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飒爽展风采 磨砺竞相促提升——兴化市2024年“水乡好课堂·活力新秀杯”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决赛

文摘   2024-10-13 17:37   江苏  

秋风飒爽展风采

磨砺竞相促提升

——兴化市2024年“水乡好课堂·活力新秀杯”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决赛


秋意渐浓风微凉,俊贤竞秀聚华堂。10月10日、11日,兴化市2024年“水乡好课堂·活力新秀杯”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决赛在兴化市景范学校景贤报告厅举行。参赛的12名选手经校级赛、片区赛逐层选拔,顺利晋级市级决赛。他们同台竞技,绽放精彩自我。









为期两天的赛程以“情境任务·数字赋能·动思共生”为主题,每天6节课赛程,每半天专家进行一次针对性点评,角逐产生“2024水乡好课堂·活力新秀杯”小学语文金课、银课。活动由兴化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语文研训员、景范学校副校长李静主持。兴化市教育局局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汪夕禄,兴化市教育局副局长杨林俊,景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贾中俊,兴化市(李静)名师工作室成员,兴化市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成员,各学校语文教师代表等参加本次活动。

























































李静副校长在简短的开幕式上为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三位市外专家评委。专家评委的到来不仅为参赛老师们提供了专业而公正的评审,也为老师们如何探索语文教学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作了示范与引领。










赛课比拼   美美与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参赛老师们构思精巧的教学设计,恰到好处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推陈出新的教学方法,举手投足间无不彰显青年教师的朝气蓬勃与自信从容。

海南中心校金玉婧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课文《风娃娃》。缘词索引,一线串珠——金老师在课前谈话中先渗透“帮助”一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帮助”,还为后面理解文章埋好伏笔。猜谜引入风之后,金老师联系生活中的风,并结合课后习题第三题,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结合情境积累语言材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金老师紧扣“猜读”组织学生开展识字活动,真正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去帮助学生,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多种方式识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当场查字典验证,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落实课后习题二要求的“根据提示讲讲这个故事”这一复述练习时,金老师重点教学了第二自然段,从指导朗读与梳理故事结构两方面着力,给学生搭建好支架,引导学生有序生动地讲述故事。









永丰中心校夏斯龙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课文《少年闰土》。课堂上的夏老师更像舞台上驾轻就熟的艺术家,颦笑自若,举动洒脱。他用轻松地谈话方式自然地跟学生拉近了距离,巧妙地引出了书中人物,又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鲁迅语言的魅力。夏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对话,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环境描写其实是作者向往闰土的生活;接着夏老师又用他那颇具魅力的声调为学生描绘出了两位主人公第二次见面时的情景,使得闰土形象更加突出,为孩子们营造出一方身心可以自适放松、思想可以自由驰骋的学习空间。









新垛中心校薛逸凡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课文《狐假虎威》。薛老师通过课前与学生简短的聊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薛老师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师生互动多样,学生兴趣高涨。本节课以课本剧形式导入,带领学生从“读故事 练台词”到“读故事 记台词”,最后在“狐假虎威剧场”来“分角色 演故事”。引导学生从神态、语言中深入体验文本中狐狸的“聪明机智”“装腔作势”;老虎的“威风凶猛”“半信半疑”。整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即时评价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发展性和激励性。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还体会到了课堂中的趣味。









陈堡中心小学唐卉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上册课文《月迹》。整节课,唐老师围绕“月迹”展开两个学习任务:“寻月迹”,理清散文结构;“品月趣”,细赏名家语言。教学中,唐老师从“寻月”的情境开始,学生借助学习单图示,梳理“月迹出现在哪里”行文思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抓住关键词句,感悟、交流作者动人的描写和细腻的感受。多种形式的朗读,让“美”的文字和“美”的愿望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课堂最后,老师以“迹”为引,启发学生们追寻生活中更多美的足迹,给人留有余味。









