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人在体检中被查出身体存在“结节”,尤其是肺结节。11 月恰逢全球肺癌关注月,《医生我想问》直播间特别邀请了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张积广,为大家深入探讨肺结节的相关知识。
(点击图片查看回放)
截至目前,本场直播全网观看和回看量超17万人次。
肺结节,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词,常常让人们陷入恐慌。特别是很多人一听到肺磨玻璃结节,就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与癌变、肿瘤联系起来。
直播中,针对大家十分关心的磨玻璃结节,张积广做了进一步介绍。他指出,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对较高,但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持续存在、实性成分不断增多、边缘不规则、直径不断增大的磨玻璃结节,其恶性的可能性会增加。
除了磨玻璃结节,与结节恶变风险密切相关的还有结节大小。
通常大于20mm的结节80%是恶性的,5-10mm的结节恶性风险为1.3%,而直径小于5mm的肺结节中,只有不到1%的人,可能在随后的2年内表现出恶性特征。
因此,对于直径小于8mm的肺结节,可以遵医嘱定期随访观察,不用太过焦虑、担忧。
此外,肺结节的生长速度也与恶性程度关系密切,通常2年内生长稳定的实性结节被认为是良性标准之一。
一年查一次
结节是否会突然增大而不自知?
不少患者会有疑惑,几毫米的肺结节,如果一年只随访一次,会不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增大,变成了晚期肿瘤而自己却不自知呢?
对此,张积广表示,如果是良性的肺结节,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发展到难以挽回的地步。相反,过于频繁的CT复查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辐射剂量,诱发结节癌变。
对于肺结节的评估和处理,需要综合多种因素,包括结节的特征、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等。具体情况应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切不可自行判断或盲目治疗。
如果结节有恶变的迹象,如短期内迅速增大、形态改变等,医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查出肺结节后,很多患者会纠结是否要做PET-CT。
张积广解释道,一般如果肺结节的特征不明确,如大小、形态、密度等存在可疑之处,或者患者有其他高危因素(如长期吸烟、家族肺癌病史等),医生可能会建议做PET-CT来进一步判断结节的性质。
特别是大于8mm的实性肺结节,做PET-CT的参考意义比较大。但对于一些较小、形态规则、良性特征明显的结节,比如小于8mm的磨玻璃结节,做PET-CT检查的意义就不是很大。
在肺结节的治疗方面,张积广表示,目前肺结节还存在一定过度治疗的情况。
一方面,部分医生可能仅根据影像学表现,就倾向于积极治疗,而实际上很多肺结节是良性的,尤其是一些小的、磨玻璃样结节,可能长期保持稳定,甚至一些炎症性的结节,在炎症消退后可能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
另一方面,患者对肺结节不了解,产生过度恐惧心理,强烈要求治疗。而目前对于肺结节的处理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不同医生的判断和处理方式可能存在差异,那么医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顺应患者要求进行治疗。
“我就曾遇到一位肺结节仅6毫米的患者,因考虑是原位癌,我建议她定期复查即可。但3个月后,患者来门诊复查时,告诉我她已经在其他医院把结节切掉了。患者说,都已经是癌了,怎么还能留在体内?事实上,这是患者认知上的误区。”
张积广进一步解释,肺结节原位癌虽然名字里有个“癌”字,听起来让人很害怕,但原位癌其实是肺癌的最早期状态,还没有出现侵犯,也不会转移。很多患者观察三五年,甚至10年都不会出现变化,而且原位癌手术切除是不会复发的,所以定期观察随访即可,不用着急手术切除。
总之,面对肺结节,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过度恐慌。要正确认识肺结节,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科学应对,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关于肺健康
你有什么想了解的问题?
可以在文末留言
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管理员微信
加入卫生报肺健康交流群
一起来问医生
↓↓↓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福建卫生报、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支持单位: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现在刷到我们全凭缘分
大家记得设置星标
关注精彩内容不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编辑:菲菲
审核:黄美辉、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