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学术新人经历过这样的情境:费心写的论文经过投稿和审稿,终于收到修稿邮件,满心期待修改完就能发表。可就在返修的过程中,意外却发生了——文章突然被标记为Withdrawn!这是怎么操作?
撤稿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自己撤稿,一种是出版社撤稿。
在少数情况下,作者可能因项目变动或其他原因主动撤回文章。此外,期刊出于内容调整或敏感话题审查的需要,也可能选择对某些文章撤稿。这种情况并不常见,但作者如果遇到这类撤稿,应与编辑及时沟通,了解具体原因。
另外一种情况是出版社撤稿,这种情况一般就比较严重了。
在论文评审过程中,编辑通常会根据文章的学科领域和内容复杂度,邀请多位审稿人参与评审。初次评审结束后,编辑可能会将修改后的稿件发送给其他审稿人,以获得更多角度的反馈。一般情况下,编辑在收到前两位审稿人的意见后会综合考虑并给予修稿意见。然而,如果后续的审稿人对文章的整体性或逻辑提出额外质疑,编辑在综合所有审稿意见后,可能会决定撤稿。这类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当文章存在较大的结构性或实验设计问题时,期刊往往会引入更多视角进行严格把关。例如,我们常投稿的Frontiers系列期刊就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返修超时也可能会被撤稿。每个期刊都会对返修设定时间期限,通常会在邮件中明确写明。例如,返修期为两周或一个月。由于实验难度、数据量大等原因,如果作者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修改,或者没有及时申请延期,期刊可能会认定作者无法按期完成修订,选择撤稿处理。因此,合理规划返修时间、在必要时与编辑沟通申请延期尤为重要。
学术不端行为也会被撤稿。编辑或审稿人发现文章存在抄袭、数据造假或数据重复使用等学术不端行为,期刊会采取撤稿措施,以确保期刊的学术诚信。若期刊发现文章涉及的实验数据或样本取材不符合伦理规范,如未能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不规范使用材料或涉及敏感话题,期刊也会选择撤稿,以维护学术道德。如果期刊发现审稿过程中有虚假审稿人(如使用假邮箱)、审稿意见被人为操纵等情况。这类行为会影响审稿的公正性,一旦被发现,期刊往往会即刻撤稿,并进一步调查。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与期刊编辑的交流中,在投稿系统里点击“是否接受Major Revision”时,不小心选择了“Decline revision”。这种情况下,系统会将其视作作者不接受大修意见,等同于撤稿操作。这种情况需要联系编辑说明情况,希望编辑给予修稿的机会。
随着国自然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让自己的申报项目脱颖而出,成为了科研工作者的一大难题。今天,我们带来了《2025国自然申报技巧解密系列课程》,助你在申报路上一臂之力。
本系列课程结合最新的国自然政策动向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你提供全方位的申报指导。从国自然项目的发展历程到申报与评审流程,从立项依据的撰写到研究团队的配置,每一环节都配有精辟的讲解和实用的技巧。
2025国自然申报技巧解密系列课程
【亮点1】全面解析国自然的前世今生
掌握从科学假说到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让你的标书结构清晰、逻辑严谨,打动评审专家!
你知道为什么有些标书会被淘汰?是因为立项依据不充分?还是团队配置不合理?课程揭秘申报中那些不为人知的关键因素,教你如何避坑,让标书顺利通过审核。
立即扫码,开启你的国自然申报成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