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雯,来自汉语国际教育2301班,总加权年级第一。任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媒体宣传部、人文学院文体部的负责人,就业服务与指导中心生涯教育办公室助理,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学习优秀奖学金和社会公益奖学金;全国井冈山精神宣讲"优秀个人"、五四演讲"二等奖"、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是王禹雯很喜欢的一句话,她也将这句话深深融入自身的学习生活中。课前的书本预习、课中的认真听讲、课后的总结复习,她从未落下。尽管不可能在学习的海洋一帆风顺,但清晨早读时的阳光、东九教学楼的灯光、回寝室途中的月光始终与她相伴,倒也不算孤单。“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好在辛苦付出的汗水、一字字写下的笔记、反复斟酌的论文终不会辜负她。小有所成是学习路上的中途奖励,但她不会止于此,也绝不甘止于此。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如何做好学生工作、迎接其带来的挑战,是每个大学生都会思考的问题。而对于参加了多个部门并担任负责人的王禹雯来说,无论身处何地,身担何职,为他人服务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在与部员交流时,她公平分配任务,耐心解答疑惑;在组织活动时,她积极参与策划,听取他人意见;在发生矛盾时,她保持冷静,理性协商。正所谓“星光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王禹雯怀揣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履行职责、恪尽职守,同时也收获满满。她不仅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从多方面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不仅为同学和学校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自己的美好未来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我认为‘勇敢’与‘学习’两个词贯穿我的成长与进步。”王禹雯如是说。在大学期间遇到的优秀的人数不胜数,她刚开始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能力和别人差距颇大,从而产生焦虑情绪甚至陷入内耗。但她从内打破情绪束缚,勇敢地踏出自己的舒适圈,愿意且乐于接触各方面的新事物,不断向更优秀的人学习,广纳八方智慧,结识四海英才。久而久之,她体验的越多,汲取的知识也就越多,最终展现出的是异于旧日的风貌。但变化的是不断扩充的能力宝库,不变的是向上生长的渴望。相信她会始终与“勇敢”和“学习”为伴,不怕困难与挑战,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在大学中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何其有幸。在学习方面,王禹雯在大一时就发现自己更喜欢语言学,同时认识到持续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于是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后来精准抓住汉语国际教育实操性和理论性的特点,以赛促学和以赛促练,继续在这个赛道上发光发热。在思想方面,时间只能限制她的年龄,无法约束她一心向党的决心。初入大学,她作为共青团员,积极参加班级团会、院级特色团日等活动;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申请进入青马班,不断向党组织方面靠拢。在课余时间,她热爱生活,用双眼观察社会发展,用双脚丈量祖国大地。作为人文学子,她欲以自己的点滴努力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文科事业添砖加瓦,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毕竟中国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王禹雯作为人文学院的一员,也想将“小我”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的“大我”之中。她立志成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知识的传播者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弘扬者,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少年之梦道阻且长,奋进前行终见曙光。"她将这句话送给自己,也赠给无数向前行的华科人:不要囿于某种固有的生活模式,要不断迈出自己的舒适区,要做困难下永不停止翻涌的暗流,更要做能托起他人的浪花!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图 / 王禹雯
文 / 李兮琦
编辑 / 文钰灵
审核 / 叶智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