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佛教杰出的高僧之一,法号弘一,世称弘一法师,晚号晚晴老人。李叔同的一生从才华横溢的文化名流,到最终皈依佛门,在杭州避世而居,与过去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潜心修行。“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我今天推荐的这本《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收录了有关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文化巨擘们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本书分为五个部分,收录了李叔同的《我的父亲母亲》《辛丑北征泪墨》《断食日志》《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等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是弘一法师给当下人的心灵寄言。我的分享分为两期,今天的分享是李叔同的经典名篇《我的父亲母亲》。文章的题目虽为父亲母亲,但可以看出这是一份弘一法师的口述讲稿,讲的是自己早年的家境与性格养成的经历。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这是一座四进四出的进士宅邸,它的主人是一位官商,名字叫李世珍,曾是同治年间的进士,官任吏部主事,也因乎此使李家在当地的声名更加显赫了。但是,他为官不久,便辞官返乡了,开始经商。在晚年的时候,他虔诚拜佛,为人宽厚,乐善好施,被人称为“李善人”。这就是我的父亲。李叔同出生的时候,母亲只有二十岁,而父亲已近六十八岁,母亲是妾,便是庶出,他从小就感受到这种不公平待遇给我带来的压抑感,然而只能是忍受着,也许这就为我今后出家埋下了伏笔。“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可见于杭州灵隐寺的一副对联之上,也是弘一法师的经典名言。当我去灵隐寺见到此联的时候,我很感慨的想到林语堂的那句话:这是“中国人所发现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半”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状态,一种人生智慧,一种处世哲学。“半称心”并非消极无奈,这或许是中国人成熟的表现,是一种豁达与智慧。李叔同说:听我母亲后来跟我讲,在我降生的时候,有一只喜鹊叼着一根橄榄枝放在了产房的窗上,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佛赐祥瑞;而我后来也一直将这根橄榄枝带在身边,并时常对着它祈祷。李叔同六七岁的事后,就跟着哥哥文熙开始读书识字,并学习各种待人接物的礼仪,那时哥哥已经二十岁了。由于是书香门第,又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官商世家,所以一直就沿袭着严格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哥哥对我方方面面的功课,都督教得异常严格,稍有错误必加以严惩。自小就在这样严厉的环境中长大,这使他从小就没有了小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也使他的天性也遭到了压抑而导致有些扭曲。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这种严格施教对于我后来所养成的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是起了决定作用的,而后来的一切成就几乎都是得益于此,也由此真心地感激自己的哥哥。李叔同八九岁时,就拜在常云政先生门下,成为他的入室弟子,开始攻读各种经史子集,并开始学习书法、金石等技艺。为了考取功名,对八股文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因此得以在天津县学加以训练。在十六岁的时候,李叔同有了自己的思想,因过去所受的压抑而造成的“反叛”倾向也开始抬头了。他开始对过去刻苦学习是为了报国济世的思想不那么热衷了,却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戏曲,也因此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票友。在此期间,我结识过一个叫杨翠喜的艺人,我经常去听她唱戏,并送她回家,只可惜后来她被官家包养,后来又嫁给一个商人做了妾。弘一法师提到的“杨翠喜”,或许是他那一人生阶段的一个小小执着。如果总是追求极致的完美和如意,就如同月亮追求永远的圆满,水追求永远的满盈,最终只能是失望和失落。弘一法师以后来“半称心”的状态看待此事,往往可以在不完美中看到希望,在挫折中找到力量。所以,万事只求半称心,这不是玩世,而是求是。由此后李叔同也有些惆怅,而那时哥哥已经是天津有名的中医大师了,但是有一点我很不喜欢,就是他为人比较势利,攀权倚贵、嫌贫爱富。李叔同曾经把自己的看法向他说起,他不接受,并指责我有辱祖训,不务正业。无法,只有与其背道而驰了,从行动上表示不满:对贫贱低微的人他礼敬有加,对富贵高傲的人他不理不睬;对小动物关怀备至,对人却不冷不热。在别人眼里我成为了一个怪人,不可理喻,不过对此我倒是无所谓的。这可能是李叔同日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的决定因素。或许对于李叔同来说,他正是看透了人生的无常,明白了“如意”的难得,所以选择了在佛法中寻求内心的“半称心”。他不再执着于世俗的名利与情感,而是以一种超脱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在本章的我最后,想用书中弘一法师的话与大家共勉: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处事大宜心平气和,行七八分,言二三分。本章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并祝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