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书丨《韩庆祥作品系列》出版:汇聚40年学术成果,深入研究中国道路问题

学术   2024-11-27 00:02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韩庆祥作品系列

作者:韩庆祥

总册数:4册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聚焦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人学理论

致力于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的学理研究
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探寻哲学发展之路


丛书介绍


《韩庆祥作品系列》汇集中共中央党校一级教授韩庆祥40余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研究的代表作,共包含《论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四部著作,从哲学到人学,经人的能力问题的哲学研究,再到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进而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呈现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本丛书既是作者学术生涯、研究历程、演进逻辑、思想领悟的梳理与总结,也是作者“用思想传递时代、用理念引领发展”学术理念与解释逻辑的深刻体现,在学术性、思想性和实践性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介绍

韩庆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2004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8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4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央组织部联系的高级专家,第六届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主讲专家。曾兼中国人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

总序(节选)

世界眼光: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1世纪的世界处在新的动荡变革期,是一个以“变革与重构”为时代特征的“不确定”的世界,是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世界,因而迫切需要理论解释。面对百年变局中的“世界动荡”“变革重构”“不确定”的整个世界,自由主义出现了话语解释困境;正在实现强起来的中国也需要中国理论强起来,能为解决21世纪的世界问题贡献中国理论,并掌握解释21世纪世界的理论话语权。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了解释和引领21世纪世界相关的命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为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解释21世纪世界并掌握话语权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因此,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时代和世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具前沿性、最具前瞻性、最具潜力的理论建构性的重大课题。我们应基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大基石,构建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从中国式现代化经人类文明新形态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环环递进、层层提升、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人类文明新形态,是范式、内容、空间的提升,它把“中国式”提升为“人类范式”,把“现代化”发展提升为对整个人类、社会与国家、民族进步的不懈追求及积累起来的积极“文明”成果,这是哲学思维的上升。就此而言,西方式现代化表面上似乎具有人类普遍性,实质上体现的是西方特殊性,中国式现代化表面看来只具有中国特色,深入且从实质看,却具有世界意义。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人类文明形态到人类共同体之实践形态的一种转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上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一种人类实践形式。由此看,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本质相关、逻辑上升的关系,是彼此理解的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立足点。其一,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与现代化直接相关的命题,它是在“深刻反思”西方式现代化与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要超越以资本至上为主导逻辑的各种现代性的西方资本主义话语,又要书写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式现代化新版本。习近平同志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这是一个全称判断,具有广泛涵盖性,是习近平同志总结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而得出的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结论,表明中国道路对党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本源意义,是建立在“走自己的路”基石之上的。在新时代,“走自己的路”就具体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这意味着新时代党的理论也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石上的,当然,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也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基石上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立足点,把中国式现代化看作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根本问题,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使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放射出真理光芒的道路。其二,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而使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转移到中国。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可理解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历史性地转移到新时代的中国所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出时代意义、世界意义和未来向度相关的概念。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历史性地转移到新时代的中国,“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标志性历史事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所讲的“三个意味着”,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转移到新时代中国的根本标志,是确定“21世纪”这一时代形态的根本标识,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根本依据。第一个“意味着”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质上是实现强起来的“叙事”,是第二个、第三个“意味着”的基础,第二个、第三个“意味着”是从第一个“意味着”延展出来的,讲的是“第一个意味着”的世界意义;第二个“意味着”的主题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转移到21世纪中国的“叙事”;第三个“意味着”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世界意义的“叙事”,正是第二个、第三个“意味着”,才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世界意义。显然,三个“意味着”的实质,主要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心转移到21世纪中国的“叙事”。世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进程中蕴含一条规律,即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转移到哪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就转移到哪里。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已经历史性地转移到新时代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引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运动和发展,因此,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生长点、发展源与中心重镇也随之转移到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已成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实践创新地和理论策源地,它要引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不能否认其他国家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贡献,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性缺陷和结构性矛盾的揭露,对新自由主义与金融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数字资本主义与替代性选择、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新秩序、新社会主义与新共产主义研究等方面的成果,值得关注。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已成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表达”。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也改变着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

