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企 | 郭伟:以匠心守初心 以初心致创新

文摘   2024-12-10 20:48   北京  


郭伟,男,中共党员,1988年6月出生,河南渑池人,2009年6月参加工作,河海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现任中国安能一局云南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他扎根西南边疆15年,一直奋战项目一线,从建设当时中国最高的土石坝糯扎渡水电站,到筹建助力云南公司发展壮大,一步步实现了从工程师到项目经理、企业管理人员的锤炼。工作期间,他将施工技术转化为理论成果,累计在国内重点刊物发表论文9篇,获专利15项、水利行业工法3项、企业工法2项。部队时期,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优秀共产党员1次,2016年被评为武警水电一总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砥砺前行 科技辉映创新路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郭伟,第一站就来到云南省普洱市糯扎渡水电站。项目部承建大坝工程和右岸导流洞、泄洪洞工程,大坝为黏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米,总填筑量达3400多万立方,在同类坝型中当时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项目建设过程中,心墙掺砾土料的填筑质量是堆石坝发挥挡水蓄水功能的关键。
郭伟从测量队工程师一步步做起,带领技术团队,研究提出全站仪人工测量和GPS全天候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全过程数字大坝手段进行质量控制,从坝料掺配、分区铺料、层厚控制、碾压遍数等关键环节加强实时监控,实现了大坝填筑高效化、实时化、精确化控制,提高了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水平和效率,为我国300米级超高型土石坝建设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控制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在负责右岸泄洪洞有压段混凝土运行损伤抢险修复项目期间,他研究采用合理、有效、创新的施工技术,克服水位落差大、围堰渗透压力大、工期紧等诸多建设难题,圆满完成抢险修复工程,确保了电站枢纽工程安全运行。电站蓄水以来,糯扎渡大坝经历了多个汛期考验,心墙最大沉降量4170毫米,约占最大填筑高度的1.65%,小于安全监控预警值,与同类工程总体相当;心墙与坝基防渗效果良好,坝后量水堰实测渗流量只有9.56/,渗流量较小;实践表明,大坝填筑质量良好,工程安全可靠。

“在糯扎渡水电站下闸蓄水时,我们研究提出导流洞临时堵头混凝土快速连续施工方法,大大缩短了临时堵头施工时间,这一技术创新获得2012年全国水利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QC成果二等奖。”谈及自己获得的第一项科技奖励,郭伟认为,实践让自己这名“学徒”得到了成长。

身为一名水电兵,郭伟在糯扎渡水电站奋战十余年,亲身经历了凿石安澜、开山断江,见证了巍巍大坝拔地而起的宏伟丰碑异域他乡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新技术、新设备、新经验涌进偏远闭塞的峡谷,令他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也让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白天,郭伟专注工作,穿梭于工地现场各个角落,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行请教,在实干中潜心学习;夜晚,他挑灯夜读,广泛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细致琢磨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深入研究并探讨工程的关键技术难点。随着工程项目的推进,郭伟在忘我的工作中迅速成长,先后担任了工程技术科科长、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
劳动创造世界,奋斗成就伟业。参与糯扎渡水电站建设的水电官兵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坚持精细管理、精心施工、样板起步,边施工边总结边提高,采用数字化技术,高标准建成亚洲第一高坝,建设水平国际领先。糯扎渡水电工程先后取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荣获詹天佑奖、堆石坝国际里程碑工程奖。过程中,郭伟系统总结了糯扎渡大坝施工管理实践,组织申报专利20项、认定工法5项,牵头编写完成《300米级心墙堆石坝施工关键技术》著作,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仅把糯扎渡水电工程建成行业领域里的品牌丰碑,也为国内高心墙堆石坝建设创造了成功典范。
2022年,郭伟担任安宁市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经理,他带领项目一班人,持续开展科技创新“三四五”活动,加大“四新技术”应用,通过研究微小型河道生态治理关键技术,围绕河道治理、取水闸、绿色生态河道景观节点等项目实施,总结提炼施工工艺和措施方法,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模组装式格宾石笼挡墙施工工法》被评为行业工法。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提升改造了乡村水安全、水环境、水文化,不仅补齐水系基础短板,更为推动乡村振兴创造良好条件。在他看来,项目经理责任重大,必须保持笃学勤思、实干钻研的作风,站位要高、胸怀要宽,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和总结,要敢于担当,处理问题及时、果断、科学。
实干笃行 奋力书写拼搏路


