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高景峰课题组CEJ:利用13C-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技术鉴定混合微生物群落中对乙酰氨基酚的降解菌

文摘   2024-06-17 19:31   中国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 JUNE  本文已进行原创声明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我们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关注我们

点击上方“JIANPANMIAO” 更多资讯时时关注


  

第一作者:崔影超

通讯作者:高景峰

通讯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0656


图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高景峰课题组在环境领域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of acetaminophen 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in mixed microbial communities using 13C-DNA stable isotope probing”的学术论文。该论文首次应用13C-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技术,从实验室规模硝化系统中收集的三种混合微生物群落中鉴定了参与对乙酰氨基酚(APAP)代谢的微生物。基于DNA-SIP,确定了絮体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和生物膜反应器中APAP的关键降解菌分别为AchromobacterAliicycliphilusThauera,相对丰度分别为43.20%10.12%12.60%。此外,首次发现LeucobacterAchromobacterAliicycliphilusThaueraMicrobacteriumLactobacillusAPAP的生物降解有直接作用。然而,AchromobacterLactobacillusAliicycliphilus与传播抗性基因(intI1sul2qacEdta1-02qacH-01)有关。结果表明,AcinetobacterLeucobacterThaueraMicrobacterium可作为处理APAP废水的生物强化菌株。最终,本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微生物降解APAP的现有知识,并加速生物强化工艺的实施,以实现APAP的有效去除。

引言



对乙酰氨基酚(APAPC8H9NO2)是国际上公认应用最广泛的治疗发热和疼痛的药物之一。APAP在体内几乎不被吸收,以代谢和自然形式排出体外,在污水、地下水和地表水中广泛存在。APAP对水生生物和人类都有毒性,可引起细胞内脂质氧化降解、遗传密码损伤和蛋白质变性。为了防止APAP在环境中的积累,APAP的有效降解值得研究。生物降解是一种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降解APAP的方法DNA稳定同位素核酸探针(DNA-SIP)技术通常用于鉴定负责某些特定代谢过程的功能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直接将相应的13C标记的底物同化到其生物体中,其关键优势是能够鉴定不可实验室培养的目标微生物。利用DNA-SIP技术鉴定硝化过程中活性APAP降解菌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图文导读



絮体污泥(FS)、好氧颗粒污泥(GS)和生物膜(BF)硝化系统中APAP降解菌的鉴定

超速离心后各组分中DNA的浓度如图1a)所示。重层DNA样品由浮力密度范围为1.74-1.77DNA组成,轻层DNA样品由浮力密度范围为1.69-1.72DNA组成。如图1b)所示,絮体污泥系统中的APAP降解菌为AchromobacterAcinetobacterLeucobacter,它们在FH13中相对丰度均超过1.0%,富集比均大于2.08;其中Achromobacter丰度最高为43.20%,是絮体污泥系统中主要的APAP降解菌。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只有Aliicycliphilus的相对丰度均超过1.0%10.12%)且富集比大于2.0124.86),被鉴定为APAP降解菌。生物膜系统中,ThaueraMicrobacteriumLeucobacterLactobacillusAliicycliphilus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2.60%3.32%2.33%1.37%1.12%,均超过1.0%;并且富集比均超过3.45,被鉴定为生物膜系统中APAP降解菌;其中,Thauera相对丰度最高,富集比为35.19,是生物膜系统中关键的APAP降解菌。本研究除了已知的APAP降解菌(AcinetobacterPseudomonas)外,首次发现LeucobacterAchromobacterAliicycliphilusThaueraMicrobacteriumLactobacillus直接负责硝化污泥中APAP的生物降解,这为APAP降解菌的多样性提供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种污泥经微宇宙培养的DNA超离分层后各组分中的浓度(a);不同系统中根据富集比鉴定出的APAP降解菌(b)。FS:絮体污泥;GS:好氧颗粒污泥;BF:生物膜。


APAP降解菌与ARGs的关系及其代谢途径分析

2a-c)显示,絮体污泥系统中Achromobactersul2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可能具有抗磺胺类药物的能力;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的APAP降解菌与ARGs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表明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APAP降解菌传播ARGs的风险较小;生物膜系统中LactobacillusintI1sul2呈显著正相关;AlicycliphilusintI1呈显著相关,表明LactobacillusAlicycliphilus均具有通过HGT传播ARGs的能力。综上所述,AcinetobacterLeucobacterThaueraMicrobacterium传播ARGs的风险低于AchromobacterLactobacillusAlicycliphilus,可以作为APAP污染废水处理生物强化菌株的候选者。