中国式现代化开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支点。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与人类文明直接相关的范畴,它从来没有脱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是在汲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就要汲取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要超越西方近代以来“主统治客”的文明范式,走向“主主平等”的文明范式;超越“资本文明”范式,走向“人本文明”范式;超越“地域文明”范式,走向“人类文明”范式;超越“单向度文明”范式,走向“全要素文明”范式;超越“单数文明”范式,走向“复数文明”范式;超越“掠夺—单赢文明”范式,走向“和合—共赢文明”范式;超越“西方中心论文明”范式,走向“多元文明互鉴”范式,为人类文明发展指明方向。因而,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要素,离开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无法真正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支柱。21世纪世界处于“两个大局”交织互动的新的动荡变革期。这意味着中国深度融入并影响世界,世界深刻融入并影响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便使中国问题成为世界问题,使世界问题成为中国问题,也必然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超出中国界限进而影响世界历史进程。在“两个大局”交织互动背景下,中国如何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一边,以胸怀天下眼光把握人类命运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命运?如何以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资本主义历史局限,充分展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进而有效应对大变局中出现的世界性难题,为解答“世界向何处去”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迫切需要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来指引,21世纪是迫切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世纪。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之初,着重解决国内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从而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问题。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它对解决“世界向何处去”的“人类命运”问题日益显示其重要意义。习近平同志顺应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继承马克思主义关切人类解放的传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的关系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石。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它表明中国在与世界的关系上所采取的立场和取向:坚持“世界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的世界观,超越了西方“一元主导”的世界观;坚持立足“人类社会”构建人类共建共享共治共同体的世界大同观,超越了西方基于“市民社会”的那种以邻为壑的个人利益观;坚持任何国家在主权、规则、机会上应当平等的国家观,体现“主主平等”的哲学思维,超越了西方以“主统治客”为哲学基础的 “国强必霸”的国家观;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互利普惠”的义利观,超越了西方那种“你输我赢”的义利观。显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多样统一、世界大同、国家平等、合作共赢的理念、智慧,为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观,超越了“资本至上”的发展观;坚持尊重其他国家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其发展道路的“包容发展”的道路观,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道路观;坚持“五大文明协调发展”“文明互学互鉴”的文明观,超越了“文明冲突论”的文明观。显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至上、包容发展、协调发展、互学互鉴的理念和智慧,正确处理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为掌握社会主义发展命运指明了正确方向。第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未来“世界向何处去”的问题开辟了正确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蕴含的世界观、大同观、国家观、义利观、发展观、道路观、文明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观,它是以多样性、人民性、平等性、包容性、普惠性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理念和智慧,是“两制并存”的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秩序“由变到治”、解答“世界向何处去”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概言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乎世界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在重构世界格局,影响世界历史进程,成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支柱。

从总体上讲,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奠基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也呈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主题,又凸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所解决的根本问题,还表明新时代中国具有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能力。

《论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

定价:106.00元  

ISBN:978-7-303-29592-0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本书以研读“经典文本”“现实逻辑”为基础,从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及其历史命运、马克思哲学的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演进、马克思的人学理论等方面,从学理学术上系统分析研究“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这一基础性问题,厘清马克思的哲学观,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与历史命运。本书对于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向下滑动阅读

第一章 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  /001

一 哲学的视阈  /001

二 哲学的主题及其品格  /003

三 哲学的本质  /007

四 哲学的功能  /010

五 哲学思维方式  /012

六 哲学的目的与手段  /013

七 哲学的基本价值  /015

第二章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  /017

一 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  /017

二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之证明  /019

三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之基本内涵  /027

第三章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  /033

一 与时俱进的内涵和形式  /033

二 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的动因与内容  /038

三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所提供的启示  /050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及其历史命运  /054

