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公众号后台发送“666”送你一份写作大礼包🎁
( 牧之的第197/200篇读写文章 )
01 我的读书习惯
昨天有一个朋友问:”如何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呢?“
这让我想到,自己培养读书习惯的一段经历。
大学毕业以后,一直想看书,觉得读书是有用的,但每次坚持不到半月就放弃,断断续续尝试了很多次,反正一直没养成读书的习惯。反倒是这两年,为了做公众号无意中反而养成了读书习惯。
因为做公众号需要保证更文频率,所以经常要写文章,但一个人经历再丰富,写个几十篇以后,也就没有话题可写了。
这时候,要么转向热点话题;要么转向读书领域,而我选择了后者。
于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我就找书看,刚开始还有点儿强迫自己!
之前对读书的印象一直是枯燥、乏味的,但现在,每次把读完书的收获写成一篇文章,分享到公众号上,感觉还挺有成就感的。再后来,就开始慢慢享受,读书带给自己的「进步感」。
02 我读书的动力所在
其实,读书只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如果,单纯地想获取知识,会发现学了那么多知识似乎也无用武之地,最后丧失做件事的兴趣和动力。
就像我们做公众号,写文章只是获取流量的一种方式,别人通过你发表的文章,就可以认识到你,从而链接你。
但如果,只是为了写而写,隔一段时间就会质疑自己:”我每天这么辛苦码字,是为了什么呢?“
再拿读书笔记这件事来说,如果笔记做完后,没有太多的应用场景,就会变成一种走马观花,只能躺在角落积灰。
如果,把读书的笔记变成写作素材,这样既能解决写文章的素材来源,又能让我变得更有动力,去做更多的读书笔记,还能促使我定期查阅和回顾这些笔记。
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刚开始写文章,不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也不知道如何给自己找写作动力,很快就会发现,自己不想写了!
03 我的写作习惯
那如何才能养成,写作的习惯呢?
说起刚开始学写作那会儿,到现在我都有点儿难以启齿。因为看完《平凡的世界》,所以路遥就成了写作榜样,我也要写出惊世骇俗的作品。
结果可想而知,每次打开电脑,屏幕中满是焦躁、狂暴,写了删、删了写。三个月也没写出一篇完整的“作品”,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作家不是个“人”都能当的。
后来,看别人的公众号,我发现这些人写的文章,我似乎也能写出来呀!还有他们经常提到一个词“完成大于完美”……晚上回家,我又翻箱倒柜找出被我蹂躏过的笔记本。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一篇八百字的文章如春笋般长了出来。虽然回头看,当时写的那不叫文章,但打那以后我喜欢上了写作。
刘少楠说:许多时候,我们踟蹰不前,多半是因为脑海中对“输出”的定义束缚自己,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或者因追逐热点扭曲了“输出”的动机。
其实也就是我们对写作定义、对写作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写作的路能走多长。
写作这件事跟其他技能还不太一样,养成写作习惯最管用的不是“作品思维”,而是“垃圾思维”。
很多人写不下去的理由,不是他写不出来,而是他认为“自己写得不好”!写得不好,那就改呗!但他不写了!
有人问海明威,他会修改多少次初稿。
他的回答是:“这要看情况了。我把《永别了,武器》这本书的结尾,也就是最后一页,重写了39次才满意。”
采访者问:“是不是有什么技术问题?是什么原因让你犯了难?”
海明威回答说:“为了找到更正确的词汇。”(Pairs Review,1956)
好作品看多了,我们总以为自己也能写出来,其实改的比写的更多。文章就像一盆花,需要精心修剪、细心打扮,才能长出小姑娘般的美貌和唐代诗人的气质。
所以,养成写作的第一个习惯:无论初稿写得多么“垃圾”,都要先写出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