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茶食

文摘   2024-06-20 03:57   美国  



作者按:

十多年前,我以笔名在纽约《侨报》的“文学时代”开设自己的专栏。当年有篇短文《唐人早茶》,现在看来还是说了一些靠谱的话,尤其是华人家庭的团圆习俗,保持得比较完整和真诚。此文淹没在我的电脑数据库某个角落,刚刚终于被找出来了,也算好事一桩。

我之所以费时费力找出这篇短文,原因有几个。首先证实了,中文网络是个极不稳定的数据库,15年前标记本文出处的网址,在那里已经找不到文章痕迹,或者就是空白页面了。可见媒体类网络平台经营者的眼光与格局,相当可疑的,他们没有毅力与实力,保持作者所委托的版权,存在于网络空间的法定地位。好在我当年就留了心眼,做了截屏有据为证。作为读书人与写作人,有价值的文章必须通过油墨印制在白纸版上,乃成信仰。

今天,非常偶然地在手机上滑到网络热门《十三邀》,视频里的宾主俩,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美食,或者说,以食物为由头,呈现各种感悟状。作为嘉宾的美食频道大牛,用肢体和话语反复强调海外华人文化中,将食物作为家庭凝聚力的华夏传统已经式微,而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本文最后二段描述的节假日唐人街食物礼仪,至今还在延绵,甚至我们自己也升级到了,该被“敬老的美食”这个地步。大陆美食写手们隔岸想当然,极易误导受众。

自10年前,我为《中国科学技术通史》撰写了约5万字符的食材和饮品二个章节,在学术界获得“颠覆传统书写”的评价后,我基本不再涉及此类话题。在最近的随感中,缘由有所表露,“眼下媒体上要算美食书写与视频占有份额最大,但真正有技术水准、有思想灵魂的篇章稀缺。餐饮文化也不能全凭张口就来,同质化内容泛滥,讲到底就是知识积累贫乏。满屏满街美食说,造成营养不平衡,甚至倒胃后遗症”。我能感知,主流媒体对社会敏感选题有选择性困难,只能装糊涂天天烹饪大杂烩,否则就要饿肚子了。

把美食作为一种载体,表述微言大义,其实本身是挺好的路径。


在上海经营早茶生意,餐饮业主往往血本无归。原因之一,可能是上海人饮茶归饮茶,与美食无关,特讲究品味。我在师母处,尝过一回天目湖白茶,由于是临时尝新,毫无心理和生理准备。结果,我被那位惊心动魄的茶仙,弄得丢魂失态的逸事,一直成为朋友间的谈资。那口清茗入流的感觉分为三个层次,两颊溢香,舌尖鲜美,舌根醇厚,最终失声叫绝,以致相当一段时间里,拒绝进食任何茶点。其结局是,我被业师授予“懂行”的名头,奖赏白茶二两,回家独自享用。事后告知,此茶属特供产品,采摘前后,天目湖畔唯一的两株茶树,必由武警守卫,以防不测。

到了上海的后花园,饮茶与美食的关系就暧昧起来,不过也仅止于嘴上过瘾的程度。陆文夫的《美食家》记载了一段消逝的姑苏韵味:那爿大茶楼上有几个和一般茶客隔开的房间,摆着红木桌、大藤椅,自成一个小天地。那里的水是天落水,茶叶是直接从洞庭东山买来的,煮水用瓦罐,燃料用松枝,茶要泡在宜兴出产的紫砂壶里。吃喝吃喝,吃与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称得上美食家的人,无一不是陆羽和杜康的徒弟的……美食家们除掉早点之外,决不能单独行动,最少不能少于四个,最多不得超过八人,因为苏州菜有它一套完整的结构。比如说开始的时候是冷盆,接下来是热炒,热炒之后是甜食,甜食的后面是大菜,大菜的后面是点心,最后以一盆大汤作总结。这台完整的戏剧一个人不能看,只看一幕又不能领略其中的含意。所以美食家们必须集体行动。先坐在茶楼上回味昨天的美食,评论得失。第一阶段是个漫谈会。会议一结束便要转入正题,为了慎重起见,还不得不抽出一段时间来讨论今日向何方,……

但是到了广州香港,情况又大不一样。气候闷热,日长夜短,千万不能怠慢了清晨的东升旭日。茶楼的老主顾就是街坊,各就各位,次序井然,不知底细的,还以为他们是去写字间报到。麻将得失,汇市行情,楼市风云,股市起伏肯定是茶客们话题的主要内容;马经六合彩,新开豆腐店,婚嫁月下老,娱乐八卦事,也属商情关键;至于有些头脸的,说不定心情大好,透露些许政情内幕与并购行情,碰巧了,几个时辰后股市开锣,股票抛出,今日早茶的开销肯定是值了。

到了异国的唐人街,早茶自然是有得吃的,但内容与形式正式了许多,开始衍伸出意义完全不同的内涵。早茶唤作DIM SUM,这倒也好记,就是粤语“点心”的谐音。这点心可不仅是小吃的意思,精美的菜单上,从油条米粉,到龙虾鲍鱼,一应俱全。关键是,确定早茶的程序日期和出席人员,破费周折。

在这里,喝茶吃饭是要预约的,哪怕对方是老公老婆,宝贝儿子,亲生闺女,一个个日程满满,车程遥遥,如非事先敲定时间,殊难赴约。然后就是通知父母,岳父母,把所有想得到的上辈老人一起约上。再指定男女晚辈,临时充任司机,到时候专程上门接送,不得有误。这样的家族性活动,年年讲,月月办。对老人们来说,周末的早茶活动,已经成为一场不亚于家族盛会的重大仪式,当然也是节假日的红包授收典礼。从满月的宝宝到十来岁的小字辈,届时肯定要全数出场,请安磕头,点香祭祀,一切按日月时辰有序安排。诸如此类的经常性大家庭例会,在大陆城市里已经绝迹,长幼有序的血缘称谓和礼仪规范,却竟在大洋彼岸的异国他乡,改头换面地延绵规范起来。礼仪之邦的文明遗产,居然假座饭肆酒廊,自然继承。人头攒动的食客中,更有不少洋媳妇和洋女婿,他们除了汉语还有些不够流畅,味蕾的精细程度和筷子的灵巧程度,绝对已经超过了家族的老长辈们,华夏文明得以在东西方隔代融合,实属有缘。

纽约的茶楼商家,不仅比上海的幸运,生意兴隆,而且也因此浸染些许儒商风范。老板绝对不会因为客家人口众多,占位太久,过程太长,而大光其火。聪明的商家料你下周还会准时光临,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聚会的由头。




北美健康圈
北美健康圈通过北美华人医生们的笔,为大众普及医学健康新知识,也为医人们发挥个人才艺提供平台空间, 达到医学与艺术的圆满结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