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 编者按——
浙江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潘家栋
浙江省委党校硕士生 刘金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主要经济形态,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42.8%。得益于“八八战略”前瞻性引领,我省数字经济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2023年,我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居全国第1位,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1位。
数字经济蓬勃壮大的背后,离不开数字技术持续突破,而数字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广泛应用,也为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数字技术拓宽民营经济市场空间。
数字技术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地理边界和时间边界,能够跨时间跨空间链接企业和消费者,一方面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触及范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消费的选择范畴。
从消费模式而言,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直播带货、虚拟现实、共享式消费、数字内容消费等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加速了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融合,改变着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模式,加速培育消费的新增长点。
从消费广度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居民消费过程由实体空间逐渐向数字空间转移,使得交易主体间的消费内容和协商流程突破时空限制,拓宽了传统市场边界,拓宽了民营企业的市场空间。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广泛渗透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行业,拓展了传统消费市场空间,激发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民营企业实现用户价值和推动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方向。
从消费体验而言,数字技术能优化客户消费体验。社交媒体、交易平台和直播平台等数字工具能实现企业与用户间的实时沟通。随着数据要素的大量积累,企业能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偏好和未来市场方向,提供品质化和个性化的产品服务,从而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数字技术丰富民营经济发展场景。
数字技术应用打破了企业内部、产业链环节、地域之间交流合作的壁垒,促进了人才、资金、信息、物流等有效流通和合理配置。
从企业内部而言,数字技术重塑着企业内部管理结构,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由“金字塔”科层式结构向横向扁平化过渡,压缩了内部指挥链条,扩大了管理者和员工自我发展、自主决策的权限,从而能更灵活地发挥部门间的比较优势,提高企业层级间的协作能力。
从产业链而言,数字技术已成为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普及,使得链主企业能够通过数字协同平台将生产计划、库存、制造、供应商评价、研发设计、产业链金融、售后等关键要素有机整合,建立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采购供应、智能运维为一体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业合作系统,丰富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持和发展路径。
从产业体系而言,数字技术压缩了知识和技术传播共享的时空距离,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数字经济既是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又是改造传统产业和赋能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
浙商作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是浙江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浙商更应当把握好数字技术进步的趋势,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加速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的空间。
一方面,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员工的数字素养,研判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大投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和运营能力,更好地拓宽市场空间和应用场景。
另一方面,提前布局智能制造、物联网、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加速迈向“数智”。
同时,利用好数字平台的辐射带动优势,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链接,形成稳定的企业融通发展网络,助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文丨潘家栋 刘金洋
编辑丨张恒
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 黄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