董北实验小学吴燕婷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课文《狐假虎威》。吴老师用两则谜语导入,引出课题,立足新课标,创设表演故事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过“剧本关”中,学生由词到句再到文,将课文实实在在读了四遍,充分熟悉文本。最后一次读全文时,则提出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课文意思,在课堂中展现“动思共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语言、表情、动作”三个方面,剖析狐狸和老虎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形象。如抓住“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读出狐狸的虚张声势,“老天爷”、“你们百兽”读出狐狸的威风凛凛,“摇了摇尾巴”读出狐狸的洋洋自得。学生参与度高,活跃度强,吴老师的课堂扎实、有趣,充满了语文味和儿童味。









戴南中心小学周茜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上,周老师从单元导语“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出发,紧扣“俊杰”创设课堂大情境——举行班级“俊杰”故事宣讲大赛,并评选“故事大王”。“故事大王”的三个标准即为课堂的三个板块:“初识王戎——讲正确”“走进王戎——讲完整”“敬佩王戎——讲生动”。课堂中周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成长,抓住小古文文体的特点,在小组活动、情境体验中挖掘王戎善于观察、冷静思考的优秀品质,并为学生更好地讲好故事搭建连环画、视频等数字支架。整堂课学生从读好小古文,到把故事讲正确,到讲完整,最后尝试把故事讲生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有了看得见的提升。









林潭学校徐春霞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整节课教学目标清晰,徐老师教态自然大方具有亲和力,开头让学生用讲历史人物故事《司马光》导入,充分落实了课堂演讲,抓住“读”“懂”“讲”三个学习任务教学课文,在整堂课教学中徐老师将朗读贯穿始终,不论从教师的范读还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都可以看出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在理解重要语句时,徐老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让课堂变得更有趣。在探究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时先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思维导图,再让学生用“我看到……就想”的句式说一说王戎的思考过程,将课堂教学落到实处,也为后面讲好故事做了铺垫。









第二实验小学杨莹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课文《雾在哪里》。杨老师从认识魔术师小水滴入手,创设了以小水滴通过微信寻求帮助为情境,从寻找雾孩子、发现雾孩子、化身雾孩子、给小水滴回微信等学习任务展开教学。课堂上,杨老师搭建任务支架,让孩子从文本阅读中提取关键词,了解雾孩子“东躲西藏”的特点。通过朗读雾孩子语言让孩子充分感受雾孩子的“淘气”。杨老师在课堂中展现“数字赋能”,利用白板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以学生为本。并将梳理文本的内容和生字教学巧妙结合一起,让学生在快乐轻松地氛围中学习,实现了“乐中学”的教学理念。









千垛中心校王思园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课文《伯牙鼓琴》。王老师立足文本,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通过播放《高山流水》的古琴曲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完成“音乐”到“文字”的转换,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体会“知音”的深刻内涵是本课的难点,王老师通过补充资料、讲述故事背景、提出关键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抓住“遇喜”、“失悲”这一情感主线引导学生着重体会,以“想象”为引子带领学生感受一喜一悲的强调对比,为学生理解知音间的真挚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景范学校王婷婷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课文《敕勒歌》。王老师以“中华经典诵读大赛”预选活动的真实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多元式的朗读,在渐入佳境的诵读声中带领学生一步步领略文字中辽远苍茫的草原风光。这节课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打磨,环环相扣。生词教学中,互动VR即点即看,辽阔的天幕拱如“穹庐”,成群的牛羊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悠然自得——本体与喻体壁垒、古今文化的差异、南之水乡与北之高原地域的隔阂,借助信息技术的加持瞬息打通,王老师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草原,感受敕勒川的魅力,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被充分激发。“静生慧、动益智”,品读环节里,王老师让孩子们想象“风吹草动见牛羊”的画面,化身草原上的清风、绿草,通过诵读游戏的形式让抽象知识变得具体可感,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成长,诠释了“动思共生”的课堂是才鲜活灵动的“智慧课堂”的理念。









