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丨“长寿”为笔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财富   2024-12-26 17:01   北京  

在我国最早的经济史著作《史记·货殖列传》中,重庆市长寿区的巴寡妇清是唯一入列的“女企业家”,她积极捐资助军,协助秦始皇修筑长城,可谓是我国最早进行“实业报国”的奇女子,因此“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巴寡妇清因制造丹砂和水银而发家,她为始皇帝提供的丹砂,是古代炼制“长生不老药”的主要材料之一,尽管这并没有帮助秦始皇实现永生之梦,但人类对长寿的追求却永恒存在。时至今日,作为我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城市,长寿区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全民长寿计划”,即“全区人均预期寿命,到2027年达到81岁;2035年达到85岁;2050年达到90岁”。


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国各地都在加紧进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长寿区却盯紧“长寿”不放,究竟意欲何为?难道只是与其名字有关?这要结合长寿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来看,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刻用意。作为重庆4个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之一,近年来长寿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巨大压力,璧山、江津借助科创新势力,强势融入重庆主城区,作为重庆的两大重化工基地之一,长寿的化工产业也逐渐被涪陵拉开身位。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在绿色、科创、大健康等新质生产力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摆在长寿发展面前的首要课题。在此背景下,长寿识变应变,及时调整思路,明确发展定位,通过锚定“人”这一根本,以及“长寿”这一时间标尺,来换取经济跃升和产业空间的突破,实现发展的科技化、绿色化、生态化和普惠化。

蜿蜒逶迤的龙溪河。

以“长寿”换产业常青


公元1362年,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明玉珍在重庆登上皇位,建立了大夏国,11年之后,他在治下的乐温县县志上看到“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遂将乐温改名为长寿。新中国成立后,长寿在电力、化工、冶炼、纺织等众多领域实力雄厚,被誉为“川东工业之母”。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长寿生产出了我国第一块氯丁橡胶;其境内的狮子滩水电站有“水电摇篮”之称,是新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座中型水电站,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代水电专家。

2001年12月,长寿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撤县建区,成为现代化渝东新城的重要节点城市。过去,长寿区依托重钢、川维、巴斯夫等大型企业,形成了钢铁冶金、综合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同时,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也带来了生态环保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寿境内生态优越,环境宜人,拥有长江、龙溪河、明月山、长寿湖等众多自然资源,一江、三河、六山、百湖齐聚,共同构筑起了“百湖之区·生命之城”的美丽画卷。进入新发展阶段,长寿区党委、政府立足自身实际和形势要求,在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旅游康养、运动休闲等产业领域持续发力,积极寻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之路。此时,“长寿”这一古老而熟悉的本名,与长寿区新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再一次产生了深刻的联系——以“人”为根本,以“长寿”为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转型迭代,城市能级提升。

“几百年来,无论朝代怎么更迭,‘长寿’这个名字从未改变,这是老祖宗赐给长寿人民的最大财富,我们一定要将‘长寿’品牌做好。”据长寿高新区服务中心主任孙廷胜介绍,之前很多年,长寿区的发展战略是建设“三地一中心”,即工业高地、农业基地、休闲胜地和区域物流中心,如今则将重点放在“长寿”上,加速推进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生命科学产学研平台和数字健康产业“三根支柱”建设,将中国长寿城全域空间规划落地到1424平方公里的长寿全域。

龙河慢城日落。

长寿高新区是中国长寿城建设的主战场,位于其中的长寿生命科学产学研平台则是核心支撑平台,在这里,数字健康产业蓬勃兴起,去年园区总产值突破248亿大关,其中数字健康产业以92.4亿元规上产值,占据园区总产值的43.38%,彰显出强劲增长势头。目前,573家企业在此扎根,84家规上企业中,数字健康企业多达46家,已形成产业集聚效应。记者在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看到,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有序忙碌,一桶桶原料药如流水般下线,即将变身全国急需的药品。据博腾制药负责人梁修柯介绍,目前,该公司12个车间大多已完成智能化升级,数字大脑将设备紧密相连,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显著提升。该公司最新打造的智能化车间109车间,拥有超过160立方米的反应体积,反应釜的规格从1000升至1万升,可满足从临床到商业化的全方位需求;定制的DCS系统,让75%的单元操作自动化,生产流程尽在掌控。作为从事原料药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博腾制药自2015年起便以先进的硬件与管理体系,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抗肝炎、糖尿病等多个领域与国际顶尖药企合作,共筑生命防线。

