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3日
农历十一月二十三
2024年第121期
2
0
2
4
拒绝过“洋节”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从我做起
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
时光如梭,2024年即将离我们渐行渐远,崭新的2025年已向我们阔步走来。衷心祝愿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新的收获,实现新的成长!
“洋节”,顾名思义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洋节”在一些商家的热捧中成了促销热卖的噱头。圣诞节等“洋节”在中学盛行,一些同学盲目跟风推崇洋节,这与学校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教育是背道而驰的。2017年1月2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体现自身文化特色,彰显华夏文明悠久厚重的历史,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认同并支持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对传统、对文化的尊重。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是民族繁荣昌盛的基石。人民对民族节日的重视和参与,是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外在表现。一个民族的群体热衷于另一个民族的节日,说明文化入侵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我们更应坚定文化自信,倡导不过“洋节”。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汇聚成一条长河缓缓流动。而这长河中蕴含着无数的中华人民的心血,及中华民族的文化。在这漫漫长河中,不乏许多记载文化习俗的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 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其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或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思想文化也被传承下去,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从未间断,历久弥新。
“圣诞节”等一些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国风情,加之商家、机构和个人的宣传,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为此,渭南中学向全体师生、家长发出如下倡议:
1.培养文化自信,弘扬传统节日。我们应大力宣传中华传统节日,做好中华传统节日的活动,营造良好的节日气氛,融入生活。
2.不盲目、不跟风、不组织。理性看待西方文化,不效仿、不跟风、不媚外,做到不参与圣诞节的聚会与狂欢;不转发与“洋节”有关的短信、微博、微信;不以过节为名,在校园内悬挂与圣诞节相关的装饰物品;不互赠与“洋节”有关的礼物等。
3.从我做起,不过洋节。带头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振兴工程,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不过洋节成为自觉行动。
文化的多样性使得我们生存的世界丰富多彩、绚烂多彩,“不过洋节”不意味着不需要去了解其他文化也不意味着简单粗暴地抵制其他文化。恰恰相反,我们要深刻了解一个节日背后的文化输出,深刻把握一种文化可能带来的集体无意识影响。我们要树立“慎学审问、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不因盲从和跟风而陷入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之中。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而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统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的维系。“传承文明,过中国节”,让文化自信成为我们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这才是中国人应该有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担当。
弘扬中华传统
自觉抵制“洋节”!
弘扬传统文化
家人团聚,赞天地之化育,
我感恩,过春节!
家人团聚,念祖先之恩德,
我思远,过清明节!
家人团聚,感先贤之圣德,
我学习,过端午节!
家人团聚,报四时之恩赐,
我温暖,过中秋节!
家人团聚,孝亲人之大恩,
我感动,过重阳节!
END
本期编审
撰稿:德育管理中心 编辑:樊姣姣
审定:刘建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