实验小学戚银琴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课文《司马光》。整节课洋溢着浓浓的古韵气息。课前,戚老师由自己的姓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接着创设“寻找智美少年,争做诵读先锋”的情境,带领大家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感受华夏精神。教学中,戚老师以情境引领,任务驱动,层层递进,带领学生畅读古文,感受形象。通过范读、带读,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借助注释和插图等方法读懂大意,通过找人物、演动作、想画面的方式深入文本,动思共生,最后读出生活味,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丰盈的故事。戚老师还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文本中寻求“无限”的心灵提升,将对文字的审美追求引向建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课上,孩子们读得有滋有味,学得兴趣盎然,稚嫩的心灵里也种下了亲近古文、传承经典的种子。









南亭实验学校袁菁茹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课文《雾在哪里》。袁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要素“想象”展开教学,创设帮水找小伙伴的情境,带领学生和文本对话,借助语境,随文识字,将识字与阅读融为一体。通过朗读雾孩子说的话,发现“藏”的秘密。通过观察、比较,引领学生探寻文本表达的秘密。搭建方法支架,习得写话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展示图片,搭建内容支架,帮助学生明确写话内容。学生转换角色,化身雾孩子,对照图片,展开表演,将品味语言文字与表达运用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专家指导   赋能教学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专家评委们精彩的点评,中肯的建议,有效的指导起到了高屋建瓴、启发引领的作用,如同金秋的风,吹散了老师们心头的迷雾。

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丁宏喜老师对参赛老师们呈现的教学亮点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就参赛老师的课堂给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丁老师认为,教学离不开情境任务,情境任务建立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在情境任务中培养,更要在情境任务中进行考查。丁老师指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探索“教-学-评”一致性是推进语文教育改革的关键,也是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老师们应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的课堂教学与评价有效路径,并结合新课标要求以及自己平时的阅读、实践与探究,向我们阐述了小学语文命题的指导思想、范围、形式等相关要求。他叮嘱老师们,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辨能力的形成。真正的教育,不是让学生记住答案,而是教给学生面向未来的思维。丁老师深入浅出的指导,精准把脉的评价在场学习的每位老师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袁玉玲老师认真分析教学现场,高度赞扬了参赛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同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袁老师强调,小学语文课堂要彰显“语文味”和“儿童味”。“语文味”是读出来的,老师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在反复涵咏中,培养语感、形成美感、领会作者的情感。此外,老师们要坚持儿童立场,尊重儿童主体地位,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的动静画面,联系生活的表演形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真正做到“动思共生”。









江都区人大常委、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校长、扬州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莫祥慧老师的点评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老师的心田。莫老师主张老师们聚焦课标新理念,在大单元概念的指引下,从大单元学习目标和主题学习任务等方面挖掘单篇课文教学的价值。同时,莫老师提醒老师们,关注语文大概念的同时,万万不能忘却关注文体特征,要发掘文本独特的审美价值。接着,莫老师从各种文体创作规律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并希望老师们立足新课标重构教学,探寻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仰高笃行,知新致远。对在场所有老师而言,这不仅是一次专家评委严谨认真的评课,也是一场高品质的专业指导、一回提灯引路的助力;更是两天深入透彻的学习、几轮聚焦能力的提升。


启思践行   奔赴莫停





















荟萃新课标,融创新实践。李静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指出,在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应明白学习的可贵,潜心研究语文教学,聚焦课标新视角,深入研读新课标中“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方面对各学段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实施策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李静副校长期望老师们在教学中贯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原则,时刻树立评价意识,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与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生成有助于每一位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场”,让所有学生都能“卷”入学习中去。










秋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质。至此,兴化市2024年“水乡好课堂·活力新秀杯”小学语文教学大赛完美收官。结束亦是开始,兴化小语人聚力前行,凭借好风迈新程。相信兴化小语人将继续用心浇灌教学田畴,秉持科学理念,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巧妙设置课堂情境,让数字赋能智慧教学,用心打造高质量的“水乡好课堂”,收获一路芬芳。










END

图文|朱洁

编辑|刘雯

审核|陈莉

兴化市景范学校
宣传学校动态,构建家校新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