2020年,郭伟作为云南公司筹建组成员之一,追寻初心、接续奋斗。云南省独特的区位优势,能为中国安能应急救援和工程建设主责主业的融合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面对从零起步、竞争激烈的内外环境,为了不辜负上级党委的信任重托,完成筹建工作的使命大考,他带领市场开发部门,克服进驻云南时间短、根基浅、人手短缺等现实困难,坚决摒弃等靠依赖思想,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优化营销网络和布局,配齐建强市场营销力量,助力云南公司先后获取工程项目21个,新签合同额53亿元,实现了集团对云南公司“扎根区域发展,做大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朝着“立足云南、面向西南、进军南亚东南亚”的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我们既是指挥员,更是战斗员;即当管理者,又当业务员。”这是郭伟常常说的,他也是这么干的。

随着公司承接项目越来越多,面对复杂艰巨的生产经营任务,郭伟每天起早贪黑,全天候投入“战斗”,业务人员紧缺就一人多岗,履行多岗位职责,最艰难时期他带着几个大学生负责市场、工程、安环、物装四个部门业务工作,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常态。

提任副总经理后,他牵头组建以技术、经营、财务、物资管理人员为主的经营工作专班,统筹负责投标报价会商、成本测算、策划评估、经营活动分析、后期评估评价等工作,实现从投标、策划、评估、采购、结算直至竣工的全过程控制,全面提升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在国电投云南朝阳村光伏项目建设过程中,他蹲点项目现场,带领项目团队以“5+2”、“白+黑”的工作模式,紧盯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克服汛期降雨频繁、材料物资供应紧张、熟练作业人员短缺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仅用2个月时间,就实现项目具备并网条件,刷新了光伏项目建设工期的新纪录,创造了新能源领域的“安能速度”。
勇于担当 危难时刻显身手


2014年,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发生地震,造成大面积房屋垮塌,长海水库因地震受损,坝顶出现纵向贯穿性裂缝,溃坝在即。接到上级指令后,郭伟立即从糯扎渡项目部抽组精干力量,第一时间携带破拆、铁锹、绳索等救援装备驰援救灾一线。

救援现场,他把参与糯扎渡电站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施工经验转化为抢修抢建施工技术,快速应用到抢险实践中,收集整理堤坝裂缝第一手资料提交专家组,排险方案提前3小时确定;他三天两夜几乎没有休息,坚守抢险现场指挥操作设备,快速推进泄流槽开挖工程,泄流槽提前12小时过水,把灾区人民的损失降到最低,获得驻地政府高度好评。

退伍不褪色,初心显担当。郭伟始终不忘抢险救援的职责使命,在2024年“1·22”云南镇雄山体滑坡抢险行动中他担任现场指挥所技术组组长,在集团专家团队指导下,创新采用“双向推进、滚动翻挖、前缘优先、精准搜救”的救援战法。面对现场环境复杂、天气恶劣以及潜在的二次滑坡风险等多重挑战,121名专业救援力量、40台(套)装备经过连续4个昼夜的鏖战,累计搜寻区域约6500平方米,开挖翻渣4.1万余立方米,出色完成抢险救援任务。

抢险过程中,郭伟多次深入现场指导一线救援,尤其是在锁定最后失联人员方面,他通过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测量、GPS实时定位等科技手段,采集灾区三维地形数据、构建三维模型,进行数据汇集分析,实时掌握搜寻区域的掩埋户数、埋深厚度等情况,精准锁定剩余失联人员被困位置。

针对覆盖层深厚、孤石巨石较多等不利因素,他优化调整技术方案,采用分层开挖、钻孔破碎、人工配合等方法,指导救援队员精准搜救出全部失联人员。这次抢险行动采用先进的技战法,将科技手段融入传统救援战法中,数字化赋能提升应急救援新质战斗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安能应急救援国家队专业素养和国资央企“顶梁柱”责任担当。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在应急救援国家队建设进程中,专业技术能力是有效履行使命的有力保障。”郭伟如是说。

他认为,作为企业管理者,要以忠诚担当的责任意识,“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认真总结转化工程建设实践成果经验,强力推动工程建设能力向应急救援新质战斗力的持续转变提升,履行应急救援国家队新的职责使命,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推 · 荐 · 阅 · 读

科技强企 | 王忠波:用执着与担当点亮检测之路
科技强企 | 邓彪:从“通讯尖兵”到“安全总监”——一名转企士官的蝶变之路
科技强企 | 占小星:部门务实的“领头羊”  项目暖心的“娘家人”
科技强企 | 孙根江:扎根项目筑匠心
科技强企 | 张陶陶:铁肩担使命  匠心筑忠诚



编辑:罗娇  校对:李建春  执行主编:赵洪虎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中国安能融媒体中心  


水电铁军
中国安能集团是由武警水电部队转隶组建的一家中央企业。我们是基础项目及能源建设的生力军,也是自然灾害工程救援的“国家队”。欢迎关注中国安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