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女人世界》讲述了一个由20世纪中期旧金山唐人街黄金年代的亲历者——一群年龄在70到90岁的华裔女性组成的“都板街舞团”,重新走上巡演之路的故事。她们从美国出发,再到古巴,最终回到她们的故乡中国。该片的电影拷贝已经遗失,导演伍锦霞被称作“好莱坞唯一的华裔女导演”,她致力于表现女性的困境,也竭力为华人争取话语权。《女人世界》(1939)也是第一部由全部的华裔女性出演的电影,展现了三十六位各式各样的女性形象。导演杨圆圆作为视觉艺术家出身,将“拼贴”艺术贯穿于影片的创作当中。结合了影像、历史档案、装置、表演的拼贴,努力还原了有关于都板街舞团的小部分历史原貌和当下的生活片段。这使得不少观众认为,本片的叙述能力弱,整体故事单薄。就像片中Coby的丈夫兼“小迷弟”Stephen,他就热衷于用一些碎片化的形式记录下独属于Coby的艺术,以及他们的爱情。每当Stephen把“小Coby”剪下来又重新拼贴在地图上,仿佛他们一起登上山顶。观众总会被这种纯粹但又生活化的细节感动。还比如片中后半段穿插了Stephen手持的老式DV影像,他也总在记录,画质模模糊糊,但内容却可可爱爱。而Coby的艺术风格本身也是拼贴多彩的,我们总是会惊讶于她复杂华丽的头饰、利用网纱、披肩、中式戏服拼接而成的服装以及这背后全是加入她自己巧思的DIY灵感。多么全面立体的艺术家,Coby的艺术本身就是“拼贴”性质的艺术。片中的“拼贴”绝不是乱,而是一种更加随性、无限制的表达。利用这样的风格反而更适合这一群女性舞蹈家们,她们浪漫洒脱,生而自由。观影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这群奶奶们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她们是一群先锋者、开创者,不论是在艺术时尚方面,还是在作为第一代移民的身份认同方面。
都板街舞团是由方美娟在2004年创办,舞团里都是曾经的舞蹈演员,年老之际仍然舞动着。
其中,Coby被她称作是“living legend”。
她们作为第一代美国移民,在身份认同上并没有模糊、割裂,反而有一种强烈的寻根热情。
影片中提到一点:即使西方人对我们有刻板印象,我们仍然演下去。如果不是刻板印象,恐怕他们都不知道东方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她们从不服从于传统规训,拼命冲破刻板印象,塑造热情美艳、活力四射、但又不低俗的亚洲时尚女性形象。
观影至一半,我开始感叹Coby的艺术天赋,她在服装方面的时尚见解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摩洛哥式、东南亚风、中式美学......都被Coby进行了融合,开创了“Coby美学”。
影片中很随性的一个片段特别真实:
舞团里的四个奶奶在街边讨论自己头发的长度,她们聊到以前穿的牛仔裤类型,聊到以前的发型,开始各自评论各自的穿搭......
就是这样一段简短的聊天,仿佛把观众带回了她们年轻的时候,就像一群无忧无虑的女孩和朋友们欣然地讨论着自己的妆发。
所以,年轻抑或是青春,永远只是一种感觉、一种真实的生命状态。
03 想要凸显“青春”,但落点却停留在了“年老”
年老、华裔、女性舞蹈家群体,这三者集一身构成了本片的主人公。影片起点很高,旨在呈现出最鲜活、最青春的生命状态;但是,落点的展现却成为了本片的不足之处。特别有意思的三个话题:死亡焦虑、华人身份认同、女性困境,导演却着重选择了“年老”。有五六十年代华裔演员的生存困境,不论男女,他们始终遭受着西方人的刻板印象,包括排华法案的举证;也有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东方少女歌舞团中先锋、超前的亚洲女性;甚至有对唐人街华人舞蹈俱乐部兴衰转变的描述......然而,影片好似时不时在强调年老这一问题。看完整体,我认为我们的感伤之处不应该停留在对人物死亡的惋惜。就像Stephen在伤感地谈论如何去接受Coby不得不提早离去的事实时,Coby却在一旁专注地攻略蜘蛛纸牌。多么可爱又年轻的心态,当我们和Coby一样用一种平常心去接受一切,或许影片的真谛就在此具象化了。文编|乘风归
美编|亚细亚正妹
排版|亚细亚正妹
图源|豆瓣
点击可阅读往期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