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大发瑶族乡成立40周年】平乐「我来夜读」:那山,那水,那人……(上)

民生   2024-11-11 21:10   广西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第458期 | 2024-11-11

  点击收听 



朗读 | 小曾

文字 | 陶文娟


那山,那水,那人……(上)


「留言」:领略瑶乡风景见证瑶乡变迁











这里群山环抱,峰峦逶迤。山里面,是一个神奇的世界。


朝阳初升,霞光洒落在瑶乡的山山岭岭,村庄晕染上温馨的淡黄,温暖宁谧如常。旱冲、平山、马骝冲、金桃村、牛塘背、小王家自然村和广运村委的古力底、大田村委的大贝脑自然村是“过山瑶”的定居地。这八个村落分布在八个葱翠的个山头,从高处俯瞰就象散布在绿海里的八颗珍珠。他们山、冲相连,互相在望。村与村之间可以喊话、山歌互答,是密切联系的同族群村落。他们统一的住房、环境、习俗、语言、文化遗产、生活习惯,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气魄雄浑的“过山瑶古原始生活习俗活化石博物馆”。有人说:这里是户外休闲的天堂,是未开垦的民俗风情处女地。”


莽莽群山,记载了瑶乡沧海桑田的巨变。


在大发瑶族乡有一群曾经过着“游耕式”生活的“过山瑶”群体,在党和政府的安置帮扶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他们定居下来并融入到现代生活。实施的“水、电、路”三大工程,瑶胞们挥手告别用电难、用水难、行路难这“三座大山”,结束了“松脂油灯照无明”的生活,碾米机、电话、电视等音响设备陆续进入村里,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了千家万户;人畜饮水工程为瑶胞引来了“幸福泉”,让他们喝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村通”道路工程让原来巴掌宽的羊肠小道变成了机耕路,再到水泥路,并开通了公交车。


电通了,水净了,路畅了,融入文明社会生活的瑶胞们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向大山进军,向大山要效益”。因地制宜发展地区经济,种植毛竹、松杉林木,以此作为主导产业,并种下了月柿、板粟等经济果树,用勤劳的双手,在大山里开辟了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


幽幽碧水,荡漾着瑶乡奇山异水的风情。



这里的山水风光堪称一绝。山高谷深,谷底或是潺潺欢歌,或是隆隆轰鸣奔腾的山泉。谷的两边,是茂盛而翠绿的灌木和乔叶植物。清泉偶在山间泄下,泉水与石头碰撞,凌空跳跃的水珠轻轻落在青葱植被上,绿叶脑袋轻摇,点点水花在阳光下映照出霓虹,令人流连忘返。


行走在大山之中,随处遇见大、小瀑布。其中的马尾水瀑布,高达200多米,宽达30来米,飞瀑急泻,悬练百丈,如天上来。珠玉跌落,白雾搅天,冲落声轰鸣如雷,如自然跃动的雄浑音符,似万物生灵哼唱的乐章,拨动着心灵深处那根最美的弦。


独伫溪边,掬一捧清澈的溪水,似沾染溪水的清新与纯净。时光仿佛凝滞,心灵如行云流水般轻盈地飘溢,心情在灵秀的山水间得到净化。拥有那份清新和宁静,便忘却繁杂生活中的焦躁,只缘身在山水中,油然而生一种“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的情怀,让人不愿走出这秀美的山水画卷。


好水似酒千山。瑶家用山泉水自磨的新鲜豆浆如“玉露琼浆”,不用放糖就有淡淡的清甜香;用山泉水磨制的豆腐、腐竹,萦绕着特有的浓香;山上的野菜、菌类、地谷、三角麦、红薯芋头等天然绿色食品极其丰富,用稻米、木薯、苞谷、高粱酿制的香醇瑶山春以及杨梅酒都醉人醉心,还有瑶山铲籽麦面粉做的可口小吃、土鸡、酸菜,自制的灶堂烟熏腊肉更是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


悠悠岁月,孕育了一群勤劳勇敢的人民。







“乡音读昭州
 邀你用方言读出平乐文化!

「我来夜读」征集中

Z
J


你热爱朗读吗?热爱文字吗?欢迎你,将佳作投递至小布的邮箱:glplfb@163.com,或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小布微信,与我们分享你的人生故事与感悟。

如果您也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击下面的小程序进行朗读,还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音乐,录制和配乐一步到位。





来源:平乐县融媒体中心

编        辑: 莫倩(实习)

校        对:曾颖 王红玲

审        核:汪文卿

监        制:邓世亮

欢迎投稿:glplfb@163.com


点亮在看

平乐发布
发布平乐重大新闻、重大活动、舆情资讯,挖掘传承平乐历史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