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初,第二届“中国建造·慧享未来”建筑机器人大赛暨第四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简称“住博会”)在重庆闭幕。该展会举办4年来,“朋友圈”越拓越宽,影响力越来越大,共吸引近800家单位及行业领军企业参展,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住建领域“第一风向标”。
住博会以“川渝合作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重要主题,2021年起由成都、重庆两地轮流举行。
如今,各方共赴“住博之约”已有4年,这个展会是如何推动川渝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从扩容、提质、增效三大关键词,可以感受两地住建领域向新求变、以质图强的活力与脉动。
2024年十月二十九日,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改造后的民居错落有致,亮丽整洁。特约摄影 刘辉\视觉重庆
从“头回客”到“常驻客”
参与住博会让企业收获满满
四川巴山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守杨记忆犹新:2023年,他们公司携新研发的改性无机粉柔性饰面(MCM)片材(俗称“软瓷”)参加第三届住博会,开幕当天就斩获订单近5000万元。三天展会下来,该公司不仅收获有合作意向的订单上亿元,还迎来多个要求产品授权代理经销的合作伙伴。
近年来,巴山虎产品被运用在重庆科学城工谷、全国应急中心西南基地、成都大运会配套城市更新等多个重点项目,企业产能也不断扩大。去年7月,巴山虎重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四川南充市顺庆区政府签约,准备投资约5亿元在南充临江新区修建巴山虎新材料川渝(南充)生产基地。该基地全面投产后,每年可生产100万平方米柔性饰面片材。
收获满满的不仅是巴山虎公司。去年1至9月,重庆建工集团新签合同额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11.09%,四川市场成为公司发展的一个重头戏。
“参与住博会让我们新增了不少合作伙伴。如今,建工集团不仅将产品卖到眉山、绵阳、宜宾等四川20多个州、市、县,还参与川渝高竹新区、成都、内江、攀枝花、达州等地建设。”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什么住博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专职研究员莫远明认为,每年住博会发布的机会清单,前瞻预测、有效释放政府和市场主体需求,为川渝地区战略联动、政策协同和产业集聚搭建了良好的对接平台,让企业及时了解并跟进川渝住建领域的发展机遇。
据统计,2021年至2024年,川渝住建部门共发布四次机会清单,包含3300多条需求信息(项目),涉及城市更新提升、轨道交通、城市道路、乡村振兴、智能建造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
以位于成都的中国五冶集团为例,该公司2021年6月首次参加住博会,第二年5月中标了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组团城市更新和保障房项目。凭借住博会这个平台,该公司频频展示企业实力,推介全产业链服务,与璧山、大足、渝北等地达成合作意向,在渝承担了璧山区中医院一期建设项目、重庆邮电大学“一场所、两高地”建设项目等重点工程。
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常驻客”,五冶集团在参加住博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年营业收入平均增幅达到15%。
数据也颇具说服力,2021年,重庆本地企业在市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45.66亿元,其中在四川完成产值373.92亿元。去年1至9月,本地企业出渝承揽工程实现产值超过2000亿元,其中,在四川完成398.5亿元,比上年增长18%。两地建筑企业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协同发展的步伐加快。
2023年11月17日,四川省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在第三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现场观展。
从共享新产品到共推新科技
借智引智的“双向奔赴”暖意融融
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示范地,川渝两地需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加强合作。展示行业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助推新设备的协同推广和新技术的共研共享,加快培育住建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成为该住博会的重要使命。
2024年8月3日凌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姑咱镇日地村暴雨如注。3点半左右,当地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导致附近的雅康高速公路隧道之间的桥梁垮塌、车辆坠落。如何高效开展救援抢险工作,成为当地面临的一大考验。
由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投资的鹰腾科技受邀参加事故现场监测工作。8月6日上午10:00,鹰腾科技研发的视觉位移计监测到附近村庄一边坡出现异常,立即发送短信提醒相关人员。当天下午4:06,维护人员发现山体滑坡。及时、准确的预警,避免了群众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我们的视觉位移计在住博会上做过展示,是一款用在野外的高精密测量仪器,能像‘千里眼’一样紧盯滑坡地段的细微变化。”重庆智能建造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鹰腾科技之所以能参与康定地灾监测,源于成都一家科技公司的“牵线搭桥”。
以建筑机器人大赛和住博会为契机,我市积极开展智能建造试点,大力推广智能建造技术。目前,全市已培育智能建造试点区县5个、示范企业10家、试点项目42个,推动10余款100余台(套)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工装备落地应用。
住博会释放的科技红利并不局限于此。早在2022年住博会上,川渝两地就举行了川渝住建领域数据共享应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数据协同应用、行业数字化协同发展等方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在两地住建部门推动下,住博会两度发布《川渝城乡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新技术公告》,涉及58项新技术;公布《川渝地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工装备选用目录(2024版)》,涉及40款装备。
“推广应用新技术、建筑机器人与智能施工装备,有利于提高建造效益和建筑品质,提升两地智能建造水平,助力共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再上新台阶。”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杨修明表示。
借智、引智的不仅是政府部门,两地企业也开展有温度、有力度的“双向奔赴”。比如,2022年住博会成立了川渝城市更新智库联盟,汇聚国内知名高校院系、建设设计单位、策划咨询公司和金融机构等20多家企业、机构,在促进川渝城市更新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方面展开热烈探讨。
去年住博会上,重庆智能建造与建筑机器人产业中心(简称“重庆中心”)和成都蓉筑智能建造创新研发与产业促进中心(简称“蓉筑中心”)揭牌成立。其中,重庆中心由重庆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研究院、远海建工集团、西南数智机器人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等联合组建;蓉筑中心由五冶集团牵头,联合了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华西集团等26家单位“产学研用”力量。
为什么要开展“抱团式”研发?重庆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研究院人士认为,行业的发展不能闭门造车。采用协同创新的方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可以更好地“抢滩”智能建造新赛道,让建筑业这个“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2024年12月4日,第四届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开幕式现场。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从大咖“论道”到同频共振
保护发展让川渝古镇古村活力更足
平台支持:华龙网党政融媒舆情中心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