起步于重庆南山的重庆市药研院制药有限公司,其前身是重庆中药研究院,迄今已专注中药研发40余载,虽历经多次改制搬迁,终因医药产业配套完善、交通便利而落户在长寿高新区。药研院的明星产品是“火把花根片”,在重庆各大医院均有销售,西医对其认可度甚至高于中医。据药研院公司总经理王学政介绍,火把花根片源自中药雷公藤,这种在武侠小说中被称为“断肠草”的神秘植物,可与青蒿素媲美。据悉,雷公藤广泛分布在我国北纬26度线上,从福建到云贵川都有它的身影,有趣的是,低海拔地区的雷公藤开白花,高海拔地区则开红花,但药效基本相同。“雷公藤因其高活性成为治疗如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良药。我们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它,以此进行新药开发和产品升级。”王学政表示,随着环境恶化和精神压力增大,皮肤疾病发病率攀升,该公司瞄准这一巨大市场,已开发出雷公藤系列中药,预计3年内上市。如今,药研院正以雷公藤为突破口,领跑中药创新之路,立足长寿,为人类健康事业持续贡献力量。

时至今日,长寿区依托雄厚的综合化工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了从药物研发到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生产到销售的完整医药产业链。目前,长寿区已有23家医药企业入驻,有18家建成投产,其中规上企业15家。入园医药企业中,上市公司10家,外资企业3家,2023年规上医药企业产值约62.56亿元,实现医药企业进出口额18.6亿元。“在健康产业发展方向上,药物研发和晚期治疗的研究实际上是后端的两件事,在前端我们特别重视健康管理,因为健康长寿60%取决于生活方式和习惯。”孙廷胜表示,近年来,长寿区通过打造全民数字健康数据基石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健康宣教三大中心,深度挖掘健康数据金矿,开发便民应用,已经建起了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长寿人民的健康被全方位“武装”起来。

医药健康和数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长寿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快速提档升级。今年11月,长寿区肿瘤医院正式成立,并挂牌成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长寿分院,通过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筑医疗共同体,双方合作涵盖人才引进、学科建设、MDT诊室及肺癌全链条管理服务,并推出肺癌筛查小程序,惠及5000余名线上用户。早在今年8月,“重庆名中医研究院”在长寿揭牌,该研究院聚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临床实践、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等多维度,全面助力长寿乃至重庆中医药事业的兴盛。尤为亮眼的是,国医大师廖品正、全国名中医刘华宝及重庆市名中医叶秀英等泰斗的工作站(室)已入驻,为研究院注入强劲专业动力,更为长寿人民更“长寿”提供了强大的慢病治疗保障。如今,长寿区已经完成了全民个人健康档案全生命周期数据集成,向居民与医生全面开放,并成立区域医疗健康指挥中心,智慧赋能卫生决策,实时调度医疗资源,“一屏”尽览全区健康风貌。

用“长寿”促健康转型


在所有产业中,长寿产业是最大、最复杂的产业之一,它不仅包括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还包括食品养生、银发经济等,具有多元性、交叉性和生态性的特点。正因为此,长寿区的“长寿大文章”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医药、数字健康、疾病治疗和管理领域,而是扩展到了更为宽广的层面,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长寿高新区,由长寿区政府与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联手精心打造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已赫然成为驱动重庆地区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创新源泉”。自2023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该赋能中心已成功“揽入”百余家数商签约入驻,在这里,产业引领、问诊服务、场景体验等九大功能聚合,共同构建起科普教育、亲身体验、成果展示、专业培训、精准对接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健康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年4月,赋能中心再次迎来里程碑式的跨越,西部数据交易中心长寿专区等多站点挂牌上线。截至目前,已上架数据产品超过250款,数据要素产业生态愈发完善。时至今日,赋能中心的数字健康产业大脑变得越来越智慧,招商、规划、运营等全链条被彻底打通,“绿色家居”“智能家电”“健康家养”“健康食品”“现代服务业”五大特色细分领域产业图谱绘制完毕,数据驱动与智算支撑的双重赋能下,行业洞察与产业链协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数据仓储方面,政府、行业、企业的数据正源源不断地汇聚于此,73家规上企业的数据已经接入,为产业的智能化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在应用场景上,该中心聚焦资源、业务、能力的协同,实现了土地、厂房、人才等资源的优化配置,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面提升了园区的决策效率和产业管理能力。如今,数字健康产业大脑正以其强大的智慧力量,驱动着长寿、重庆乃至全国数字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

