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照:双牌楼

幽默   2024-08-28 10:25   中国  

老北京一些重要的皇家寺庙大门外,左右各建有一座牌楼。两座牌楼的形制、大小、材料都一样,如同“一对”双胞胎,所以我称它们为“双牌楼”。

孔庙、国子监、历代帝王庙,是皇帝亲自讲学或祭祀的地方,级别很高,所以都建设了漂亮的双牌楼。
孔庙国子监牌楼

1900年代拍摄的国子监两座牌楼,道路很糟糕

近年拍摄的国子监两座牌楼,重新油饰,漂亮如新
国子监街(又称成贤街),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古街。因大街内有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祀庙孔庙和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国子监。
这条街道历史悠久,为元代修建大都城时修建,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清代及以前,这条街叫“成贤街”,以后改叫“国子监街”。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就在大都城的崇仁门(今东直门)内的这条大街上修建了“国子学”。到元大德六年正式修建了孔庙,元大德十年在孔庙东正式修建了国子监,体现了“左庙右学”的规制。

孔庙里的主要建筑是大成殿。孔庙内古柏森森。柏树长寿常青,其木质芳香,经久不朽,自古就被我国人民视为吉祥昌瑞之树,故广植在祭祀先人和贤人的祠庙中,并有庄严肃穆之感。
国子监内的主要建筑是辟雍殿和彝伦堂。国子监内则是古槐成片,因槐树自古就为“公卿大夫之树”,自周代起,历代的国子监里就广植古槐。
像孔庙里的“除奸柏”和国子监里的“吉祥槐”、“罗锅槐”等,都是驰名京城的古木,它们不但历史悠久,还有着典故传说。

国子监牌楼北侧有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到此下马”,表示对孔子和太学的尊重

国子监街的行道树是槐树、绿冠浓荫与四座彩绘牌楼相映生辉
在国子监街上现有四座彩绘牌楼,大街东西两头的牌楼上书“成贤街”。国子监大门东西两旁的牌楼上书“国子监”。
在这两座牌楼北侧都有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到此下马”。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表示对孔子和太学的尊重。
这四座牌楼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国子监街的行道树是槐树。据说在周代的太学旁有一片槐树林,以后历代的国子监内外都广植槐树,所以“槐市”也泛指国子监。
其绿冠浓荫与四座彩绘牌楼相映生辉,把古老街道打扮的古香古色。

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街道东口和西口各矗立一座牌楼,题额“成贤街”,喻示在这里拜孔、进太学学习,都可以成为贤人。现如今国子监街上的四座牌楼保存良好,是北京现今唯一的“牌楼街”。
景德街历代帝王庙双牌楼
历代帝王庙是皇家一级的大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和部分杰出功臣名将的一个庙宇。
其主殿叫“景德崇圣殿”,意思是“景仰前辈功勋、推崇先人德行”。为此在这座气势恢弘的皇家庙宇中,几乎所有主体建筑都被冠以“景德”二字。
庙门称“景德门”,门前街道称“景德街”,庙门东、西两侧各有一个牌楼,牌楼被称为“景德街牌楼”,题额三个字“景德街”。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对“景德街牌楼”始终充满赞誉。
他说:“景德街牌楼装点着城市景观,从它的东面向西面望去,有阜成门城楼的依托,晴天时可看到西山,尤其傍晚日落时特别美。”

由东向西拍摄的西牌楼,远景可见阜成门城楼

由西向东拍摄景德街双牌楼,右侧可见历代帝王庙大门对面的影壁
在明清两代,历代帝王庙除了春秋两个祭日,平时大门紧闭,任何人不得进入。而大门对面的影壁,与东西两侧的高大牌楼,组成了一个禁区,同样不得随意穿越。
“景德街牌楼”,就是这个禁区东西两侧的标志性建筑。作为皇家坛庙建筑的整体格局的一个重要部分,无论在建筑规制上,还是在艺术造型上,都充分体现了北京皇家建筑的气度和风范。

1950年12月,同一地点、连续发生的3起交通事故,这三起事故都发生在“景德街牌楼”附近,不仅造成人员伤亡,也使牌楼受到损坏。1952年牌楼陆续被拆除。

1954年1月8日,北京市建设局养路工程事务所开始拆卸历代帝王庙景德坊,20日拆卸完毕
在梁思成先生的请求下,牌楼在拆除过程中给予了特别的关照:构件榫卯不得用大锯锯断,要小心拆卸以保持构件及榫卯的完整性。1954年1月,北京市建设局养路工程事物所组织人力对景德街牌楼进行了拆卸,在拆卸前对牌楼进行了多角度的拍摄、测量构件、绘制图样等。并在拆卸时对构件材料进行了详细的登记。拆卸也格外进行的细致小心,拆卸下来的构件存放于市建设局阜外的仓库中。
  “景德街牌楼”在阜成门内大街的历史走到了尽头。

矗立在首都博物馆里的重新修复的“景德街牌楼”
2003年年底,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的修复人员,接到了一项特殊的任务——重新修复、安装“景德街牌楼”。而此时,“景德街牌楼”的大量构件,在古建筑博物馆的仓库中,已整整蒙尘了半个多世纪。
2005年12月,新落成的首都博物馆正式开馆,复原后的“景德街牌楼”,也以新的姿态,被安放于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大厅中。按照原初的修饰风格,“景德街牌楼”的正面进行了重新绘制,而牌楼的背面,则根据“修旧如旧”的原则,保留了原貌。一正一反,彩色缤纷与古老悠远并存,即保留了古代文明的源远流长,也彰显了日新月异的现代气息。
北海大桥金鳖玉蝀牌楼

拍摄于1912年的北海大桥西侧的“金鳌”牌楼
在北海,建有一座九孔连拱石桥,明清时期称金鳖玉蝀桥,俗称北海大桥,是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古石桥。
早在元代时,这里水域比现在大一些,团城还是小岛,这里就架设了两座木桥。明代废木桥建造九孔石桥,石桥两端立有牌坊,西边牌坊日“金鳖”,东边牌坊日“玉蝀”,故名金鳖玉蝀桥。

早年间,金鳖玉蝀桥上各种车辆云集,交通繁忙

拍摄于清末的北海大桥东侧的“玉蝀”牌楼

1946年北海大桥西侧的“金鳖”牌楼
现在您到北海游玩是看不到这两座牌楼了。(文/黄城根下)


哎文话北京
哎文话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