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11月的时候,高盛曾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研报。
其中有几点关键信息,属实是让咱老百姓手心里捏了一把汗。
其中有一条是如果中国现在为出售的房地产库存全部建成,价值高达了93万亿。
再说个数据,2023年中国的GDP是123万亿,吓人吗?
而2024年全年的房地产销售额预计不到9万亿。
你想想,这库存得多少!
除此之外,高盛还预测即使政府大力救市,但由于之前的库存和59万亿的总债务问题,房价从2024年10月往后可能还会再下跌20%-25%。
不过也有好消息就是新房价格到2025年末的时候会企稳,到2027年,平均售价还可能同比上涨2%;而二手房的价格在2026年慢慢平稳。
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政府得额外提供至少8万亿的财政支持。
但有个奇怪的问题就是半年前,高盛刚预测房价要到2027年三季度才能见底。为什么高盛会“变脸”这么快呢?
其实,2024年的就是政策可是没少出啊。5月17日央行“三连发”,下发了房贷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还调整了首付款比例等等,确实是给咱老百姓购房减了负。
而9月份这波救市的政策却和以往大不相同,更加的全面又协调,政府也已经明确把稳定房价当成了主要目标。
用政策作为标杆来预测房价会不会太过武断呢?
其实影响房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绝不是简单的政策就能完全左右的,而且楼市究竟会不会回暖呢?
这一切还需要看后续的执行落地力度和市场反应。
那咱们老百姓到底是买不买呢?啥时候买?
我的建议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冷静面对市场波动,按需入手。
首先,所有政策开始落地实施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让子弹再飞一会,先观察看看政策效果,到底能不能落地见实效。
其次就是你要结合自身收入和生活实际情况来考虑要不要买房,别因为买房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更别背上沉重的债务。
房价的波动是市场规律,谁也无法完全准确预测。
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政策动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购房策略。
_end_
// 往期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