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喜欢谈历史、谈时政的人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历史感,只有有了历史感的人才能:
把握历史脉动,抓住当下事实真相
有了历史感的人才能:
站在过往看未来,站在未来看过往;
站在当下看过往,站在当下看未来。
历史感,就是底层逻辑思维,说到底层逻辑思维,太绕,且变得更不好理解。这么说吧,历史感就是:当我们具备了历史感,眼前就会一幅幅生动而又形象的画卷,会非常明了,能感知历史的规律,预测未来的趋势。
第一种历史感:周期感
治乱循环的周期感,是我们要有第一个历史感。
翻开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史,我们看到的基本上就是一部王朝治乱兴亡的周期循环的大历史。从秦汉时候开始,新的王朝在旧王朝的尸山血海中百废俱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景……到了中叶总是会盛极而衰,往往变为危机四伏的瓶颈期,明君忠臣良将,一个个左支右绌,往往于事无补,即使强行续命几十年,也是无一例外无法扭转王朝走向下行期、混乱期,衰朽不堪的老王朝在风雨飘摇之中最终颓然倒下,一个崭新的王朝从一片废墟中慢慢矗立起来,开始进入新的一轮周期循环…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权与力的周期性变化
与西方国家不同,东方这片土地自秦朝末年起就讲究一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玩的就是个“龙蛇起于草莽”,新王朝的王侯将相吏卒——创业者们大多数是从团伙而团体从团体而团队,彼此起初地位相当,情感深厚,相交相知……所以,在王朝初期,皇帝与功臣共治天下,皇帝会分享一部分权力给功臣、勋臣集团(他们可能是文官,可能是武官)。
《史记·孝文本纪》:“臣谨请(与) 阴安侯 列侯 顷王后 与 瑯玡王 、宗室、大臣、列侯、吏二千石议。”
这种权力分享的模式避免了皇权过于集中所带来政治风险,有利于集思广益,防止由于决策失误给新生政权带来强大冲击力和破坏力。
这个阶段是创业勋贵集团与皇权共天下的阶段,我们可以称为功臣政治。建国立极的功臣集团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相继把持权与力。
随着时间推移,皇权的神性日益增强,政权日渐稳固,对抗冲击的能力也日益增强。皇帝们与功臣集团的情分逐渐疏离,此时雄才大略的皇帝们尝试着通过各种方式回收、强化皇权,削弱功臣集团的政治决策权。
在此同时,第一代功臣们(不管是第一梯队还是第二梯队)逐渐凋零,功臣二代、三代们(勋贵)生长于锦绣文绮之中,相对于长枪大马、刀笔文牍,他们对求田问舍、诗词歌赋,飞鹰走马更感兴趣,他们更愿意享受生活,而不是劳心劳神。
《红楼梦》的荣宁二府就是以军功起家,到了贾宝玉这一代就成了个厮混在女儿堆里吃香脂的蠹虫。
南北朝时期,那批由汉魏高门传下来的经学学阀们,很奇葩的将九品中正制发挥到极致,将官职分为清流与浊流,
在两种意愿的加持下,权力逐步转移到了平民出身的官僚手里,这是个文人官僚与皇权的共享权力阶段。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官僚集团大部分是文官,他们以其专业性维持整个帝国的运转。
同时,与皇权结伴而生的特权集团(贵族、官僚),随着皇权的强化而势力不断增强,往往会加重对人民的控制和压榨,这种过度的盘剥,激化了民众与政府的对立情绪,损害了政府的权威。同时,官僚集团也通过权力不断聚敛财富、垄断仕途,成为新的贵族。
东汉中期开始的学阀以经学传家,对经义繁琐的注释,车载斗量,学富五车不是一句玩笑而是玩真的,在行政官员以文士标准选拔的时代,垄断了学术就垄断了仕途。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所以志大才疏的袁绍能够在虎牢关轻轻松松地当上讨董联盟的盟主。袁术能够割据江淮,建号仲式,僭称天子。
如果政权能够不断从平民中选拔官僚,吸纳新血,那么政权还是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良性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民官僚贵族化,整个帝国就日趋僵化,中枢人才、税金、物资等汲取力度逐年下降,户口版籍乃至版图日渐窘迫,王朝进入了下行期。
在王朝的下行期,帝国决策模式呈现保守化倾向,其对有可能冲击皇权的因素缺乏敏感的察觉,往往会错失一次次挽救帝国危局的良机,于是皇权陷入钝化的状态之中。
此时一般士人通过考试进入仕途的通道越来越窄,对改变现状的渴求日益增加,很多人会选择通过与民变领袖合作或加入反叛贵族团队的形式,以自己的才能来推动社会大变动的进程。最终,丧失民望的旧政权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冲击之后便会垮台,一个新的王朝因之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