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槿妈妈
来源 | 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听过一句话:“母亲是大地,爸爸是大树,孩子是枝芽。”
深以为然。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根基,是亲子关系稳定和健康的纽带。
平和的母亲,营造松弛的家庭氛围;出色的母亲,成就优秀的子女。
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都是因为负面情绪困扰,父母内心的焦虑和浮躁,比孩子的成绩更可怕。
心理学有一个“仿同”心理,意思是孩子会把妈妈的个性、特点不自觉地吸纳为己有,并表现出来。
母亲的情绪,是家庭的晴雨表,塑造孩子的性格。
情绪稳定的妈妈,教出乐观积极的孩子;喜怒无常的妈妈,教出悲观消极的孩子。
“你不能掌控自己情绪,就无法掌控人生的方向。”
从今天起,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妈妈,以松弛的态度面对孩子:
1、就事论事,避免情绪倒灌:
情绪倒灌是指一个人将负面情绪渗透到另外一个人身上。其表现特征一般会伴随扩大、夸张、转向。
运用到亲子关系中,就比如:孩子只是一次考试没考好,妈妈却将之前孩子粗心带来的不良情绪在这次表现出来。
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焦虑不安的情绪,所以生活中妈妈一定要谨记就事论事的原则,为孩子心理卸重,提醒孩子做错事情不可怕,纠正即可。
2、经常运动,增加情绪内存:
运动是调节压力和释放情绪的最佳方式。建议妈妈从小带着孩子去户外运动,有助于培养孩子自控力和情绪力。
当孩子集中注意力,用解决问题的耐心代替情绪化的怒气,孩子学习能力自然也会逐渐提升。
3、保持学习,提升自我认知:
想得太多,读书太少是我们囿于原地的根本。成长型妈妈,都会针对问题在书中寻找答案,多读一些相关书籍,认知提升了,眼界和心胸自然开阔许多。
“你知道吗?锅越大,开水就越慢,他们的锅小,所以很快就开了,但是你的锅大,得慢慢开。你现在可能不如别人,但以后你会做得更好。”
妈妈的嘴里,包含着孩子的底气;妈妈的嘴里,潜藏着孩子的未来。
别让语言成为伤人的利器,学会正向表达,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1、不说十话,牢记原则:
不说比较的话、不说抱怨的话、不说吓唬的话、不说贬低的话、不说扫兴的话、不说冷漠的话、不说侵犯隐私的话、不说过度控制的话、不说人格侮辱的话、不说暗讽挖苦的话。
2、内容具体,避免唠叨:
平时对孩子说话,语言越准确越好,明确指出孩子问题所在,不要说一堆和问题无关的话。
长此以往,孩子能在和妈妈沟通中提升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3、理解孩子,学会共情:
学会换位思考,每当那些伤害孩子的话即将说出口时,提醒自己代入孩子角色,试问自己听到这些话后作何感受?
孩子的情绪需要倾听、重视、包容以及关注。
《朱子家训》开篇即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
窗明几净的家,彰显出的是整个家庭的精神面貌。
把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的妈妈,则是家庭精神面貌的守护者。
曾有一位整理师从业10年,走访过2000多个家庭后,提出了一个令人深省的观点:
一个家庭的生活状态好不好,孩子是否健康阳光,从家里女主人待在什么样的房间中便可见一斑。
杂乱无序的房间,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凌乱的环境破坏孩子专注力,满地狼藉的家庭充斥着抱怨声。
《扫除力》一书中提到:一个房间就是一个能量场。
乱作一团的的低能量家庭环境,大抵只会养出性格乖张,暴躁易怒的孩子。
井然有序的房间,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温柔勤劳的妈妈,是一个家庭最好的福气。
妈妈带孩子收拾房间,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1、设置分区,培养秩序感:
妈妈可以在房间分门别类放置几个整理箱,引导孩子用完的东西要及时归类放置妥当,方便下次快速拿取,避免因找不到东西而感到心烦意乱。
2、做好示范,养出好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行动的力量远大于说教,日常生活中,妈妈需要及时清理家中物品,比如扔掉过期食品,处理不穿的旧衣服,每周定期大扫除。
3、明确义务,炼就好品质:
从小教会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让孩子明白自己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也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写作业时候收起无关东西,保持桌面整洁,集中注意力,提升专注力。
还记得那个被迫跟着妈妈学做饭的4岁女孩阿花吗?
小小的阿花,拿起菜刀站在凳子上学切菜的模样想必每个当妈的都会心疼。
“万一妈妈不在了,如果你生病了,爸爸妈妈会非常难过,所以,要用心做饭,好好吃饭,不能糊弄。 你要努力做一个总对他人微笑,健康又坚强的好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国外曾有人研究后得出:
家庭就餐次数超过5次的孩子比家庭就餐少的孩子,成绩得高分的比例多2倍,旷课率少30%,这也就是说在孩子成长中,家人经常一起吃饭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这个暑假,妈妈们不妨教孩子做一些简餐,陪孩子好好吃饭,把对孩子的爱浇灌在一餐一食中:
“从人类演化角度,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拥有执念的父母,始终陷入焦虑阴影。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
你是否常遇到这些难题?
凭感觉教孩子,缺乏方法?
想让孩子优秀,却无从下手?
没时间陪伴,沟通不畅?
育儿之路看似步步维艰
但只要找到方法,便能从容应对
德瑞姆心理《智慧父母必修课》
为你梳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10个问题
在本公众号里回复 父母必修课
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更多教育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