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所有的教育焦虑,他在八十年前就画出来了

文化   2025-01-18 18:50   甘肃  




在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丰子恺一直是一个“异类”。他是弘一大师的学生,与“生而知之”的马一浮相交莫逆。泰戈尔说他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朱自清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巴金说他是个“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


而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或许是在20世纪变幻无常的政治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当许多人在艺术创作与政治活动之间进行痛苦的选择时,他没有完全被现实击溃,也不为历史所出卖。

在丰子恺所有那些打动人的画里,我们看到的都是“人”。人者,仁也,他的画里,有一颗爱人的心。人道主义不是一个空词,丰子恺保留了一个人最大的本真和本善,保全了人之为人的原初样貌。


他画出了八十年后

我们的教育焦虑

作者 | 丰子恺



1
一个模子做教育


 教育最被人诟病的一点是模式化、脸谱化,独具个性的孩子送到学校,一般无二的成人生产出来,教育变成了加工,学校变成了工厂。


无论能力如何,一律强制划分年级,导致有的孩子踮着脚尖够不到,有的却空有才能无法发挥。只要符合了“标准”,就是完成了教育任务,至于孩子什么感受,却没有多少人关心。


一块模子印泥巴,以为自己是女娲?

千个人儿一个样,这种教育太可怕!



一块模子量大小?

生搬硬套用力塞,

哪管孩子哭哇哇!



程度不一样,

都在一条线。


2
吹拉弹唱办学校


学校就像杂耍,校长打鼓,老师呼吁响应,只知道忽悠宣传,让学生掏钱才是最终目的。


老师讲课内容永远不变,就像来回播着一副唱片,只要唱片不坏,就能一直讲下去,不像讲课,反像背课,全然不管下面坐着的学生在不在听。


校长锣鼓一响,教师使劲耍演。 

请问这是教育?我只负责收钱。



录好唱片,上课播放。

只要不坏,用到永远。




3
“立竿见影”盼成效


教师之梦,想要学生像打疫苗一样,一针下去就不再有问题。


母亲的梦,是希望孩子能像吹气球一样一吹就长大,不用自己含辛茹苦。


用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毕业,是为了一百分。孩子的天性被打压,兴趣被磨灭。



失望无奈之后,教师开始做梦:

一针下去搞定,多么爽脆酥松!



母亲盼儿速成长,火棍对着肚脐眼,

一口吹成大人样,省去含辛茹苦养!



无形手按住头,心不爽眉头皱。

为了成绩优秀,再痛苦也要受!


4
按自己的内心想象孩子的生活


孩子们被强拉着战战兢兢的去学习和生活,害怕被打骂。



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常常会做很多的美味佳肴,补身体,但不一定是他们能承受和想要的。



家长总是会给孩子预设一个目标,当孩子快要达到的时候再把目标往上升,实则他们一直无法企及。



孩子辛苦劳累地攀越一个又一个预设的阶梯,体力不支。




5
似爱之虐


暴饮暴食的溺爱,孩子看起来开心,但是却是在残害着他的身体。



给小孩子喝酒,看起来孩子大人都开心,但是却不知道会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影响他的身体发育。



给孩子点烟,看起来是大人的玩笑,但是孩子就从此染上了恶习。



加节制的给孩子零花钱,看起来他很开心,但是这样做会让孩子对钱这个东西永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6
似虐之爱


孩子哭的再凶,再心疼,该打的针也得打。



再不想喝的药,就算是硬灌也要灌下去。



有些东西,不是你撒娇想吃就能吃的,比如说招了一群苍蝇的西瓜。



谁小时候没被理发师的剃头刀吓哭过呢?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此只是教育教研公益转载,非商业使用。

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络,会立即删除,高度尊重作者的版权



“关于未来的想象”《视野》杂志全国主题征文大赛优秀作品集电子版,扫描下方二维码阅读!



- End -

扫描二维码,在线阅读《视野》电子刊



往 期 精 选


《视野》2025新年献词丨迎向岁月的晨光:让文字与思索拓开新天地


“关于未来的想象”《视野》杂志全国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文末附获奖名单)



感谢辛苦原创,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若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0931—2141998


视野杂志
《视野》杂志创刊于1997年,一直致力于服务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生涯教育以及中学通识教育与大学专业教育的衔接。在“双减”背景下,《视野》实乃中学生及家长的良师益友,更是你手中不可或缺的素质提升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