许多欢乐的时光。
余家皮影戏与我国其他地区的皮影戏一样,其表演是由艺人操纵皮影(影人),通过灯光将影像投映到银幕上,并配以音乐和唱念来表演剧情。但余家皮影戏的表演技艺、形式和造型又具有自身独特的地方特色。
余家皮影戏的操控技巧高超、手法多变,操作皮影(影人)穿山跳涧、如履平地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钻天入地之感。表演者两只手可同时操纵十几个影人,令人叫绝。
余家皮影戏唱腔独特,以地方戏曲、拉魂腔、梆子调为主,同时还在实践中创作了一整套专门用于皮影戏演出的唱腔,称作“皮影梆子调”,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唱腔委婉悠扬,非常动听。演唱时加之皮影戏的锣鼓、道白,配合十分默契,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余家皮影戏演出剧目题材广泛,如:历史演义戏、爱情故事戏、现代戏、儿童戏等,代表作主要有:《金兜山》、《西游记》、《东游记》、《南游记》、《白蛇传》等等。
2008年余家皮影戏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入选文化部重点扶持项目。余家皮影戏第三代传人余家坤2011年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主持人马滢、孙鹏飞跟随余家坤老师学习体验余家皮影戏表演)
花鼓灯是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的优秀代表之一,是汉族民间歌舞的典范,也是淮河文化在歌舞方面的集中体现。它有着世界上最丰富系统的音乐舞蹈语言体系,是世界上最能用肢体语言表达复杂情节和人物个性的民间舞蹈之一。自古及今,花鼓灯始终以华夏戏曲文化的主体形象出现,屹立在世界音乐舞蹈艺术之林。
花鼓灯作为中国汉族人民自娱性、表演性相结合的民间广场歌舞艺术,集民间舞蹈、音乐、民歌、戏曲、说唱、杂技、武术之大成,形成了系统完整的艺术形式,有着较完备的艺术组织。
花鼓灯的角色主要演员有“兰花”和“鼓架子”。女角色一般统称“兰花”,又称“包头的”、“腊花”、“锣上”,是演出的核心成员。“兰花”使用的道具为扇和巾、是表演的重要手段,表演时左手拿方巾,右手执折扇。男角色一般统称“鼓架子”。上身着对襟中装,头扎帕巾,腰系彩带,脚穿布鞋。“鼓架子”按分工不同,又分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伞把子,“伞把子”还分“文伞把子”和“武伞把子”。
花鼓灯灯歌,是花鼓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灯歌是沿淮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灯歌的曲调有的长于抒情,有的便于叙事;表达的情感或清丽、婉转,或欢快、激昂,或诙谐、幽默,或抑郁、哀伤,极富地方特色。灯歌的音乐曲调取自淮河地区的民歌、小调、劳动号子,后来又融进地方戏曲的一些唱腔,并分为男角和女角的唱调,同时因地域不同,所用曲调也有所不同。
(主持人马滢、孙鹏飞跟随娄楼、金明两位国家级传承人体验花鼓灯表演)
千年文脉,弦歌不绝。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主持人和嘉宾的脚步,在余家皮影戏的光影中,在蚌埠花鼓灯的舞蹈中,体味淮河文化独有的魅力。
锁定安徽公共频道
关注《活起来的技艺》第4季
一起见证非遗的魅力!
内容转自”活起来的技艺 年份故事“微信公众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