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一名自称学生家属的男子向安徽省教育厅举报滁州市定远中学提前开学补课,违反规定。教育厅工作人员接举报电话时回怼举报者:“(学校)提前开学,你不去就完了,这有什么好举报的?”有网友指出,教育厅工作人员的言行不当。确实好像有一点儿怼的味道,定性为言行不当,但真的也真实,也说了真话,没说假话,更没有糊弄的味道。至少是让学生家属管好自己的事情,不愿意提前开学补课,就不要来,完事儿了,有啥举报的?从个人的角度应该就是如此的。虽然没有做过深入地调查,肯定还有不少家长愿意提前开学补课,为啥就要在教育厅一个工作人员身上求全责备和责难?
补课,一个非常纠结的课题和话题。至上而下有规定,好像非常刚性和铁律。但教育高考制度就明白在那儿,就得补课,不然的话,人家补课的就是得到的高分,就能上好大学,补课之卷由此而来。不是说学校飞的就要补课,其中有家长的期盼,也有学生的想法,更有关乎学校的成绩,其中的复杂程度确实不是一句两句话或者是三言五语就能说清楚和搞明白的。该补课的,也在补,不补不行呀!现实和客观。什么大调子,什么道德制高点,谁也知道,但到了现实的时候,就成了非补不行的必须。这就是现状,更是高考制度下的必然和必须的选择和抉择。虽然也有好多学校领导因为提前补课受到过处分和惩罚的,反观其来,又有多少高中学校不补课的?
言行事不当了,但说出的就是真话。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大家都在补课,哪个学校又能不去随大流补习?真话难听,加上所谓的上面有规定就是不能补课的律条,被道德绑架了。不愿意去就不要去,是可以这样想,也可以这样做,但这样说,好像就是言行不当了。当出现了大批量补课行为,法不责众,教育行政部门又能何如?还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是家长有疑义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能说出口的是,不想补不要补,就不是完事儿了吗?后一句有什么好举报的?接踵而至的随口而出,自然而然了许多。如果说是面对面交流,很正常的一句话,但被录音,又被放到网络上热炒,而且又是工作人员,加上网民的不明故里的网暴和吊打,就成了事情了,也就成了舆情了。
安徽省教育厅也及时发布情况通报,回应舆情,什么情况属实,已依规暂停涉事值班当事人工作,下步将依规依纪严肃问责,并督导全省各地各校严格依规执行开学时间。官场上的话语,也算是给社会一个圆满地交代了。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那就是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此位工作人员,也就是说了一句真话,而且没说假话,被上网举报,成为舆情,暂停工作,没有办法的办法。就算是一个最恰当的回应而已。究竟还能怎么了?谁能知道,谁又知情,谁又能真的搞出个水落石出的?期待,但肯定也就没有下文了。芝麻大的事情,上网也就是七天之痒罢了,况且也没有触犯什么刑律,又能怎么了?反思和反观一下,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算是一个圆满的交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