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农历十月二十一
2024年第108期
安全提醒一:消防安全乃重中之重
老师应该这么做:
安全提醒二:踩踏事故事小失大
活动场所与硬件设施存在隐患
日常管理与防范制度存在漏洞
校园踩踏应急预案缺乏实效性
安全教育不足,模拟演练缺位
老师应该这么做:
安全提醒三:校园欺凌重在防范与引导
老师应该这么做:
安全提醒四: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校车安全
校车安全是学校安全的“痛点”,据公开报道整理统计,校车安全事故多发的具体原因主要包括学生被遗忘车内闷死、学生被校车碾压致死等情形,其中学生被遗忘车内闷死是最高发的原因。
校内交通安全
这也是学校保卫处的工作难点。要做好校内安全管理,需要学校保卫部门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即按照相关要求,配备合理的保安员、门卫、安全保卫人员;根据需要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牌、交通标志标牌标线、交通信号灯、人行设施、分隔设施、停车设施和减速带;在大门口设置视频图像采集装置,在门卫值班室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等等。
校园周边交通安全
保障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需要交管部门双管齐下,不仅设置相应安全防控措施,还应开展相应的安全宣传教育。
老师应该这么做:
安全提醒五:食品安全三大环节容易出问题
食品采购与储存的安全风险
食物采购与储存环节,是学校食品安全的源头,要把好入门关,将问题食品抵挡在校门之外。
食品加工与供应的安全风险
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风险,与学校食堂的管理水平、人员配备都有关系,应当引起校长、老师的重视。
校外周边食物摊贩的安全风险
校园周边的各种食物摊贩,因价廉美味一般容易受到孩子们的喜欢,但其食品卫生安全隐患最多,管理治理难度最大,极易引起安全事故,对于校长、老师来说,除了提醒孩子们要少去这样的摊贩之外,还要从源头加强治理,请求城管等部门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维护。
1.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各层级、多部门的食品安全责任
(1)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应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手段,抓好食品安全的整体性和制度性安全工作,确保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2)分管后勤的副校长,应加强对食堂、校内超市、自备水源的管理,确保学校食品及饮用水安全;
(3)总务主任,应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及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卫生部《学生集体用餐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食品中毒事故的发生;四是食堂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相应管理档案,定期组织食堂从业人员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和健康体检,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严把食堂生产各个安全环节。
2.开展多方面的风险沟通,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1)通过宣传栏、海报、视频、课堂等方式, 对师生进行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知识宣传;
(2)组织食药部门、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
(3)开展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
安全提醒六:传染疾病不可小觑
人群聚集引发的传染病风险
病毒容易在体弱、抵抗力差的学生群体中引发传染病在校内聚集发生,尤其是发生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增大。
学校、老师应该这么做:
针对现有的卫生防疫制度,通过自查自纠或第三方评估的方式,进行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问题排查,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完善,具体包括学生健康档案制度、师生卫生防疫培训与教育制度、学生晨(午、晚)检制度、全校大扫除和卫生检查制度、食堂各项安全卫生制度、卫生室管理制度、学校突发疾病应急预案等。
学校应强化校内卫生防疫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形成高效的卫生防疫体制,具体包括:校医院与学生处相互配合,成立学校红十字会,每班设立生活委员和红十字委员,协助班主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校医院与总务处相互配合,定期检查食堂各项安全卫生制度落实情况,并建立检查记录台账。
学校应加强与卫生防疫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形成外部风险共担,例如: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学校,结合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共同研究制订学校传染病流行、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预案。
加强对学生的卫生与健康教育,提升学生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安全意识和承受能力,具体包括:加强卫生和饮食常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了解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吸烟、酗酒、吸毒等的不良危害,形成远离烟酒及毒品的健康生活意识;初步了解青春期发育基础知识,形成明确的性别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等等。
安全提醒七:金融风险防不胜防
当前信息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金融诈骗被频繁曝光,手法多样且屡次得手,校园发生同类的事件,校园内的金融诈骗不仅会造成学生的财产损失,还有可能引发人员死伤和社会负面影响。
那么为什么金融诈骗屡见不鲜,还无法完全被遏制呢?校园安全云服务总结了以下原因:1.表现手法多样、风险识别难;2.表面诱惑性强、风险防范难;3.易产生连锁反应、风险应对难;4.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较差、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弱。
学校、老师可以这么做:
来源:校园安全云服务公众平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