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新闻联播︱双城起风景·改革:勇闯深水区

文摘   2025-01-06 19:55   重庆  

五年来,川渝以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为目标,川渝两省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携手将改革创新向纵深推进,不断扩大高水平开放。系列报道《双城起风景》,今天共同聚焦改革新成效。


左手连重庆,右手牵成都,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蓝图上,川渝高竹新区是产城共融的典型范例,这里也是目前我国唯一跨省域共建的新区。2020年12月29日,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复设立川渝高竹新区,从此,大刀阔斧的建设场景就像棋子落定,一招一式尽显破局之势:



跨省市共建投资开发公司,双方共同派员实体运行;跨省市一体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大项目入驻;成立跨省市税费征管服务中心;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探索生产要素“同城同价”……2023年,作为改革的重要成果,这里开出的首张发票存根,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川渝高竹新区的先行先试,为毗邻地区合作“打了样”。


在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遂宁市与重庆市潼南区共同组建全国首个川渝字号国家级跨区域企业,承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与运营。


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三地深化港口合作,多式联运体系高效运转。2023年10月,首列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达州-万州新田港”成功开行,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0%以上


五年来,多项“全国首创”改革成果在成渝地区诞生:全国首个跨省域新区——川渝高竹新区,全国首个跨省设立的联合河长办——川渝河长制联合办公室,全国首次实现跨省市中欧班列合作的中欧班列(成渝)……


改革,正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快延伸。


2024年3月13日,重庆龙兴通用机场,一架塞斯纳-172型飞机腾空而起,以180公里的时速飞往四川自贡。这次飞行,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低空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关银一KEY通”川渝通办集成化改革项目,是重庆与成都海关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的一项创新举措。通过这项改革,两地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口岸卡”业务跨关区通办,同时实现了“海关+银行”跨窗口多点办理.


开放,正向全方位、全领域不断扩大。


2024年6月15日,装载有55个货柜的X8011次中欧班列从沙坪坝团结村车站缓缓驶出;与此同时,从德国杜伊斯堡出发的42429次列车也启程回渝。这一天,重庆中欧班列正式迈入全程时刻表行列,并实现去回双向贯通。


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中欧班列(成渝)品牌实现运营标识、基础运价、车辆调拨“三统一”,通道运营线路51条、覆盖欧亚116个节点城市,累计开行超3.6万列,开行量、运输货值、重箱率等主要运营指标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国际门户枢纽,川渝共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建成12个综合保税区,共同探索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新机制,共同举办三届全球投资推介活动,智博会、西博会、西治会、中新金融峰会等展会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随着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重庆、成都营商环境便利度均居西部城市前列,川渝两地外商直接投资到位资金占西部地区的50%左右。


来源:重庆新闻联播

平台支持:华龙网党政融媒舆情中心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官方账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