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在堂 | 东汇长宁沟小考

文摘   2024-10-04 19:35   江苏  

东汇长宁沟小考
樊川  孙在堂

作者孙在堂先生:丁沟中学1966届校友,江都区樊川镇人,经济师,致力于樊川镇历史文化研究。参与编写《小小樊汊赛扬州》《樊川历史文化》《樊川乡村建设》等,独自编写《东汇老稿》《东汇文史札记》等。

在东汇地区的东部跃进村,有一条南北方向的河沟,名叫长宁沟。这条河沟南联斜丰港和关河交汇处,该处河沟因状若“大”字,旧称大字港,俗谓裤子裆。解放前上河墩人称南厍,今称新港村民小组。由新港向北,长宁沟延伸至高邮市沙堰乡,北通南澄子河,再向北达北澄子河。昔日,这条河沟是东汇乡的东界。公元2001年春,此河沟东面的上河村由高徐镇划入樊川镇的跃进村,这条河沟的南段而成为跃进村的内河。

长宁沟,在《江都县志》中没有记载。在1990版《高邮县志》中为长林沟,在惠浴宇口述回忆录中也为“长林沟”。《高邮县志·高邮县一般河渠概况》载:“长林沟,北起北澄子河,南至戴厍南,长12.3公里,途径俞迁、周庄、卻家、潘季等村庄。”而在《江苏省通志稿》第二册地图中,又将这条河沟标注为“长菱沟”。

其实,这条河沟应叫长宁沟。说来话长,高邮运东地区,原统称武宁。原高邮城的东门曾名为武宁门。武宁源自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梁简文帝萧纲( 公元550-551年在位)封他的儿子大威为武宁郡王,封地在高邮运东以三垛为中心的周围地区。解放前,三垛镇有武宁庙。上世纪末三垛以北还有武宁乡的区划。《南史·梁书·列传三八》载:武宁王是简文帝范夫人所生,“武宁王大威,字仁容,美凤仪,眉目如画,大宝元年封武宁郡王,邑二千户。”由此可知,武宁郡是个范围较大的地域。古时一里约有80户左右(这里的“里”是区划概念。里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乡),邑两千户,相当于25个里,即整个高邮运东地区。难怪高邮城东门被命名为武宁门。

大致上也在这个时期,即公元483-501年,现江都北部地区曾划设齐宁县。据有关学者考证,齐宁县治后期就在今樊川镇东郊长宁沟南端附近。据以上资料猜想,这条河沟的名称应为“宁”。这既与武宁、齐宁相关联,又符合长久安宁之意。事实上《泰州志》就将这条河沟称为长宁沟。《民国泰县志》卷三在“斜丰港”条目下:“……至沙子头闸,高邮之长宁沟由北来汇。”此外,在《高邮乡土表解》“高邮全境图”中,也标注“长宁沟”。笔者认为,“宁”的繁体“寧”,笔画多,较为难写,而“林”字易写易认,后人以“林”代“宁”约定俗成了。

长宁沟起始于何时,笔者认为还得要从捍海堰说起。

北宋年间,苏北黄海的海岸,已东移至今阜宁至海安-线。每年的台风季节,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海岸,引来海浪倒灌,淹没农田、盐灶和村庄,给人们带来祸害。当时任泰州西溪(今东台)盐官的范仲淹,就是那个写出千古佳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臣,向朝廷建议筑海堤卫民田。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任命他为兴化县令,负责筑堤工程。范仲淹动员了滨海地区的四万多民工,经过半年多时间,终于筑成了一条“捍海堰”。从此,海潮不再内浸,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以保障,滨海地区的农业、盐业得以发展。史称“ 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下河地区人民为了纪念范仲淹,便将这条捍海堰称为范公堤。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岸向东推进,范公堤失去了昔日的作用,如今在堤身上筑成了公路。

其实捍海堰,早在唐代就已大规模实施。据《泰州日事摭拾》:“唐大历二年(公元767年)准南道……自楚州庙湾至海陵筑常丰堰(-名捍海堰) ,以防海潮。”楚州庙湾今在淮安市东北,海陵即古泰州。这条唐代的捍海堰在范公堤以西,长宁沟以东。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宁沟东岸有几处地名值得研究。东侧南端江都富民乡有大沙子头、小沙子头两个村庄。再向南到圣禾村,有沙論庄。向北有高邮市的沙堰镇,再一线向北,过北澄子河,有高邮平胜乡的沙贯庄,再向北有旧属高邮今属兴化的沙沟。这一串地名,均含“沙”字,且直接有名为沙堰的。按时光倒流的推想,这可能是南北朝时代或更早时代的捍海堰的遗存。但这仅是推想,尚未发现可资证明的史料。

依据上述资料,长宁沟可能起始于南北朝时期的齐梁两朝。说到齐梁两朝,还有一件值得研究的事情。齐梁两朝皇帝都姓萧,侯景之乱后,萧姓皇族败落,有一支退隐流落在齐宁繁衍生存。据传闻,萧家楼(今在东汇跃进)、萧家园田(今在樊南)、萧墅桥(今在陆巷)等地名,就是萧姓繁衍生息的遗存。笔者曾在跃进村走访得知,萧家楼历古以来就叫这个地名,但是没有姓萧的后代居住。不知哪朝哪代就迁走了。真是萧姓不知何处去,此地空余萧家楼。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