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征?我们如何预防?
诺如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Human Calicivirus, HuCV)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V)属的一种病毒。是一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急性肠胃炎,导致严重腹泻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疾病病原。
诺如病毒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且传播途径多样、全人群普遍易感,其中诺如病毒发病率在<5岁儿童最高。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粪便和口腔黏液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可以直接传播, 也可以通过污染食物、 水源和环境表面(门把手、家具和其他物品等)进行传播。
● 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 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污染环节可出现在感染诺如病毒的餐饮从业人员在备餐和供餐中污染食物,也可出现食物在生产、运输和分发过程中被含有诺如病毒的人类排泄物或其它物质(如水等)所污染。
●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五要
1. 饭前便后要洗手
2. 海产鱼虾要煮熟
3. 生熟食品要分开
4. 居室环境要卫生
5. 出现症状要就诊
五不要
1.生水未煮不要喝
2.体弱者不要生食水产品及蔬菜
3.病人不要为他人加工食品
4.无牌餐饮不要光顾
5.未做好防护,不要处理患者呕吐物和污染物
预防划重点
1.如果孩子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马上报告老师,不要带病上幼儿园,建议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再入园。
2.居家休息期间,应为患儿准备独立的食品用具,最好不与家人共同进餐;患儿的腹泻或呕吐物应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食品用具可通过煮沸30分钟进行消毒,家长在处理污染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内容综合自网络
编辑 | 陈廷婷
审核 | 汤海燕 曹 雪 张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