长寿湖系留气球观光项目。

在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长寿区除了运用数字赋能产业健康转型与增效提质之外,还对辖区内的特色优势产业进行盘点,并围绕“长寿”这一核心主题,推动这些产业向绿色有机、生态环保、高端智能方向发展。“生命的健康与长寿可以提高幸福生活的水平,回归到一个关键要素,就是保健和预防在其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通常以家庭为中心,我们会从吃和住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据孙廷胜介绍,目前长寿高新区有健康食品和智能家居两大组团,其中从事食品和调味品加工的有70多家企业,从事智能家居的有110多家企业,在“长寿经济”的引导下这些产业正在一步步做大做强。“传统的休闲食品和调味品的下一步跃升方向可能是健康食品。在家居基础上,发展以家为中心的健康家养产业,包括家庭监测医疗设备、家庭康养医疗设备、家庭保健用药、家庭保健食品等。通过锚定‘长寿’这一关键,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技术含量,推动产业实现更好的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打好全民“长寿牌”,念好长寿“产业经”,并不仅仅是为了让长寿人自己更“长寿”,更重要的是通过产业带动和经济辐射,让长寿真正成为重庆、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长寿”策源地。长寿区文旅委旅游科科长余小红表示,长寿区计划投资50亿元进行“全民运动,健康长寿”项目建设,通过大力发展有利于养生、与健康相关的运动、活动;举办具有长寿特点的影响力赛事;完善和提升体育课程和设施,夯实全民运动基础;因地制宜完成“三大球”、田径、游泳等运动项目的空间布局,借此加速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今年一年,长寿区就举办了2024年重庆长寿湖全国青少年铁人三项锦标赛暨中国·重庆长寿湖成渝双城铁人三项公开赛、2024年全国体校U系列田径锦标赛重庆赛区(资格赛)、数商杯·2024重庆长寿湖半程马拉松、重庆市第十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登山比赛暨2024年长寿区万人登高活动等8场大中型赛事,有效助推了长寿经济社会发展。余小红介绍,截至目前,长寿区已拥有体育场地设施3675个,“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超过10万名群众积极参与各类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国民体质监测的合格率高达93%,彰显出长寿人民强健的体魄与蓬勃的生机。近年来,长寿区成功举办了50余场各级别赛事,吸引了3万余名运动健儿同台竞技,赛事期间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更是吸引了高达120万人次的游客纷至沓来。如今,全民运动已成为长寿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融入了百姓的日常,也让“常来长寿,健康长寿”的理念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朋友,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运动的魅力,共享健康长寿的福祉。

做强“长寿”经济,拓展城市影响,一方面依靠数字健康产业,另一方面文旅和康养也是最为有效的产业容器。目前,长寿区的文旅、康养项目分布于全区各地,正在形成集聚效应。总投资100亿元的大洪湖-红树林未来城市度假村项目,总投资33亿元的长寿星辰岭谯定书院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未来有望成为长寿新的文旅名片。除此之外,作为长寿区生态的代表之作和文旅的金字招牌,长寿湖是该区建设世界级运动康养旅游目的地的核心载体,正在建设中的长寿湖文化产业园,总投资90亿元,全区文旅、运动、康养、艺术等产业在此荟萃。

长寿湖因当年修筑狮子滩水电站拦河大坝而形成,65.5平方公里的辽阔水面碧波荡漾,有10个杭州西湖之大,其间203座岛屿星罗棋布,资源禀赋得天独厚。长寿湖的核心是天赐寿岛,由19岛9湾巧妙勾勒出一个天然的魏碑体“寿”字,奇妙之处在于倒观又如“长”字,寓意“长寿双齐,天赐长寿”,蔚为壮观。走入占地266.73平方公里的长寿湖风景名胜区,记者看到,烟波浩渺间大大小小的岛屿林立,湖光山色中荡漾着自然之美,在沿湖步道上行走下来,可以发现乘船游览、水上游乐、水上飞机、露营体验、观鸟赏花等文旅休闲项目一应俱全。“长寿湖是上天赐予我们丰厚且独特的自然资源,这是其他地方无可替代的。”据长寿文旅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佳佳介绍,过去12年长寿湖景区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在重庆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辐射和影响力还不够,如今正在重点围绕康养、运动、休闲来打造具有长寿湖独特辨识度的文旅IP。“我们一直在拓展项目,目前有水上飞机、皮划艇、快艇等20多种水上项目,三亚可以玩的水上项目长寿湖基本上都有。此外,全国只有5个地方拥有氦气球,西南地区唯一一个落到了长寿湖,这解决了游客只能登岛,不能观岛的遗憾。”

