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新报•生活随笔】胡全良 | 赶海

文摘   2025-01-09 08:01   湖北  


赶  海


胡全良

     
为了让去年刚出生的外甥外甥女躲过冬日的风寒,我们到海南租房,住上一段时日。


来海南之前,女儿在网上约下12月30日到陵水黎族自治县一个鱼村去赶海。网上约定,4人600元,每增加一人,增补50元,抓到的鱼货归自己所有。赶海的消息一经公开,同行几人无不磨拳擦掌,踊跃参与,大家决心"赶"出个盆满钵满,"赶"出个花样翻新,"赶"出个昏天黑地。


下午4点,我们一行10人,带着不满周岁的外甥外甥女,驱车40多公里,如约来到指定地点——一个说不上名字的小渔村。


一到导航地点,便被一个骑电动车的小伙子接着。不用说,这小伙是女儿网上联系的那人。他将我们引领至所谓的"海边",而后用一个两米见方的泡沫块摆渡,分三次把我们10人中的7人(另3人一看如此没意思,主动要求带孩子了)摇摇晃晃地送到小渔船上。


生长在没有海的中原农村,从小常在池塘里抓鱼摸虾,在田埂、沟渠流水处下网堵鱼,从来没有海中捕鱼的经历。多少次经过海边,憧憬着像海边人那样亲近自然,根据潮涨潮落规律,在海岸滩涂或礁石周围打捞、采集海产品。然而,今天赶的所谓的"海",既没滩涂,也无礁石。我们这些"赶海人"既不用赤脚步行,也没带小桶小铲和铁钳,只是穿着救生衣坐到渔船上,在一

片池塘一样的水域里航行。小伙子声称,这不是池塘,是海,只不过叫"内海"。"内海"这词儿过去听说过,只是不知道沿海的池塘就叫内海。今天见到的是不是内海,还真的不知道。


"赶海"活动开始了。伴着船上柴油机的突突声,我们渐行渐远地朝水域里边摇曳。大概航行200多米,小伙说道,赶海开始,大家可以用地笼拉鱼上船。还听小伙强调,地宠里什么海货都有,有时能抓到10斤甚至20斤的大鱼,早晨还抓到个三斤多的大龙虾。


接着,他话锋一转说:"也有运气不佳,碰上鱼货很少的时候。"小伙子一边说着,一边一节一节地从水里往船上拉着地笼,并引导大家也动手拉地笼、取鱼货。


地笼也是第一次见到,是塑料纤维材料编织打结的小笼子,大概50CM左右织为一个,笼两侧相互交叉,有很多入口,内部构造比较复杂,小伙说这是"倒须"。正因为有此"倒须",鱼虾之类一旦钻进,只能靠人工从两头出口倒出。笼子四周编有半公分粗的钢筋条,一则支撑着网袋,二则靠其重量沉入水底。


小伙子动员半天,但大家表现都很矜持。我虽已年过六旬、两鬓如霜,还是带着十足童趣、满腔兴致,与船上另一小伙一节节地拉扯地笼,时不时地取出一个或几个小虾小蟹。每取出一些海货,心里总止不住美滋滋的。一旦拉出一两个相对成型的鱼虾,全船人跟着凑热闹喝彩。


意外惊喜总是有的。地笼收到二三十节时,突然捞上来两个二三两重的河豚。小家伙浑嘟粘滑,一张一呼,异常可爱,就是动不动爱生气,越是生气大家越逗它。一直到船靠岸边,它还气性未消呢。正当河豚无可奈何、准备任人宰割的时候,大家突然动起恻隐之心,将它们放入水中,自由翱翔去了。


小船在水中飘荡一个多小时,50多节地龙相继被收上船。又是一阵欢快的突突声,小船被漂逐着抛锚靠岸。大家七手八脚盘点收获,总共抓到几条小杂鱼、十来尾小虾米、四五斤小杂蟹。


同行人有的衣服被浸湿,有的手脚被划伤,有的被风吹得感冒,带着一身腥臭味儿下船。


"不值!"


"上当了!"


回来路上,有人议论纷纷,有人缄言不语。


"以往没来过,来了就没白来;过去没干过,干了就干对了!"同行一位嫂子话不多,倒是颇具哲理,让我深深敬佩其道涵之深。


由此让我想起余光中先生的著名缄言:"人生有许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纹,总要过后才觉得美。"人生路上坎坎坷坷,凡事若顾虑重重,日子就苦多乐少;若内心从容,人生处处风景无限。


细想想,我们旅游不就是如此吗?每旅游一次,吃亏上当在所难免。可是,我们仍然要旅游,甚至重复到同一地方旅游。这次出游海南"赶海",且不管它叫不叫赶海,在不在海里捕鱼,花费几百块钱,投入一些时间,付出一些辛苦,也不失为一场浪漫的探索之旅。经历就是财富。这次地龙捕鱼虽然没有收获多少,但补偿了我们诸多人生缺憾,就不虚此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作者简介:胡全良,男,河南省正阳县人,1964年9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陆军政治工作部《人民陆军》报主编,研究生学历,大校军衔,高级职称,著有《法苑探觅》《较量》两部专著。


战友新报
有情怀的战友文苑 有温度的战友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