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空间观念发展 赋能学科素养提升——孙村学校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一体化教研数学学科活动

政务   2024-12-02 18:19   北京  



聚焦空间观念发展

赋能学科素养提升


扬帆知识深海,启航数学视野。为更好地指引学生探索几何世界的奥秘,我校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跨越空间的鸿沟,紧密相连,于11月29日举行一体化教研数学学科活动,共同聚焦于“空间观念”的培育与提升,旨在通过协同努力,赋能学科素养,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铺设基石。学校冯勇书记和王然主任带领数学教师参加活动。

首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周腾主任带领我校三(1)班的学生们共同走进周长变化的世界。周主任借助简单的两个长方形,设计了3个探究活动。通过拼一拼、摆一摆两个长方形,发现不同摆法间周长的变化。周主任还创造性地把静态图案转化为动态过程,将其中1个长方形沿着两个长方形相邻的顶点分别旋转180°和90°,结合方格图,总结在旋转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周长最小、什么时候周长最大,探究周长变与不变的奥秘。

同学们的答案精彩纷呈,展现优异的表现。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周长的概念,还从多元的角度探究了周长的变化。

课后,周主任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冷兵兵主任从大单元备课的角度切入进行了评课。冷主任提出要让学生在反复追问中提升对知识的把握,教师需要设计问题链。以本节课为例,周主任设计了三个问题:1.周长在哪里?2.周长哪儿变了?3.新周长如何计算。并根据问题设计对应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观察推理中完成思维进阶,发展空间观念。

说课环节中,实验二小任阁主任以《把握周长概念本质 实现空间观念进阶》为主题对《周长》这一单元进行了说课。任主任对比分析了不同版本教材,从课标、学情、单元架构、重点课设计等角度,分析了周长与面积易混淆的原因,提出应该引领学生按照观察、想象、对比、归纳、分析、应用的顺序,认识生活模型,从而过渡到几何模型,再回归到生活模型,在认识和巩固周长本质的同时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完成活动、思维和素养的进阶。

最后,实验二小张子成主任以《开展测算活动  构建要素联系》为主题对《多边形面积》这一单元进行了分析。张主任认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直观感知、选择、估计、推理,并把本单元量感行为表现水平划分为5个水平,强调学生从最初直接有规律地数,经历构造好数图形、倍拼、复杂割补直到最后综合运用的过程中,培养转化意识、积累丰富的转化策略、学会应用转化思想。

最后,孙村学校冯勇书记发表了讲话。首先冯勇书记代表孙村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的4位主任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冯勇书记提到我校与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无论是从家校共育上还是教学上都在逐步紧密连接,并对我校进一步的发展表示期待。

此次一体化数学教研活动,不仅是对“空间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的深度探索,也是两地教育资源互补、共享共赢的典范。希望今后两校的教育智慧能碰撞出更璀璨的火花,为数学教学的创新实践提供丰富的灵感源泉。


                  文字:张雨欣

                  图片:王然、李寅童

                  初审:王然

                  终审:薛凤瑜、陈书中

北京市大兴区孙村学校
明德汇仁 泽行润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