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护理创新”微信公众号,如果您还没有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护理创新”关注
![]()
![]()
在深入贯彻《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工作中,景谷县人民医院护理团队始终秉持着进一步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全力改善并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坚定宗旨。即便日常工作忙碌,她们也始终保持着勇于创新的热忱,精心构思出一系列独具匠心的金点子,为患者创造出更为便捷、高效的就医服务新体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看看那些凝聚着智慧与爱心的小发明吧。
腹腔引流管是外科医生根据术后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硅胶管,目的是引出腹腔内渗液、渗血,减少毒素吸收,同时也可以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观察是否出血、感染等。在日常的护理中,时不时会发生腹腔内渗液从引流管口周围渗出,导致切口敷料潮湿,影响切口愈合,潮湿的敷料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患者和家属的焦虑程度,使用改良造口袋收集周围渗液可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防止切口感染,也便于观察渗出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介入手术治疗后需要在穿刺点人工徒手固定沙袋压迫止血长达3小时及以上,家属容易疲劳,按压不均匀,造成袋子滑落,增加出血的风险。面对这个困惑,我们团队集思广益,对沙袋进行改良,解放人的双手,改良后如下图所示:它的优点是:①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固定后患者小范围内可以翻动不受影响,②在袋子上面贴个标签写上开始压迫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防止忘记按压时间的长短,③压迫力度均匀,防止出血。
传统手术裤侧面无开口,它的缺点是:①穿裤子时不小心容易使管道滑脱,或者导致尿管打折,影响引流效果,甚至导管堵管或者感染等一系列的风险发生,②不利于护理人员观察、护理;③滑脱时导致不良事件发生。为改善上述存在问题,我们将手术裤的双侧大腿外侧,距离裤腰20cm处开口,开口长度15cm ,便于引流管及尿袋穿出,在开口的正中处安一个扣子,防止开口过长影响美观和暴露患者隐私。
胸和肺部手术后未拔管的患者需要下床时,因为胸腔引流瓶的安置问题,患者不敢下床,这样会导致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下床提着胸腔闭式引流瓶走路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管道滑脱、高度不够导致引流不畅和逆行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我们护理团队通过观察和研究,制作了一个袋子来放置瓶子,根据管道的高度来调节带子的长度,可挎在肩上,通过使用、观察,此方法实用性,这样既解决了高度不够的问题,也减轻了家属的劳力。
胃管是外科手术后常留置的管道之一,留置胃管妥善固定后,由于负压引流器和引流液的重力,会使患者翻身或平躺时负压引流器上面的橡胶管就会反折或扭曲,甚至接头脱落,影响负压效果。经研究,我们在橡胶管处用一个硬一点的线圈做支撑,可以有效的防止橡胶管反折,经多次使用,管道未出现反折或扭曲,负压效果好。
介入术后患肢需要制动24小时,防止患者在制动期间缩脚弯曲导致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因制动时间过长,为了防止患者不小心缩脚,我们将一股绳子绑于脚部,另一端系在床上,这样可以起到提醒患者不能缩脚的作用,经过几次改造,我们将绳子换成了一个舒适的脚环,柔软的大圈更加舒适、更美观,还可以预防压疮,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不断总结经验,共同进步,更好为患者服务,科室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经验交流分享和一些不良事件的警示教育,科室的凝聚力不断的得到提高,分享的途径有微信推送、晨会交接班时、开科室会议等。
在探索护理创新的漫漫征途中,患者的信任与支持是最坚实的后盾,也是护理团队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每一个金点子的诞生,每一次服务的优化,都饱含着她们对这份信任的珍视与感恩。景谷县人民医院护理团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具创意的举措回馈患者,在护理与患者需求之间,编织出最紧密、最温暖的纽带。
备注:转载均为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如有版权问题或标注错误请联系删除。
![]()
往期精彩文章
看护士们的”智慧之光”——护士的“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赞!这名护士一年发明10项专利,医院奖励30000元,还开创了第二职业!
有的护士搞了小发明,有的护士研究临床问题出了成果………,创新才是护理职业发展的捷径厉害!这位护士的发明减轻了重症患者痛苦!获国家专利
防拔管“神器”、护士定位灯……一波护士小发明来袭南昌护士自制 “ 输液神器 ”不用怕掰碎安瓿扎手了,开动脑筋,解决办法来了一大波护理发明创新来了,总有一个是你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