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晋阳古城建筑遗存

学术   2024-09-12 05:00   日本  



晋阳历史文化与建筑遗存






晋阳城肇建于东周(公元前497年),废弃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前后共1476年。从晋卿赵氏开始经营晋阳,历代政权与北部诸少数民族杂处融合、战争撕裂,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续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以晋阳为中心的历史,为唐宋时期的国家与社会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基石,揭示了中华文明长时段发展的基本特征。中华文明从多元走向一体,各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晋阳不仅是这个历史进程的见证者,同时也为古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晋阳是一座中国北方的古代都市,而研究古代都市,属于城市考古的内容。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城市多是有城墙的,由城墙围合起来的空间与布局是古代城市考古所定义的研究内容,一般来说就是城墙内的空间与布局。但是城市以外的空间,如墓葬区、祭祀的祠庙、信仰活动的宗教场所、连接城内的城外道路桥梁,都应该算作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都应该算作是城市的景观。因此,完整的城市考古学应该是以城址、道路交通、墓葬、石窟及相关寺庙为大聚落的综合性考古,不仅仅关注局部,更需要将城内与城外、地上与地下、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衔接。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全面阐释清楚一个城市在长时期发展变迁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等复杂的历史现象与因果关系。


基于以上的这些认识,促成了我们在更大范围内整理与研究晋阳古城出土的历代物质文化资料。把城内城外的资料都汇总在一起,庶几清楚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面貌。比如说,研究古代建筑,更多关心地上建筑遗构,但地上建筑的遗构的生成过程十分复杂,每个单体都凝结了从始建、重建、反复修缮到不断维护的过程,事实上,我们已经看不到一个纯粹的完整的早期地上建筑。古代墓葬不一样,其完整性、真实性保存较好,墓葬建筑的材料、尺度、功能、结构、空间利用以及象征意义都十分明晰。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别,墓葬建筑不仅填补我们对于建筑史的认识空白,更能够启发我们思考更多地面建筑遗构的构成与演化。另外,石窟寺作为独特的建筑类型,更有其特别的意义。因此,城内的建筑遗存,城外的墓葬、道路、石窟寺遗存及寺庙建筑遗存相互依存,构成城市考古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晋阳古城自1961年首次考古调查以来,发现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21世纪初20余年开展的考古工作,弄清了晋阳古城城内文化层的埋藏规律和遗存保存情况;初步勾勒出城内重要的遗存埋藏区,以及宫城、仓城等重要功能区的范围;搞清楚现存西城墙的不同段年代问题;发现了一段外城墙;发现了较大规模的建筑群、冶铸加工金属作坊、瓷窑遗址等,填补了过去关于晋阳城研究的空白。


晋阳古城城内主要文化层年代有近现代、明清、宋元、晚唐五代、唐早中期、北朝、魏晋十六国、东周汉代。宋元以后的文化层虽然较厚,但遗迹、遗物不丰富,结合历史文献看,已经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晋阳城。


晋阳城始建于公元前500年左右。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矛盾激烈,斗争愈演愈烈,赵氏选择了晋阳作为立身之地。赵氏治晋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除东周城墙与建筑基址,最为显著的是金胜村赵卿墓。


“宫”字瓦当
汉代 太原市迎泽区店坡村东山古墓出土

从公元前246年至刘邦建汉,晋阳为秦国(代)所属。入汉以后,刘邦居晋阳。公元前196年,刘恒封为代王,都晋阳,发挥战略区块优势,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两汉之际和东汉以来,晋阳多有外敌来侵,同时,灾害严重,百姓民不聊生,人口减少,社会经济受到重创。这也促使政府加强治理,一些重要人物先后经营这里。两汉四百年,晋阳虽历经数次政权更迭,但依托于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城市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晋阳古城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汉代遗迹,主要有水井、房址与灰坑,同时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如不同类型的板瓦、筒瓦、瓦当、陶楼模型、花纹砖等。它们的制作工艺都极具时代特色,是研究汉代建筑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城市之外的发现以东太堡墓葬的发现最为重要,墓葬的主人最有可能是代王刘参夫妇。


《晋书·刘琨传》记载了西晋时期晋阳被严重毁弃的状况和刘琨重修晋阳城的业绩,考古发现的很多板瓦和筒瓦时代比较接近,或与刘琨在晋阳的活动有关。十六国时期,氐族人建立前秦,尤为重视晋阳的军事战略地位,太元十年(385年)苻丕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即皇帝位于晋阳的皇帝,这是晋阳城市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随后,后燕成武帝慕容垂遣慕容瓒攻晋阳,慕容氏也经营晋阳多年。


三号建筑基址遗迹航拍图(上为北)

魏晋十六国时期文化层出土器物延续时间较长,可能从西晋直至5世纪初。遗迹的发现主要集中在三号建筑基址,主要有窖穴、灰坑和墓葬三种类型。建筑构件以砖、板瓦、筒瓦、瓦当、大型石构件等为主。近年来,太原市发现多座魏晋墓葬,有很多都是砖结构多室墓。


北魏平城时期对晋阳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时期,没有经历大的战乱,同时也没有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见于记载。拓跋氏尤为重视晋阳,北魏迁都洛阳以后,晋阳的政治地位逐渐凸显。


