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的肝胆病,是养殖中的常发病、高发病,几乎所有摄食饲料的鱼都会发生。肝脏一旦病变,也极易引发烂身、出血等问题。下面就盘点造成鱼肝脏损伤的原因,及几种常见的肝胆疾病。
1、过量投喂饲料
很多养殖户为了在卖鱼前,使鱼达到较大的规格,高温阶段频繁过量加料,导致鱼代谢负担加重,造成肝胆超负荷工作,进而发生病变。
2、滥用药物
包括高渗透的杀虫药、抗生素等,部分养殖者养殖观念较为落后,还在使用抗生素预防保健,抗生素毒素需通过肝肾代谢,长期使用,会直接损伤肝脏。另外,高渗透性的杀虫药,如黄药水,对肝脏损伤很大,常出现使用后鱼吃料差,解剖鱼腹腔、内脏发黄的情况。
3、水质因素
养殖密度过大,投喂量增多,残饵粪便也增多,导致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超标,水体毒素会引起鱼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4、饲料
主要是饲料中最易氧化的脂肪,会产生醛、酮等对鱼有害的物质,投喂后会直接损害肝脏,甚至导致鱼体色异常,严重的会导致肝脏,失去正常肝功能。
1、黄肝:鱼体代谢障碍或病原体入侵肝脏有关;
2、白肝:鱼体严重贫血、肝脏病变,功能丧失;
3、绿肝:鱼的胆囊堵塞,胆汁回流到肝脏引起;
4、花肝:肝脏被脂肪浸润,主要为代谢障碍引起;
1、控料
高温期投喂饲料要讲究方法,一是控制投喂量,高温期日投喂量占鱼类总体重的3-4%,防止剩料。二是控制吃料时间,高温期原则上以喂七成饱为宜,选择定点投喂观察,一般以投喂后1-2小时吃食情况而定,1小时内吃完要加料,2小时还没吃完,要适当减料。
2、内服
内服中草药具有保肝功效,大黄、板蓝根,具有活血作用,可以保障肝脏供血,白芍具有补血作用,可以补血柔肝。
内服修复肝脏、内源性护肝产品-胆汁酸,可以直接修复受损肝脏,促进肝脏代谢,排出肝脏毒素。高温期,搭配清热解毒的三黄、五黄一起使用,起到清肝火、排毒素、促代谢的效果。
鱼类的肝胆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综合鱼病,一定是“防”大于“治”,鱼的肝脏健康,体质就强,发病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