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因为气候四季宜人,成为很多外地人过冬避寒的选择地,特别深受全国“候鸟老人”的喜爱。每年进入冬季,就有大量“候鸟老人”涌入北海过冬旅居,包括东北、内蒙、是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
“2022中国候鸟式养老冬季栖息地适宜度指数”,北海名列第13名。官方数据表明,旅居北海的人数从2018年的15-16万人,增长至2019年的近20万人,到2023年已超过50万人,预计今年将达到一个新高峰,而这些旅居北海的人,主要“候鸟”群体为主。
发展候鸟经济,对北海有很多好处。首先可以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北海温暖的冬季气候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大量北方老人来避寒养生,填补了北海的冬天旅游淡季。
这些来北海的候鸟族,不断多方面地宣传和分享的北海的城市建设和旅游设施,像银滩、红树林、涠洲岛等等景点,从而让北海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随着大量“候鸟”老人的到来,北海的民宿、酒店、餐饮、交通、养老地产等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条旅游服务与“候鸟”经济相结合的产业链条。不仅为北海本地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北海也在积极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候鸟天堂”,探索“旅游+养老”的模式,推动康养旅游品牌建设。同时,一些“候鸟”老人选择在北海定居。“北海的空气能治病”“北海开放包容不排外”“北海物价便宜,养生宜居”……候鸟们把喜爱北海的声音,传至全国各地,会让更多的人,来北海买房或者投资养老地产,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经济和楼市成交。
为了更好地服务“候鸟”老人,北海也会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加强医疗、交通、文化、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通社区公交专线车、机场增加冬季通航城市、动车调整优化等等,不仅方便了“候鸟”老人,也方便了北海人出行。
当然,针无两头利,“候鸟”经济也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如公共资源供需失衡,主要是医疗资源,尤其是在冬季的高峰期。随着候鸟老人购房需求的增加,会导致个别小区的房东从地起价,让想真心买房或者租房的人,难以接受。因为“候鸟”老人的生活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跟本地人有很大的差异,少不了引发一些文化生活习惯上的冲突,影响了各自的生活。
“候鸟”经济的季节性繁荣,会让一些企业过度依赖候鸟经济,未能及时转型,从而导致淡季的时候,出现经营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