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南倚天山与鄯善县隔山相望,北与蒙古国交界,是古丝绸之路北道上一个古老的边境小城。若从高空俯瞰,木垒40万千瓦风电项目营地和工区被天山北麓拥在怀中,东、南、北三面环山,地处“无人区”,施工人员穿梭于胡杨林中,面临低温恶劣天气施工难、工期紧张断网断电难、生活条件艰苦难、生态环境保护难,工程建设每实现一个节点,都要饮冰卧雪、啃硬骨头。承建此项目的中国安能二局南昌分公司全体建设者充分发扬“水电铁军”精神,抱定“进得来、站得住、干到底”的坚强决心,硬是关关难过关关过,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无人区”的银色长龙
12月31日,在辞旧迎新的2024年最后一天,夜间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十摄氏度。满目铺白的大地之上,一台台140米高的风机排成银色长龙,像一根根擎天巨柱直插苍穹,扇叶在绿色低碳发展的澎湃动力下飞速转动,新疆木垒40万千瓦风电项目成功并网发电。新疆木垒40万千瓦项目位于新疆昌吉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项目装机容量40万千瓦,布置48台单机容量8.35兆瓦风机,配套建设4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通过电缆/架空线路汇集至拟建的220千伏汇集站,总覆盖面积约80平方公里。南昌分公司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风场道路修建、风机基础开挖及浇筑、吊装平台填筑、风机机组吊装、集电线路及箱变安装、储能站工程、机组调试并网等。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绿电约8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6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69吨,减排烟尘约14吨,有力推动打造昌吉木垒新能源“产学研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发展平台进程,以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推昌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自治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作为转企后承接的首个新疆工程,2024年6月,南昌分公司迅速组建项目团队,调配大型工程装备,从江西南昌启程,经湖北、陕西、甘肃,越玉门关、嘉峪关,走“丝绸之路”,翻巴里坤湖,穿哈密烽燧,直抵木垒,横跨3500公里的路程,自此打响风电项目建设攻坚战。面向党旗宣誓
工程部负责人袁福民清晰记得,最初抵达时,还没能完全适应环境,每天一大早就要背上挎包水壶,揣好图纸和铅笔,沿着插了刀旗的盆地小道巡察工区。周围的一切与电影《无人区》里的镜头极其相似,脚下是灰黄光秃的地面,视野间分布着沙漠植物梭梭、琵琶柴,百米外不时掠过叫不出名的自然生物,处处透着萧索与孤寂之气。项目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5个是党员,有老员工,也有近两年入职的大学生。安全、技术、质量等部门机构较为完善,每个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关键岗位发挥着关键作用。“最小的小伙子才26岁,数我年龄最大,所以我算是所有人的家长。这里条件相对艰苦,我最关心的就是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吃饱睡好,才能不想家。”项目经理薛振兴介绍。齐心协力攻坚薛振兴曾在武警水电部队服役,昔日里,是一名血液里流淌着坚韧和勇敢的武警军官,现如今,他是项目第一责任人,更是事无巨细的体贴老大哥。他常说:“身披橄榄绿时,守护的是万家灯火。穿上安能工装后,肩负央企社会责任,要建设的是边关的万里山河。”环境越艰苦,思想越是不能松懈。薛振兴将军人的纪律性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到了项目管理中,以身作则,多次展开实地考察,多方搜集资料,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迎接每一次日出;将铁血柔情用在了员工身上,带领他们直面风雪、拔节成长、勇担重任,并赋予了他们许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踏足雪山,第一次穿越无人区,第一次凝望雄鹰盘旋在云端……作为工程建设总承包单位,项目开工不久就接到通知——2024年年底前必须并网发电投产。工期仅有6个月,倒计时才刚刚开始,一个棘手的问题已出现在建设者们面前:在木垒风电建设“全线展开”的进程中,混凝土一车难求、吊车资源一机难求。风机吊装
薛振兴深知,如果因混凝土、吊车的问题而耽误了总体进度,进入冬季施工后,恶劣的天气条件必然会导致施工效率大幅下降,还可能因为低温环境对材料和施工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加项目成本和潜在的安全隐患。他没有丝毫退缩,带领业务人员辗转新疆塔城、甘肃玉门、甘肃酒泉等地寻找塔吊,甚至自掏腰包垫付了8个月工资,才终于解了燃眉之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项目经理带头下,其他参建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斗志纷纷被点燃,虽然面对高海拔及恶劣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吊装作业、电缆敷设、集电线路80%以上进入寒冬季节施工,但他们坚定地把“军装穿在心里面”、把“水电铁军精神”牢记在心中,直面困难和挑战,从无水、无电、无施工场地的胡杨林中开启新疆逐梦之旅。从测量放线到道路修建,从基础开挖到风机吊装,从线路及箱变安装到机组调试并网,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质量上追求卓越,进度上超越预期,配合上无缝衔接,全面掀起建设热潮。在施工现场,伴随着喊声、哨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5台1250吨履带吊,80多名工人,两班倒24小时昼夜施工,仅10天完成48台风机基础开挖,40天完成风机基础浇筑,总计超过5万多方混凝土的运输和使用,比原计划提前了1个月。披星戴月,为的是分秒必争,每个数据落到时间轴上,都是一个接一个的不眠之夜,是挑战艰苦环境、战胜无人区的“功勋章”。寒流掠过鸣沙山,项目部被风吹雪落的皑皑山峰、灰色草原所包围,凄冷的景象总是充斥着所有人的视野。低温天气,大雪连绵,不仅施工生产和生活受到影响,安全管理更是“负重前行”。
谈及安全话题,项目安全总监马兴达深有感触:“进入第四季度后,木垒迎来大降温,我们锚定精益求精的目标,谨慎制定方案,大胆推动进度,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在组织设计、过程管理、技术攻坚等方面狠下功夫,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工期紧、任务重,唯有确保质量和安全,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工程,才能为公司赢得良好的声誉和口碑。”施工现场进入工地区域,手机就会丢失信号,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马兴达利用进场教育、安全交底和每日站班会等契机,抓牢工区长、工头和班组长的安全培训,并先后下发多条安全通知及注意事项,逐级逐人拴紧安全红线,把安全理念灌输给每名参建人员,牢记在每人心中。在最后几个塔基基础浇筑的关键时刻,一场大风席卷着暴雨笼罩了木垒,施工现场瞬间被铺天盖地的雨声笼罩。这一极端天气的到来,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好在之前开展的一次次安全教育和培训,使每个人都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风机基础浇筑标准化布置车灯刺破黑漆漆的夜幕,党旗树立在最醒目的位置。一线施工人员穿着雨衣、身着反光背心,头戴安全帽,在泥泞和冰水中艰难跋涉,冒雨展开施工作业,推动工程建设大步向前,用实际行动书写“水电铁军”扬帆远航的奋斗篇章。
编辑:罗娇 校对:李建春 执行主编:赵洪虎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中国安能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