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能上985和211的孩子智商多高?只看智商对么?

教育   教育   2025-01-22 06:00   山东  

985和211是很多家庭的梦想。但大数据会告诉你,梦想总归就是梦想,红楼一梦,南柯一梦,黄粱一梦,春秋大梦?

梦,终归是要醒的。因为每一届考生都是合计大约才4%的985和211。所以,下面这个总结有点道理——

各位对号入座,孩子目前在高中在大学的,基本明白这个路子,孩子还在幼儿园的,智商、各种测试、各种更加长远的指向你长大了想当科学家的路径规划,都在热烈而自然的行进中。

智商,即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系个人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被试成绩相比的指数,是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

这东西重要么?很重要,因为一旦真的具备了少见的高智商,在很长时间里基本上是一劳永逸的。当然,也有一部分高手就止步于高智商,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的高发,和高智商的最有缘分。还有,因为高智商而在学业期间一骑绝尘辉煌不断的,大部分人在步入工作后被一个刚开始比较安稳的岗位一卦锁死、直接锁定了一辈子,放弃了更丰富的折腾可能。

高起点,是另外一个陷阱。如果没有自我突破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样会被认知局限锁定。

不过,单从事业成功角度衡量,高智商们的成功率,还是明显高的。有类似的统计。先参考下这样的表格:


科普一下关于智商的分布:智商按照分数分为7个等级。140以上的智商属于天才级别,130-140智商区间内的人才属于高智商,110-130区间属于较聪明,90-110这个智商区间则是普通人的平均智商水平,80-90智商的则为成为愚钝了。而我国大部分人的智商区间,应该都集中于80-130这个区间之内。

大家注意上面这种逻辑里面的“盲区”。马老师简单分析,各位参考:

1、假设直接用智商把人进行分层,教育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教育,能够无限放大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个人素养,丰富成长突破的可能。通俗一点讲,高智商而不奋斗不用心、高智商而低情商、高智商而不自律、高智商而自我设限总被过去的认知习惯束缚,通常不如普通智商但用心勤奋、普通智商但多元发展、普通智商但高度自律、普通智商但终身学习不断否定自我重塑自我的人更精彩。这便是教育存在的意义,教育的目的,是让生命习惯于自我教育,并不断提高认知和改善日常行为。科学也证明,智商也可以不断进化、优化。所以,要动态的,多元的、系统的看。当时看似愚钝、迟缓甚至笨拙的孩子,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2、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不只用智商评价人。智商是单纯的智力因素,但真实的竞争场景是综合竞争,真实的合作场景也是多元并存。通俗的说,如果用唯分数论、用单一的学业成绩和学业阶段去评价人,是从成长理念到成长路径,对生命成长的全面扼杀,而且是扼杀了大多数人。

3、竞争从一开始就是分层的。复杂的竞争产生于跨越阶层,本质也是跨越阶层,这也是竞争的意义。通俗点说,985的,你的起点是985,已经从修身齐家上升到治国平天下的层次,还在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和天赋智商不匹配、是违背天道的,但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大有人在,空心逃避天命甚至逃避生活的也大有人在。即使在物质生活上明显高于普通智商的同学,也不该被认可被提倡。

4、单用智商带来的考试能力和高分以及高学历,属于“知”的范畴;如果没有认知提升去加持,跨“知”入“识”,完成知识的持续迭代升级,那么,精彩的人生就无法连点成线,更无法匹配高智商提供的能力去摸到自己的能力天花板,此生依然是一场遗憾。而普通智商和低智商,如果此生用非智力因素不断去触摸自己能力的天花板,此生一样很丰富很多彩。这,可能是教育存在的意义,也是成长坐标更宏大立体好玩的、让所有人都觉得人生其实可以公平的现象级发现。

这算不上我的什么结论,但我想提供给我们一个正确看待孩子成长方式的视角。历史的看问题,是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更准确的判断;系统的看问题,是把成长过程看成一个丰富的坐标系,对所有人来说,只有全面发展,是最完美的结局。

当然,没有对错,无论你笃信什么,只要你在行为上淡然自处、宁静致远,你就都是对的,要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这也是立足在如今的教育生态中,中庸、系统、均衡、圆融中道的成长文化的朴素理解。愿各位有所得!愿真正开始的新的一年,跟各位一起修炼,一起成长,一起发现生活的真相,精彩的活好!

愿各位能有收获。下课了,明天见!

请点亮右下角的在看。不然以后可能看不到我的文章的,这是新规则。

关于中高考的一些最一手的内容,想了解的,扫码加这个微信,我会在内部群里告知一下。小学初高中各年级都有相应的家长群,内部探讨更直白!各位扫码加上面的微信,一定备注孩子目前是什么年级。然后进自己孩子相应的年级群。不要超前进入高年级群。尊敬的辅导班老师,请绕行。已经在我的家长群的,能联系上我的,就不要再加了。

马老师,曾任教于青岛二中体验上九天揽月;后下海全方位品味下五洋捉鳖文能吹牛破局剧场效应和内卷竞争;武能实干探索在路上。下面微信二维码,可以关注我公众号。

马老师家长同盟
中高考政策专业研究,引导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寻找剧场效应和内卷竞争的破局之道。抵制贩卖焦虑的商业行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