绝佳的自然条件也为长寿湖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长寿区正携手光大集团,在这里打造“光大长寿大健康产业园”。走进产业园下辖的长寿湾康养中心,记者看到20多栋闲置的楼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长寿湖畔,静待康养产业的植入。据长寿文旅产业发展集团资本运营部经理谭利娜介绍,这个曾名为“圣湖锦小区”的地方,原来是给当地居民建设的还建房,后因各种原因闲置,如今成为大健康产业园的选址地,正好可以盘活资源。这些房子从单间到三室一厅面积不等,配套一应俱全。“我们计划一期先利用8栋楼房,共8.22万平方米,1038套房间来植入养老、旅居、特色疗养、艺术培训等多元业态,打造医康养园区。”得益于长寿湖山水滋养,长寿区第二人民医院的保驾护航,加之中央厨房、配送中心、安保监控等设施完善,在光大长寿大健康产业园,一场关于健康与美好的变革,正蓄势待发,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银发经济”大健康产业集群正在从蓝图走入现实。

以“长寿”品牌致富惠民


金庸曾笑称“飞雪连天射白鹿,不如还珠一卷书”,在武侠文学中具有崇高地位的还珠楼主李寿民,就是土生土长的长寿人,他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这长寿县中,有一口长寿井,井泉非常甘冽。县中因得当地民风淳厚,享高年的人居多。”实际上,真正让长寿人享高年的不仅仅是甘冽的泉水,也是其绝佳的山水生态和气候环境。这片自然之神眷顾的土地水系发达,河流众多,长江有20多公里流经长寿,全长170公里的龙溪河,其中78.2公里在其境内,因建狮子滩水力发电站而形成的长寿湖,则被誉为“川东明珠”。此外,桃花溪、大洪河等河流也在长寿区境内流淌,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灵气。同样,长寿区的菩提山、云龟山等古树参天,绿意盎然,文化厚重,登顶俯视,让人心旷神怡。每年的四五月份,龙溪河畔、长寿湖边的万亩柚林散发出醉人的香气,宜居之地,养生之所让无数人流连忘返。

长寿区清迈良园。

一直以来,长寿区就有“天府膏腴之地、川东鱼米之乡”之美誉,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在为人民长寿提供天然保障的同时,也使其成为西南地区优质的农业产区,这里生产的粮油、柑橘、禽蛋、淡水鱼等具有绿色优质的特性,备受追捧。走进位于龙溪河畔的邻封镇邻封村,仿佛进入了画中,记者登上该村的山顶观景平台,远眺而去,东林寺香烟缭绕,为这片土地平添了几分古朴与神秘;龙溪河水面波光粼粼,展现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美,村中万亩柚林郁郁葱葱,随风摇曳,一片丰收之景。拥有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生态特色旅游镇、中国长寿柚之乡等众多荣誉称号的邻封村,是长寿柚的核心产区,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郑友谊介绍,邻封村90%的村民种植长寿柚,种植面积为4500亩,年产果700多万个,产值近1亿元。“我们这里知了(蝉)特别多,每年七八月份,村民们就会在柚子树上绑一圈胶带,这样知了就爬不上去了,每到天黑村民们都在抓知了。每斤可卖到100元,主要销往山东、广东等地,仅此一项全村每年的收入就接近4000万元。”

如今,长寿柚已经成为邻封村的“致富树”。郑友谊介绍,清朝光绪年间,在广西任职的长寿人孔合清将沙田柚引入长寿种植,130多年来,经过数代人的精心培育,当初的几株沙田柚已发展成全区10万亩的规模,漫山遍野。“龙溪河的梯级电站、长寿湖的底层水,以及我们独特的小气候共同作用下,使得长寿柚糖分较高、可溶性固化物含量更丰富,再加上我们没有进行改良,所以仍然保持原来的老味道。”正是因为长寿柚“源于沙田,优于沙田”的优秀品质,使得长寿柚十分畅销。“采摘后最多一两个月就可以卖完,不愁销路。”郑友谊说。

