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
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
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
定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
一名HIV(艾滋病)感染者
想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很难!
现实生活中
HIV感染者总是遭受异样的眼光
被区别对待
然而,有这样一支团队,关怀着每一位HIV感染者的治疗进展,了解他们的治疗经历和心路历程,为那些在角落里默默承受痛苦的HIV感染者解决心理之困,赋予他们重启希望的力量,在绝望中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感受那份温暖与力量
▼▼▼
两个月前,福州正被高温笼罩,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西洪院区)感染与免疫门诊护士导诊台附近,一名戴着眼镜的男子脸上布满了冰霜般的忧愁与疲惫。
他在导诊台四周徘徊了一个多小时,内心像是进行了一场激战。终于,在反复确认周围无人留意后,他鼓起全部的勇气,走向咨询台,轻声问道:“我可以付费咨询吗?”
孟超肝胆医院关爱门诊护士将该男子带到感染与免疫门诊,陈雅红主任医师对该患者进行耐心、专业的诊治。
男子缓缓道出自己的故事。他叫李明(化名),42岁,是一名业务员。他曾经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结婚10年,可爱的女儿是他生活中的小天使,他也一直是家人眼中的好丈夫、好爸爸。但由于工作需要经常出差,有过几次寂寞难耐的夜,让他迷失了方向。他通过交友软件与陌生人约会,并且发生了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
而没过多久,突如其来的发烧让他惊恐万分,怀着忐忑的心情做了检查。就在前天,检查报告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恐惧瞬间将他淹没。
说着,李明的泪水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问:“得了艾滋病是不是就活不久了?我的老婆和女儿会不会被传染啊?”
像李明这样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在艾滋病患者群体中并不罕见。性接触作为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一旦确诊,往往会给感染者带来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
李明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家人和朋友,害怕被所有人抛弃。每当有人靠近,他的心就会提到嗓子眼儿,生怕别人知道他的病情后立刻远离。这种持续的焦虑和恐慌,让他吃不下睡不着,精神几近崩溃。
网络图
他在心理的煎熬中苦苦挣扎,同时又迫切地想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家人是否会被传染。
其实,以现在的医疗水平而言,只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按时接受随访和检测,就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享受同样的寿命。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途径、血液途径以及母婴传播,所以日常生活并不会传染。夫妻间性生活时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器具,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家人的安全。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里,孟超肝胆医院感染与免疫团队给予了李明无微不至的关怀:一边为他提供心理支持与疏导,一边为他精心挑选最适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指导他建立良好的用药习惯。
在这个过程中,李明逐渐摆脱了刚确诊时的焦虑与无助,开始积极面对疾病,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当他的心理和病情都相对稳定后,鼓起勇气向妻子坦白了一切,并带着妻子来到医院做艾滋病抗体检测。
幸运的是,妻子并没有被感染。此后,李明的家人也纷纷与他共同抗击病魔。
11月中旬的一次检测结果令人欣慰,李明的CD4值回升到了正常水平,血液中的HIV病毒载量检测也小于检测值。笑容重新绽放在李明的脸上,他说:“现在我感觉自己就像重生了一样,我要更努力地生活,好好工作,照顾好家人。”
艾滋病不同于其他疾病,它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病痛,还有心理上的恐惧与孤立感。因此,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抗病毒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树立信心,早日回归社会及家庭。
国家也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免费抗病毒治疗、免费检测咨询、免费母婴阻断,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同时,依据当地具体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张帅
编辑:林淑婷
审核:黄美辉、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