一 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的有机统一  /055

二 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之历史演变  /061

三 马克思哲学的大众形态、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在当代中国的命运  /068

第五章 马克思以哲学方式解读现实问题的基本路径  /074

一 马克思以哲学方式关注现实及其深远影响  /074

二 马克思以哲学方式解读现实问题的基本路径  /083

三 马克思以哲学方式解读现实问题的当代意义  /097

第六章 以哲学把握经济的基本方式  /102

一 对经济活动的本体论理解:追问劳动的本质  /103

二 对经济活动的认识论分析:追问经济问题的哲学之道  /105

三 对经济活动的辩证法阐释:追问经济问题的哲学分析  /110

四 对经济活动的价值观解读:追问经济问题的价值评价  /116

五 对经济活动的人学追问:关于人的本性、人的本质的理解  /119

第七章 马克思哲学的创新发展:“经典文本”与“现实逻辑”  /122

一 马克思哲学创新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  /123

二 马克思哲学基于人民立场对“现实逻辑”作既“科学”又“价值”的理解  /124

三 马克思哲学所理解的现实与把握“现实逻辑”的方式  /127

四 哲学视阈中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逻辑”  /131

第八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历史演进  /135

一 哲学主题的转换  /136

二 哲学观念的发展  /137

三 哲学思维的跃迁  /140

四 哲学视野的拓展  /141

五 哲学内容的丰富  /144

六 哲学研究方式的变化  /146

七 哲学发展新的路径  /147

八 哲学功能的提升  /149

九 哲学本体的重解  /151

十 哲学形态的建构  /152

第九章 当代哲学的主题形态何以是人学  /156

一 哲学形态的论阈与特质  /157

二 传统哲学形态中“人”的缺失  /161

三 人的问题是当代哲学的主题  /168

四 人学在当代哲学中的总体性地位  /186

五 马克思哲学与人学的内在关联  /193

六 人学对当代中国哲学的主导意义  /204

第十章 近现代西方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  /213

一 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近代“人的发现”  /214

二 理性主义的僭妄与人文精神的总体性危机  /220

三 “人”的再度发现与现代“人文精神的总体性反思”  /227

第十一章 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人学  /238

 一 人道主义演进的历史逻辑  /239

 二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合理传承  /250

 三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扬弃发展  /260

第十二章 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重新解读  /265

 一 人学是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266

 二 马克思人学理论内容的总体图景  /271

 三 挖掘、整理和研究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意义  /280

第十三章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283

 一 人的对象化  /283

 二 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的人文关怀  /286

 三 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能力发展的关系  /290

 四 商品经济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93

 五 人的发展形态与人格转型  /296

 六 世界历史与个人解放  /301

 七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方法论及其当代意义  /302

第十四章 发展中的当代中国人学思潮  /311

 一 背景—任务—实质  /311

 二 进程—主题—观点  /314

 三 总结—特征—走势  /317

第十五章 我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演进逻辑  /323

 一 “伤痕文学”的崛起及哲学回应  /323

 二 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  /325

 三 文化变革与人的现代化  /332

 四 人的主体性与哲学主体性原则  /336

 五 人的问题研究的两大走向  /340

第十六章 人学何以可能  /347

 一 建构人学的必要性  /347

 二 人学的研究对象及其性质  /350

 三 人学理论的基本构架  /353

 四 人学研究的方法论  /357

 五 建立人学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重要问题  /359

参考文献  /362

后 记  /367




《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定价:109.00元  

ISBN:978-7-303-29523-4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本书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和反思我国人学研究得以泛起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的内在逻辑,从中进—步弄清人学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我国人学研究加以清理和总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不理解和关注人学,就不会深刻理解和关注这个时代。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任务和实质就是:作为哲学形态走入哲学研究前沿;作为学术思潮关怀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新兴学说建构完整人的图景;作为新哲学观考察视角发生转换。


目录
向下滑动阅读

导言 一个有待持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001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独立性和重要性  /001

二 必须重视挖掘和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人学理论  /012

三 研究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态度和方式  /021

 

第一章 作为马克思人学理论来源的人道主义  /025

一 西方人道主义的历史演变  /026

二 马克思对人道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038

 

