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云又发表了演讲。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马云那句出名的话:
“未来的房价会像葱一样便宜。”
起初,大家都觉得言论太过激进,但8年时间过去了,马云的预言似乎正在一步步向现实靠近。
房地产市场正在悄然无声的发生着变化,咱老百姓也都开始重新审视,慎重考虑买房这件事。
即使政府为了稳定楼市,限购、限售政策都放宽了,贷款利率也下调了,可是大多购房者还都是持观望态度。
为啥呢?说白了,咱老百姓这点钱还是揣在兜里最踏实,面对着这低迷的楼市,真的是心里没底。
就怕刚交完高额契税就看到降税;前脚刚交房,后脚就看到降价......真的会气笑。
而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10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去年相比,减少了近25%。
这说明了什么?相当于少卖了30个深圳市面积的房子!
销售金额也是直接减少了3万多亿。
而究其楼市变化的深层原因,无非是这两个原因:
一是人口结构巨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了负增长阶段。
2023年人口减少了85万人,2024年人口较2023年减少139万人。
按照这个趋势,2025年的形势只会更加严峻。
人少了,对房子的需求自然就少了。
而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超过2.8亿,很多老年人的名下也拥有房产,甚至有的不止一套。
而再把目光转到年轻人这个主力军上,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哪怕月薪能拿个一两万块钱,可是对应的房价也是几万一平。
也只能让年轻人望洋兴叹。
当然,现在年轻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年轻人不在把买房当做必需品,而是更全面的来权衡利弊,更加注重生活的品质和需求。
与其背着大笔房贷,不如把钱投资在自己身上,提升自身能力,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第二就是房屋库存积压。
现在人人都向往大城市,追求更好的发展机遇和生活品质,
你看大城市里高楼鳞次栉比,每天都是不夜城,而相对应的小城市却出现了“鬼城”现象,除了过年根本没有人。
所以你看像三四线城市的房租需求量也下降,成交量更是下滑的厉害,房子是越来越难卖。
各行各业也深陷困境,毕竟房地产是贡献了7%GDP的支柱产业。
房子卖不出去,银行债款也步步紧逼,建设工人的工资需要发放,供应商贷款也需要支付.......
那么现在究竟该不该买房呢?
还是那句话:看个人需求。
就像一个在南京买房的发小说的那样:
“如果你是真的组建了家庭,资金充足并且确定在这个城市定居的话,再考虑买房,毕竟买房也不是我们一定要做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过日子,生活嘛,开心最重要!”
_end_
// 往期推荐 //
1.5亿人要失眠了,2025年楼市再传出坏消息,房奴要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