在距离邻封村不远处的长寿湖,长寿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旗下浩湖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鱼文章”也做得风生水起。据该公司总经理张超介绍,长期以来龙溪河流域和长寿湖周边形成了浓厚的渔文化,“长寿湖水域面积65.5平方公里,比很多区县的面积都大,其自然环境优越,湖水清澈,是天然养殖生态富硒有机鱼的场所,近年来到长寿湖吃长寿鱼已经成为餐饮新风尚。”据悉,通过天然养殖,浩湖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每年可打捞800万斤优质有机鱼,总营业额6500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长寿湖主要出产花鲢和白鲢,远低于千岛湖等地的同类鱼价。张超表示,为了提升效益,该公司将改革粗放的渔业养殖模式,一方面通过实施鱼类静养以提升品质,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品牌来提升价格,“我们每年产800万斤,每斤提升1元即可年增纯利800万元。另外,接下来我们还将增加如垂钓、高端筏钓、巨网捕鱼表演等休闲渔业项目,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把长寿湖富硒有机鱼品牌打响。”

时至今日,长寿柚、长寿橘、长寿鱼、长寿蛋等农产品共同构成了长寿区的特色农业体系,构筑起了“自然长寿”区域农产品品牌,更为百姓支撑起了广阔的致富空间。如今,长寿柚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超6900万个,年产值超7亿元;长寿橘投产面积13.1万亩、产量12.2万吨,建成4.75万亩的国内最大晚熟柑橘集中种植区和标准化晚熟柑橘基地;长寿鱼养殖面积15.9万亩、产量5万吨,获得渔业类“重庆名牌农产品”17个、有机水产品13个,是重庆最大的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市首个水产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长寿禽蛋产量超7.1万吨,居重庆第一;其中,长寿区标杆养鸡合作社获全市首个鸡蛋类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资质,年供港澳鸡蛋超过1000吨。

更为可喜的变化是,农业产业数智化浪潮也在长寿区席卷开来,龙溪河流域、长寿湖畔,广阔的田间地头,已悄然变身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热土。长寿区与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了1万亩水产智慧养殖示范基地,在这里,水下传感设备全天候、无死角地监控着水产养殖的每一个环节,从水质到鱼儿的生长状态,一切尽在掌握。长寿区还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打造了丘陵地貌智慧农机研发基地及“伏羲计划”西南控制中心。在这里,卫星遥感与智能感知技术交织成网,让农民们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洞悉田间地头的风吹草动,指尖轻点间,智能农机便能在广袤的田野上精准作业,智慧农业的蓝图正逐步变为现实。此外,渝川黔地区唯一的菜鸟农产品产地上行枢纽仓,今年5月在长寿开仓试运行以来,已累计发货超过100万单,不仅拓宽了长寿农产品销路,还助力各地农产品“汇长寿、卖全球”。

在农业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同时,一场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也在长寿区悄然推进。到2027年,建成覆盖面积超过40万亩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突破6000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提高到60%以上,是长寿区定下的“小目标”。与市土交所、阿里巴巴等巨头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闲置农房的“新生”之路,“长寿人家”民宿品牌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名片。此外,通过深入实施“强村富民”综合改革,龙溪河流域已成功孵化出4家镇级强村公司、158家村级强村公司,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率高达23.5%,今年更是实现了全区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破10万元的壮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长江北岸长寿县,九十老人寻常见。七十老人不稀罕,百岁老人仍康健”,这是朱德同志于1963年4月视察长寿县后写下的一首打油诗。60多年过去,如今的长寿区已经将“长寿”作为发展引擎,将其内涵和外延拓展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以“长寿”为笔,主攻数字、健康产业,大力培育健康管理、国医国药、生物疫苗、全生命周期管理等主导产业,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以“长寿”为轴,全面发展体育运动、生态康养、都市休闲等文旅产业;以“长寿”为魂,深入实施“人人长寿”行动计划,夯实健康长寿生命城市本底,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让发展红利惠及全体人民。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过程中,长寿区从自己的名字中找到了“原动力”,一座生命之城、运动之城、长寿之城在西南加速崛起,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已全面铺开。(调研组成员:陈颖、刘越山、刘腾 执笔:秦云龙)


来源/《经济》杂志  图/长寿区委宣传部供


编辑/张怡  审校/陈波

审核/张军红  终审/陈颖







经济杂志
《经济》杂志由经济日报社主管主办,是一家国内公开发行的政经类新闻杂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