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院手术室的护理发明超实用,真走心!

教育   2025-01-05 14:27   山东  


感谢您关注“护理创新”微信公众号,如果您还没有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护理创新”关注




导语:

提起发明创造,许多人认为这是专家学者或科研人员的事。其实不然,发明创造也与基层护理人员息息相关。


在中心科技创新号角的引领下,麻醉科护理团队立足于本职工作,留心观察、大胆设想、积极探索、群策群力,用创新突破护理瓶颈,开动脑筋搞发明创造,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升病人护理质量,让创新思维无时不有,让“发明家”无处不在。



守正创新,于细微处焕新麻醉护理

一直身处护理岗位,时常与手术交锋,科室护士谭兵发现一些不少看似微末却影响手术效率和术后康复的小问题,脑海里也时常冒出一些灵感和想法。

当她亲身参与了一场手术麻醉时婴幼儿患者的气道管理时,将想法付诸现实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当天下手术台后,谭兵就将灵感记录下来,随后连夜将设计草图画了出来。不久后,这项发明成功申请专利,她的创新劲头更足了。

“能够通过自己的创想,更好地提高麻醉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具有成就感的事。”谭兵兴奋地说。

目前,谭兵设计的“婴幼儿气管导管固定装置”正与制造商沟通协调阶段,如果能成功投入临床使用,能有效解决现有临床使用固定装置造成的损伤,同时可根据气管导管型号大小进行固定,便于医生操作,减少因固定等原因造成的脱管及最大程度保护患儿的口腔。

婴幼儿气管导管固定装置效果图如图所示↑↑↑


这样应病人之所需,虽不起眼却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小发明”,在科室还有很多……



“小发明”1:手术体位垫、约束带

为保障术中安全,减少由于手术体位摆放而引起的压疮、肢体固定等问题,麻醉科护理团队贴心设计了手术体位垫、约束带等,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治疗和护理顺利进行。


“小发明”2:术中脑棉片清点装置

工作无小事,细节要留心。由于颅脑手术需要使用大量脑棉片,不易清点。为确保清点准确无误,科室人员专门设计了术中脑棉片清点装置,有效解决了脑棉片放置及收纳问题,同时,还提高护士手术中清点正确率,防止出现意外丢失。


“小发明”3:手术物品容纳安置装置

为减少因器械传递放置等原因造成器械掉落、损坏,避免耽误手术进程,科室专门设计了手术物品容纳安置装置,保护固定手术器械,便于手术医生拿取使用。



精业笃行,发明创造之路步履不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一种腔镜光源线的支架、一种用于眼科手术的支架、手术用补光灯结构及护目镜、一种俯卧位面部固定装置、一种颈部固定装置、一种缝针收纳器、新型截石位架、一种俯卧位眼罩、麻醉药容纳装置、一种截石位阴囊保护装置、新型肩骨手术床……

近两年来,麻醉护理团队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2项

对于麻醉科护士们而言,护理早已不再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而是以巧思妙想撬动着护理难题的顽石。

他们在日常护理中,时刻观察患者需求,不断对护理方式进行革新,解决护理难题,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和舒适度,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每一个小小的创意、每一项小小的发明,都是为了给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医疗服务。作为新时代的护理工作者,我们在工作中多想、多思、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雕琢细节,把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多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便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麻醉科护士长吕晓娇感慨地说道。

备注:图文来源: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手术室护理512   转载均为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如有版权问题或标注错误请联系删除。

护理创新
面向临床护士及护理院校教师,发布护士创新案例,护理前沿知识和发展趋势,提升护理人员创新技能、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及护理教育创新思考,为护理人员的高阶发展提供动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