第二章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054


一 《博士论文》至《莱茵报》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的人学一般原则  /054

二 《德法年鉴》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基于人的类本质与个人感性存在对立的人学理想方案  /064

三 《神圣家族》至《共产党宣言》时期:基于社会关系的人学理论纲领  /068

四 《共产党宣言》以后至《资本论》以前时期:基于理论和工人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人学实践  /074

五 《资本论》时期:基于个人和社会关系统一的科学人学  /075

 

第三章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总体图景  /080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题  /080

二 马克思人学的研究方法  /086

三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核心线索  /097

四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性质  /110

五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逻辑构架  /117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体论  /123

一 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124

二 人的基本存在特征  /133

三 人的本质内容  /140

 

第五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观  /168

一 人的社会性  /168

二 个人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79

三 自由个人的联合体  /186

 

第六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历史观  /191

一 考察人的历史发展的方法及两种思路  /191

二 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表现形式  /194

三 人的历史发展的本质内容与规律  /206

四 人的历史发展的条件与方式  /218

五 人的历史发展的根据与基础  /231

六 人的历史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233

 

第七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观  /244

一 人的个性  /244

二 人的权利  /249

三 人的异化劳动和人的解放  /274

四 人的自由  /296

 

第八章 马克思人学的历史命运  /306

一 马克思人学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在场”  /306

二 马克思人学理论在当代西方的“出场”背景与方式  /309

三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中国化  /323

 

第九章 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与当代中国人学思潮  /330

一 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意义  /331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336

三 人的塑造的基本目标及方式  /342

四 把尊重人和关心人的原则贯彻到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环节之中  /351

 

参考文献  /358

后记  /3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定价:116.00元  

ISBN:978-7-303-29930-0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本书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及其蕴含的根本经验、基本规律等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结构主义、过程分析和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着重从学理上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逻辑起点、发展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标准、总体发展逻辑及其基本规律,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经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源意义,为治国理政、全面深入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基本遵循,也为创立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供历史基础。


目录
向下滑动阅读

总论  /001

一 为何从学理上深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逻辑的研究  /002

二 代表性成果的学术清理与总结  /009

三 问题、思路和分析框架  /033

四 主要内容  /037

五 学术创新  /039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041

一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  /042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  /046

三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053

四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时代”内涵  /060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逻辑起点  /087

一 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出发  /087

二 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出发  /088

三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出发  /092

四 从实事求是出发  /095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及其发展逻辑  /097

一 划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的标准  /097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发展逻辑  /101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发展逻辑的五大维度及其内在逻辑  /106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  /114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世”  /11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生”  /117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3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逻辑  /161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遵循  /162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进程  /172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188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  /205

一 作为价值关系的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  /205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理论基础  /209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追求及其历史演进  /215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逻辑及其重要启示  /229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  /241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溯源  /243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逻辑  /253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逻辑蕴含的哲学智慧  /268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逻辑  /27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基础  /278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化”进程  /286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意义  /307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总结  /322

一 注重坚持正确的“路线”  /323

二 注重系列矛盾双方的“结合”  /327

三 注重统揽推进“四个伟大”  /334

四 注重“三种根本机制”的统一  /337

五 注重“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协调再到打牢支点”  /339

六 注重“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辩证统一”  /340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源意义与道路自信  /347

一 对“道路”的探寻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根本主线  /347

二 运用“五定”总体框架揭示中国道路的核心要义及其生成机制  /352

三 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  /360

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377

 

参考文献  /389


《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

定价:86.00元  

ISBN:978-7-303-29569-2

出版时间:2024年8月

韩庆祥教授在《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这部著作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作为“分析框架”的哲学方法论,并以此为基础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人性论、社会历史规律、21世纪马克思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一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发展,特别是在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方面,带来诸多哲学观和方法论上的重要启发。


目录
向下滑动阅读

第一章 协举辩证法

以“协举”分析框架解释事物和对象  /001

一 协举辩证法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002

二 协举辩证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  /006

三 协举辩证法的实践形态  /011

 

