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学生心理调适温馨指南

文摘   2025-01-26 15:44   浙江  


    2025年寒假假期已经来临,时光飞逝,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步入了2025年,您和孩子是否为寒假做好准备了呢?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调适心情,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考试成绩带来的影响和假期,我们为您准备了以下建议:


图:心理压力倒“U”型曲线图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促进内在素质和已有能力的充分发挥,过度的焦虑与压力反而会造成心理负担,导致智力水平受到抑制,并产生一系列的身心反应,如烦躁、厌倦、焦虑、反应迟缓、恐惧、恶心、头晕、失眠、胃腹疼痛等。
学习不该是突击战,家长们应该明确,成绩的好坏更多取决于平时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期末考试也好,单元测试也好,都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检测而已。
考试成绩公布后,有些孩子们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加重,希望家长们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善用假期 规律生活

随着假期的到来,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逐渐增多,这也是调整亲子关系、增进亲子感情、对孩子进行各类教育的良好契机。

希望家长能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重视孩子的心理教育,从方方面面帮助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丰富假期生活。
假期建议

1、了解自家孩子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特点,每天抽15分钟与孩子沟通、交流、谈心,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把握孩子的心理动态。

2、为孩子营造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通过积极的言传身教和科学的教养方式,构建健康合理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
3、与孩子沟通时把握“不平静,不沟通”的原则。要明白孩子任何违规的行为在激烈的情绪下都无法正确处理,学会“退一步,缓一缓”,态度温和处理行为,切忌激化矛盾。
4、建立合理期望,帮助孩子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激励和肯定孩子,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5、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做到松弛有度,与孩子一起做好假期规划。


假期安排

第一阶段,“散养”有度。
比如带着孩子一起旅游,去乡村体验生活,或者参加体验性活动。总而言之,漫长学期后一定要适当放松心情,让孩子可以开开心心地玩耍。
第二阶段,“圈养”阶段。
协助孩子制定假期计划,监督其完成寒假作业,提醒孩子适度使用手机和网络,鼓励孩子多做家务,多阅读,多进行运动锻炼。
第三阶段,“收心”阶段。

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便于开学后迅速适应校园生活。提醒孩子检查寒假作业,预习下学期新课,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返回学校。


03

关注孩子 及时干预


01、及时联系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异常的行为,应及时与班主任、学校或社区工作站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获得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

02、积极配合

如果孩子属于学校重点关注人群,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随访、辅导和教育,家校合力共助孩子成长。

03、高度重视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抑郁症或双相障碍,家长要高度重视,定时与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反馈,叮嘱孩子按医嘱服药,定期复诊和干预。



和孩子相处
其实也是一种大智慧
学习《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课程
助力你成为智慧父母
让亲子关系更和谐
扫描文末二维码
立即咨询报名吧!


德瑞姆心理
德瑞姆心理专注高端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22年。我们提供心理咨询师成长课程、家庭教育课程、心理学本硕博学位项目、心理科普内容、心理咨询服务、公益心理援助服务等,旨在让14亿中国人从心快乐起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