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9月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总人口规模为5.4亿,截至2023年总人口已经达到14.1亿人。人口数量总体快速增加的同时,人口发展也刚刚跨过两个重要转折点。
一是从人口出生情况来看,中国从2022年起出现人口负增长,2023年延续负增长态势。
二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于2021年达到14.2%。按照国际上的一般划分,这标志着继2000年中国以7%的老龄化率进入老龄化社会之后,从此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据预测,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突破4亿,占比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将达到峰值。
实际上,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一个积极的变化,就是人口预期寿命的大幅度提高。2023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健康预期寿命,即在身体健康状态下的生存年数也显著提高。并且,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结构的改变,纯粹依赖于重体力的劳动在大幅减少,更多的是知识型、技能型的岗位,这为延长工作年限提供了更多可能。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有接近20%的既有房屋建成年份超过30年,常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这意味着这些房屋都已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城镇住宅存量已高达约335.5亿平方米,换算成套数,约为3.74亿套。而与此同时,中国城镇人口约为9亿,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拥有超过半套住房,在多数地区,住房供给已经远超过家庭户的需求。
根据推算,到2040年前后,预计有大量房屋将进入这一阶段,即“老龄化”。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意味着未来十年内,我们将面临大量的老旧房屋需要处理。
许多房屋在三四十年后就出现了老化的现象。这与建筑质量、设计标准、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当这些房屋进入老龄化阶段,将面临更多的维修和保养问题。
老房子处理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首先,翻新改造或拆除重建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次,拆除重建可能面临着土地利用问题。最后,老房子的处理还面临着居民迁居问题。
对房龄超过30~40年的老房子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过翻新改造、拆除重建或整体改造等方式,提升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品质。然而,老房子处理面临着资金、土地利用和居民迁居等一系列挑战。只有政府、居民和开发商等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解决老房子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就是要给房屋“体检”“养老”等提供资金支持。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这是进入城市更新时期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强既有房屋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既管基础,又管长远”。
房屋养老金由谁来交?
房屋养老金,包含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大块。个人账户,即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按现行规定执行。根据《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对于住宅、住宅小区内的非住宅,或者住宅小区外与单幢住宅结构相连的非住宅,业主应当交存住宅专项维修资金。
公共账户,是此次开展试点的重点。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共账户按“取之于房、用之于房”“不增加个人负担、不减损个人权益”的原则,由政府负责建立。
钱从哪儿来呢?
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补一点、土地出让金归集一些”等方式筹集,目的是建立稳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渠道,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
目前,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结余超过1万亿元,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结余超过百亿元;但累计使用资金仅占累计归集资金的10%左右,成都和深圳分别约为4%和5%。大量资金沉淀未有效利用,且单项使用率不均。
2018年上海开始大力推行的美丽家园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