2d-f)显示在所有样本中,KEGG通路等级1的主要功能类别是代谢、遗传信息处理和环境信息处理。其中,代谢是主要类别,相对丰度为49.29 ~ 58.98%,说明这些系统中的微生物可以将APAP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量进行代谢。在絮体污泥系统中,13C重层DNA中富集了细菌分泌系统(5.71%)、ABC转运体(18.55%)、双组分系统(8.19%)、丁酸盐代谢(3.62%)、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3.34%)和丙酮酸盐代谢(3.85%)(等级3),高于13C轻层DNA12C重层DNA。在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13C重层DNA富集了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2.97%)、丁酸代谢(3.11%)和丙酮酸代谢(3.80%)(等级3)。在生物膜系统中,13C重层DNA富集了嘌呤代谢(5.82%)、氧化磷酸化(4.21%)、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3.34%)、丁酸代谢(3.74%)和丙酮酸代谢(4.02%)(等级3)。结果表明,嘌呤代谢、氧化磷酸化、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丁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可能是APAP的主要代谢途径。相关代谢酶分析表明三个体系的重层DNA样品中都富集了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并选其为代表性受体,利用分子对接模拟分析APAP与代谢酶的相互作用力和结合区位点。3表明,Val-217Lys-220是乙酰CoA酰基转移酶与APAP之间形成氢键的关键结合位点,结合能为-6.1 kcal/molGys-41Gyl-13是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与APAP之间形成氢键的关键结合位点,结合能为-6.2 kcal/mol;说明APAP对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2  APAP降解菌与不同ARGs的相关性分析(a);基于KEGG数据库分析预的微生物功能代谢(b

图3 代谢酶蛋白与APAP相互作用的分子对接模拟:乙酰CoA酰基转移酶(a-b)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c-d)


小结


本研究首次利用DNA-SIP技术鉴定三个硝化系统中APAP降解菌。絮体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和生物膜系统中APAP的关键降解菌分别为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脱氮嗜脂环物菌属(Alicycliphilus)和陶厄氏菌属(Thauera),相对丰度分别为43.20%10.12%12.60%APAP的降解起着重要作用。KEGG代谢途径阐明了嘌呤代谢、氧化磷酸化、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丁酸代谢和丙酮酸代谢可能是APAP的主要代谢途径。此外,在所有重层DNA样品中都富集了乙酰CoA酰基转移酶和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它们分别通过Val-217Lys-220Gys-41Gyl-13结合位点与APAP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显示,AcinetobacterLeucobacterThaueraMicrobacterium传播ARGs的风险较AchromobacterLactobacillusAlicycliphilus低。本研究可为深入了解原位APAP降解菌的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

该项目得到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4JL0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0016)资助。

主要作者介绍


高景峰: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污水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新污染物控制技术等。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任务、1项北京科委科技计划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中国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2021年入围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名单。联系方式:gao.jingfeng@bjut.edu.cn


崔影超:北京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目前以第一作者在杂志Water Research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resource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Research发表SCI论文共7篇,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



来源:北京工业大学高景峰课题组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为非盈利性新媒体,所刊载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及相关出版商所有,如发生侵权行为,请及时与公众号编辑联系,我们会与原作者、相关出版机构协商解决。

AGS造粒师”热烈欢迎对好氧颗粒污泥感兴趣的专家进群交流和积极投稿(投稿邮箱:ags202201@163.comAGS粒师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收到我们的最新推文!




THE END

如果喜欢,快把本文分享出去吧




编辑 | 尹顺昌、石钰婷

校对 | 刘俊季斌、岳景雪

校核 | 崔影超、高景峰、韩昫身


AGS造粒师
AGS造粒师旨在召集国内外从事好氧颗粒污泥(AGS)的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深耕污泥颗粒化技术,推动其工程化应用。大家可围绕AGS文献速递、AGS故事汇及行业发展动态进行投稿,一起打造AGS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