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关公》编导组
行程万里寻访历史踪迹
2024年12月6日,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关公》编导组夏骏、和峰、王彬、田永康、陈瑞等一行,历经近一个月时间,行程15000公里,跨越晋、豫、鄂、湘、渝、川、陕、冀八省市,圆满结束了第一阶段的采访调研工作。
11月10至12日,编导组在山西代县考察了雁门关关帝庙、代县武庙、代州古城等遗址,并在代县武庙隆重举行了大型纪录片《关公》启动仪式。代县武庙俗称“老爷庙”“关帝庙”,是全国规格较高的著名关庙;而屹立于“中华国门”雁门关边墙上的关帝庙,更是关公“忠义”精神的最典型、最突出的体现。
11月12日,编导组来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考察了塔院寺、显通寺等供奉伽蓝菩萨(关公)的场所。其中塔院寺伽蓝殿内壁,绘有明代关公故事连环画像,是全国保存最好的明代关公故事绘画。
11月13日至17日,编导组驱车南下定襄、太原、长治、晋中等地,走访调研了各地关王庙、关帝庙、关帝寺。宋代封关公为王、明代封关公为帝,佛教尊关公为伽蓝菩萨,致使各地纪念关公的庙宇名称有所不同。纯阳宫关公骑马像、山西博物院、罗贯中文化苑、平遥古城及乔家、渠家、曹家、王家等晋商主题文化大院,处处体现了民间对关公在勇猛、忠义、诚信等方面的深刻认同。
11月18日至20日,编导组来到关公故里运城,考察了解州关帝祖庙、常平家庙,走访了盐湖、河东池盐博物馆、关公铜像产业、关帝圣像景区、后土祠、永乐宫、运城博物馆等历史遗迹和文化场馆。与运城市关公文化研究学者关新刚深入交流。
11月20日至22日,编导组一路南下河南洛阳、许昌、南阳等地。走访调研了汉魏洛阳城遗址、关庄村、曹魏故城、曹丞相府、灞陵桥、华佗墓、射鹿台、毓秀台等遗址,追寻三国时期的历史遗迹。在南阳,编导组前往武侯祠、社旗山陕会馆、关植桑、关宿桑,火烧新野处等历史遗迹。古树旧迹,历经千年而为世人所珍视,如关公忠义思想,根深叶茂,历久弥新。
11月23日,编导组来到湖北襄阳,探访了襄阳古城、水镜庄、古隆中景区、春秋寨、山陕会馆等地。襄阳是三国时期的军事重镇,也是关羽曾驻军征战的地方,他曾在此引汉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11月24日,编导组驱车来到宜昌当阳,调研了当阳关陵及玉泉寺等处。当阳是三国时期麦城的所在地,关羽被迫退守麦城,在临沮遇难。当阳关陵是关公遇难后身骨的安葬之地,成为后人祭拜和缅怀关公忠义的精神寄托地。玉泉寺更因“关公显圣”而闻名,它还是关公信仰发源地。山麓有明代时“汉云长显圣处”石望表,始建于南北朝前的关庙“显烈祠”,因此玉泉寺被认为是伽蓝菩萨关羽的道场。
11月25日~26日,编导组沿江东下,走访荆州、赤壁、武汉等地。考察了荆州古城、关帝庙、关羽祠、华容古道、三国赤壁古战场、卓刀泉寺等地,深刻感受到荆楚大地浓郁的关公文化氛围。
11月27日,编导组南下湖南益阳,在益阳市关公文化协会一行人陪同下走访调研了碧津渡、青龙州等地。资水两岸留下了关公单刀赴会鲁肃的佳话,关公重约守盟,勇敢地化解了当时一触即发的危机,对当时紧张的吴蜀局势起到了缓和作用。
11月底至12月初,编导组折向西南,穿越莽莽的武陵山和巫山峰岭,来到四川成都、南充、阆中,先后参观了成都武侯祠、五凤镇关圣宫、陈寿读书的南充万卷楼、阆中汉桓侯张飞祠等地。
关公在道教中封号“关圣帝君”,成为道教中的一位重要神祇,被赋予了保佑正义、驱邪避凶等能力。这种崇拜不仅仅局限于道教,还广泛存在于民间信仰之中。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了关公的生平、军事才能、忠诚品质等,不仅为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还极大丰富了中国的文学和艺术。
离开四川,编导组北上来到河南鹤壁浚县,调研了白马之战古战场和颜良墓。官渡之战时关羽曾在此处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近两千年来,黄河改道,岁月沧桑,在古战场凭吊感怀,令人唏嘘。
离开河南省,继续北上至河北省涿州市境内,这里是刘备、张飞的家乡,也是关羽与刘备、张飞相识并举行后来闻名天下的“桃园三结义”的地方。编导组走访了河北涿州关帝庙、张飞庙。涿州不仅是关公人生起步的重要舞台,也是蜀汉事业的起点。刘关张三人在此邂逅,共同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乐章。
春节之前,编导组还将在北京、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继续北中国的调研考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公崇拜寻访,以更为丰富翔实的资料和视野开阔的采访为基础,尽快完成拍摄文本。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关公》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摄制,夏骏工作室承制。
春节之后,将迎来纪录片《关公》的开机仪式。
夏骏工作室(2013-2023)十年作品集锦
大型纪录片《关公》在山西代县启动
END
责任编辑 | 和峰 王彬
设计制作 | 于歪歪 陈瑞
编辑助理 | 田永康 陈瑞
公号主办 | 北京中视星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以真实纪录形态 构建历史长河的影像博物馆
以学术思想力量 解读文明历程的足迹密码图
关注【思想现场】公众号
每周独家推介 有思想的纪录片
一流学者的深度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