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律师,经常遇到一些法律咨询;作为普法狂人,我也尽可能地解答,因为人家遇到了事,向我们咨询,也算是一种缘分。
有些人咨询过了,也就过了,过后不思量。再过段时间,也就把他们的微信删除了,因为人家不是来看你的朋友圈学习法律的,人家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问问题。
也有人咨询时不说实情,那我就不好判断,毕竟法律咨询有点像医生看病,具有亲历性。
还有一些咨询,就不好回答,因为责任太重。
2
说是昨天晚上的事。
有个电话进来,我显示是“某地劳动者”,这说明他曾经向我咨询过,而且咨询的问题是劳动法方面的。至于具体问题,我早就忘记了。
他倒也自来熟,“王老师,我上次问过您问题的”,我说好的,欢迎再来问。
3
但他这次问的问题就有点难。
大约是他为某人介绍成了一个项目,当时那人说事成后给他三成的利润提成。
结果,你自然应该知道,事情成了,但那人只能了几千块,剩下的钱不给了。
4
人,是易变的啊。
我问他,当时有无书面约定?
他说,是在微信上说的,但前段时间手机换了,可能找不到了。
这就麻烦了,特别是在别人不承认的情况下。事实上,这样的事,只要打起官司对方肯定不承认,“谁主张谁举证”。
5
看到问题有点难,他开始了自己的想法。
——我能不能去他的办公室,找他要钱?
这当然不能说不行,但至于效果就不好判断。
——我能不能在厂区门口堵门,让他不能好好生产?
这个怕就有点麻烦,因为治安管理处罚法里有这么一条,妨害生产秩序。
——我能不能在我的朋友圈,说说这件事,辱骂他一下,让他丢人?然后他给我钱?
这,我一时语塞。
——这会不会构成违法,毕竟网络不是法外之事。
恭喜你,你已经会自己出题、自己抢答了。
——我能不能请个孕妇,在他办公室帮我要账?
这明显是看多了王学堂的普法文章的节奏,但这个度不好把握,搞不好就有违法风险。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法律难道是保护赖账的人的吗?
他明显生气了。
我一声叹息,你有什么办法?
6
我只好告诉他,作为一个法律人,我还是建议他走法律途径,但我知道这样说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因为你让他怎么办?对方是打定主意要毁约,而他又没有任何证据。
但我也不敢给他的上述语音投赞成票,因为万一他违法了,如果他说出问过王学堂律师,这面子会丢大啊。
7
我只能告诉他,和对方谈一次,如果对方还有良知,就可能拿回点钱来,如果对方执意不肯,也就算了,权当是学雷锋了,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这样的合作多长个心眼。
但他明显不满意,这几万块钱拿不回来我不甘心啊。
我理解作为一个普通劳动者这钱的重要性。
但我就是个小律师,你说我能有什么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