第二章 “一主二基”思维范式论

以“协和共生”分析框架解释事物和对象  /016

一 新的世界图景要求确立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016

二 现有辩证思维的局限及其扬弃  /020

三 “一主二基”思维方式的内涵与特征  /022

四 “一主二基”思维方式存在的合法性与解释力  /029

 

第三章 实践生成论

以“实践生成”分析框架解释马克思哲学  /035

一 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实质  /035

二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之证明  /037

三 马克思哲学的生成性本质的基本内涵  /045

 

第四章 人的本质四维论

以“需要一能力一关系一个性”分析框架解释人的本质  /051

一 人的三种基本存在形态  /052

二 人的存在的基本特征  /061

三 人的本质  /067

 

第五章 社会层级结构论

以“社会层级结构”分析框架解释中国传统社会  /094

一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路径选择  /094

二 “中国问题”的世俗基础之政治哲学追问  /100

三 建构当代中国政治的合理秩序  /108

 

第六章 发展代价论

以“发展代价关系”分析框架解释历史发展规律  /120

一 我国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代价及其反应  /120

二 正确看待代价问题的方法论  /121

三 代价的实质、根源及发展的本质关系  /122

四 树立正确的代价观,把代价限制在最低限度  /129

 

第七章 “动力、平衡、治理”三机制论

以“三机制”分析框架解释社会发展规律  /132

一 动力、平衡、治理是存在于任何对象中的三种根本机制  /133

二 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平衡机制和治理机制的内涵、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37

三 动力、平衡、治理三种机制是重要的分析框架  /139

 

第八章 中国道路本源意义论

以“五定”分析框架解释中国道路  /147

一“道路”探寻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一条根本主线  /148

二 运用“五定”总体框架揭示中国道路的核心要义及其生成机制  /151

三 中国道路具有本源意义  /159

 

第九章 治国理政哲学智慧论

以“哲学智慧”解释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  /182

一 从指导思想看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坚持“实事求是、以人民为中心、知行合一”相统一  /183

二 从基本思路看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坚持“定位、定标、定法”相统一  /187

三 从方法论看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坚持“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工作重点”相统一  /190

四 从治理机制看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动力机制、平衡机制、治理机制”相统一  /194

五 从发展方略看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打牢发展支点”相统一  /196

六 从推动力量看治国理政的智慧:坚持“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人民主体力量”  /198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维逻辑论

以“五维逻辑”分析框架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201

一 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  /201

二 直面问题的结构分析方法  /207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  /210

 

第十一章 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五维规定论

以“五维规定”分析框架定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223

一 学理视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  /224

二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样本”  /234

三 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251

 

第十二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基础论

以“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分析框架解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66

一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根本上面对的是“哲学问题”,具有作出原创性哲学贡献的前提  /266

二 解决哲学意义上的问题形成了新的“哲学范式”,在哲学范式(哲学观)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69

三 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总体性的“辩证哲学”,在辩证法史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74

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蕴含的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要求确立新的“哲学思维”,这种思维具有基础性,在哲学思维方式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75

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蕴含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在哲学智慧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77

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彰显人民至上的“哲学理念”,它由物本逻辑走向民本逻辑,在哲学理念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280

 

后记  /282


 • end •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社





-赠书规则-


文末留言,不超过200字。留言经过后台精选,点赞数量最高的3条留言将分别获得赠书1册(在4册里任选一本)共赠书3册。活动时间截至2024年11月29日晚上10时(如遇同量,点赞顺序以客服微信所显示排序为准。)

因此,只要你留言,就有机会获得赠书。

注意事项:

本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所有。

赠书获奖者需要关注“一言书社”“马院学术”“学习论丛”“思想理论动态”“学术会议速递”微信公众号,缺一不可,点击下方公众号名片即可关注。未关注者赠书资格作废,读者每个自然月最多只能获得一次赠书机会。













点击“在看”,分享喜欢







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
原名“政治青年说”,推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论文专著、会议资讯等),为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提供平台,以期共同进步!联系方式:politicalyouth2020@163.com(投稿荐文、推广合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