从史料看,晋阳宫自东魏至五代一直是晋阳城最核心的建筑,也是历代统治者最重要的办理政务及生活场所。


进入6世纪,这里先后成为尔朱氏、高氏重要的政治中心,高氏集团对晋阳城市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使晋阳城市地位成为与都城邺城相并论的“霸府别都”。东魏时期,高欢在晋阳建“大丞相府”,是“晋阳宫”的前身。我们在二号建筑基址下发现的“兴和二年”空心砖可说明晋阳宫形成早于545年。“晋阳宫”竣工以后作为晋阳最主要的宫殿在北齐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北齐皇帝主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其规模较大,是一处多个宫殿组成的宫殿群。《北齐书》对晋阳宫内德阳堂、宣德殿、崇德殿的记载,说明了晋阳宫规模宏大和功能齐备,与都城内宫城区划基本相同。隋代,晋阳宫再次修建。


长方形空心砖(天保四年故人竹解愁铭记)
北齐 太原市晋源区开化村出土

通过考古发掘研究,并结合《元和郡县图志》《新唐书·地理志》等文献记载,我们初步判断,晋阳古城二、三号建筑基址的发掘区域大致位于宫城区,非常有可能在晋阳宫内。过去的考古在这个区域发现了重要的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遗物。考古发现能够围合成两个闭合的内城,一东一西,西、东内城周长分别与文献记载的“仓城”和“晋阳宫城”周长相吻合。


唐朝建立后,对于晋阳城的建设使唐代晋阳城格局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则天时期尤为重视晋阳城,任崔神庆为并州长史,完成了晋阳城三城一体的格局。唐玄宗两次巡幸太原,改并州为太原府。晋阳城地位凸显。城市规模达到巅峰。形成一座跨水联堞,三城一体,周四十二里,东西十二里,南北八里的大都城。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晋阳城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唐末,李存勖等继续经营太原,晋阳城经历了长久的战乱,一直至北宋初年。进入五代,动荡的形势,使晋阳城城内建筑更新较快,其建筑质量多不如从前。在宋灭北汉的战争中,晋阳城损毁尤为严重。


二号建筑基址群,是晋阳城内近年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从北朝至五代十国 之北汉,共有五期遗存。叠压最下层为北朝晚期文化层,在 2012 年考古试掘时,发现有一个建筑基址,其下为一保存较为完整的窖穴。二号建筑基址东侧发现有建造结构清晰、制瓷工具及烧造种类明确的制瓷作坊,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山西最早的瓷窑。除瓷窑址以外还有建筑遗址,建筑东侧有廊庑,廊庑两侧有排水设施。建筑构筑方式与三号建筑基址发现的修葺方式相同。


瓷窑遗址遗迹平面分布图(右为北)

晚唐五代建筑基址共分为三个时期,最下一层建筑为东西有廊庑的近似四合院模式的院落,已发掘两进。中期建筑在早期建筑完全废弃掉重建,方形的平面布局,周边没有柱础石,中间却有一个较大的柱础石,推测是一座塔基,中间为塔心石。塔基之上为二号建筑基址最晚期的建筑。


在晋阳城西城部分区域可见考古所揭示的晋阳城被多次灌城的遗迹现象,不过主要的泥沙碎石带形成于宋灭北汉之后;但揭示的建筑被火烧毁的情况,则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已揭露的建筑基址上,说明晋阳古城内建筑毁弃的原因,更多还是因为火焚。


望柱下柱础石
五代 太原市晋源区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出土

纵观历史文献关于晋阳城市的记载,我们发现波澜壮阔的历史背后的记录却只是只言片语,而考古发现的遗迹与遗物却有海量的信息,只要揭露地表,都会有遗存的发现。这些发现绝大多数又不能与历史记录相对应,这是客观事实,但历史文献能带给我们去了解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语境,这个语境将有助于更好感悟文化遗存的信息。文献与文物,两者都不能忽视。


从考古的实景观瞻历史,更能为其确证某些历史史实,生动还原历史场景,认识文献之外的社会生活史内容。2011年,我们怀揣着复原晋阳城千年历史的使命与理想,踏入了晋阳城,十余年的考古工作,使我们的视野由城内到城外,由建筑基址到墓葬,由晋阳到长安、洛阳、邺城及更多的古代城市,认识到了古代城市对于中国文明构建的重要价值。思路的转变与视野的不断开阔是这些年晋阳城市考古带给我们的最重要收获。

本文由 樊鑫 杨烁 摘编自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 编晋阳古城建筑遗存之 概述《晋阳历史文化与建筑遗存》。内容有删节、调整。

(审核:孙莉)



ISBN 978-7-03-078313-4

定价:358.00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在山西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西街村西的晋阳古城进行了数次发掘,发掘大量的珍贵文物,以及具有建筑格局有明确纪年的墓葬,与古代晋阳城有关,对晋阳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书将与晋阳古城有关的建筑类文物汇集成册,展示的珍品文物对说明历史上晋阳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对说明晋阳城的演变及建筑样式的转变,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和建筑特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相关的资料收集、学术研究、设计与施工、经典案例,以及与佛教建筑有关的艺术与创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