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布局的关键之年,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第二个五年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站位新阶段,成渝地区如何进一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合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渝新篇章?
1月17日,以“智汇成渝 共谋发展——展望‘十五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主题的“成经智库思享汇(第二期)”在成都举行,来自国家高端智库,地方新型智库和高校智库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十五五”时期进一步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本期思享汇在成都新型智库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由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主办,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财经办主任罗蓉到场致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等6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各与会专家还围绕“成渝地区双核联动联建检测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交流讨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总经济师李霞主持本期思享汇。
主旨报告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周毅仁作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视角新使命” 的报告。他深入分析了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规律及发展趋势,客观研判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他认为,成渝地区在全国地位举足轻重,规模优势明显,未来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要巧借外力、苦练内功,率先在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方面形成示范,激发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内生动力;二要拓展空间、建圈筑群,率先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形成示范,促进成渝相向发展和协同共兴;三要协同治理、创新示范,率先在生态价值转化方面形成示范,塑造大国大城绿色魅力品质形象;四要转型提质、协同联动,率先在国家内陆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方面形成示范,助推成渝地区共建内陆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新高地;五要均衡普惠、品质提升,率先在超大城市高效能治理方面形成示范,推动共建全球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伟带来了题为“为繁荣而规划:规律导向的城市群发展单元解构与建构”的报告。他提出,城市繁荣既是城市在建设、改造和治理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活力状态,也是城市整体面貌和精神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状态。立足于他对城市繁荣的内涵特征和基因密码的思考,他从理解成渝地区的宏-微观尺度、构建多中心-网络式城市群空间结构、设计迈向区域共同繁荣的建设路径等视角,就“十五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前瞻分析,建议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微核”股权基金,探索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新型区域一体化治理模式,助力区域共创共享持久繁荣。
主题发言
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崔绍宇的报告题目为“‘十五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任务”。他回顾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历史脉络、成效、挑战及四川省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要工作。他提出,为实现“十五五”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综合实力、创新驱动能力、开放竞争能力和民生保障能力的提升,要重点开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综合保障能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强化公共服务保障这八个重点任务。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党委委员、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曹亮发表了“建议借鉴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模式,‘十五五’加快培育重庆市级支撑城市”的主题报告。他通过分析四川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成功案例,强调了培育市级支撑城市的重要性,并结合重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增强经济体量、人口集聚和产业引聚能力等策略。他建议重庆在“十五五”期间,加快形成一批市级支撑城市,制定落实一批提能级促发展政策、携手推动开展一批毗邻地区深度合作探索,以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
遂宁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邝虎作主题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成渝中部现代化建设”的报告。他介绍了“融入成都主干”“推进遂潼一体”“多维协同周边”等遂宁市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主要思路和成效。他建议“十五五”期间,可给予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等1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功能平台更大的统筹力度,更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提供一定的容错机制,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功能平台发挥更大作用。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学研带头人、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军伟带来了题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走深走实的几点建议”的报告。他回顾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效,并提出面向“十五五”时期,应集中突破,推进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他强调了县域经济发展对支撑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性,建议“跳出县域看县域”,在区域分工协同中推动县域发展加速壮大,实现经济圈与县域发展“共成长”。同时,他建议关注产业协同中的载体化、平台化建设,推动错位分工,借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园区建设经验,加强跨区域“飞地”园区建设,促进区域内各行政主体间构建更加稳固的、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交流讨论
在交流讨论环节,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宏观经济学研带头人、宏观经济研究所(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梦宇就“成渝双核联动联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背景及主要考虑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与现场专家学者们进行的了交流讨论。“成渝双核联动联建监测评价体系”旨在通过搭建“1+5+N”的框架结构下设置的40余项具体指标,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成渝双核在交互联动、区域引领带动、对外辐射影响等方面的表现。
现场多位专家就该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交流探讨,并就如何完善指标体系、提高数据质量、加强区域协同发展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专家们认为,成渝双核联动联建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希望进一步完善系,为推动成渝联动联建走深走实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
“成经智库思享汇”
2024年4月,《成都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提出新型智库要加强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国际知名智库等机构的交流合作,放大在研判形势、阐释理论、解读政策、引导公众、疏导民情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更好传播咨政好声音、集聚改革发展正能量。
为促进智库间的思维碰撞、合作交流和智慧分享,倡导“开门办智库”理念,在成都新型智库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指导下,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策划推出以“传播智库好声音、集聚发展正能量”为主旨的“成经智库思享汇”,搭建起智库间合作交流的平台,邀请各类智库的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合作、分享、探讨,共同赋能智库发展。
作者:智库建设办公室
编辑:魏宇 设计:魏宇 监制:王萌森
往期推荐
【成经调查】看成都产业园区如何“增存并举”,让“寸土”生“寸金”
【智库声音】兰蓓:激发镇域经济新动能,畅通城乡融合“双向道”
【智库资讯】《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24年第6期出刊(附2025年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