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你“碰一碰”了吗
支付宝“碰一碰”火爆上线
轻轻一碰
免单、红包等惊喜接连不断
在我们华北
也有着独树一帜“碰一碰”体验
带你领略别具一格的精彩纷呈
感受别开生面的惊喜连连
01.
节能减排与绿色生产“碰一碰”
采气二厂坚持绿色站场建设,不断优化创新采输工艺,推进节能减排与绿色生产双管齐下。在排水采气工艺方面,泡排采气井采用远程智能加药装置,自动间开井采用太阳能作为动力源,负压采气井采用燃气动力生产,既促进气井绿色清洁生产,又减少人工巡检车辆的能源消耗,日减柴油消耗近50吨;在天然气处理方面,通过优化站场工艺流程和运行参数,降低压缩机排气压力,降低脱油脱水区进口温度,实现天然气压缩机耗电量单台日节约用电4000度,进一步促进气田绿色低碳环保生产。
02.
专业协同与技术攻关“碰一碰”
L8-2井是定北区块高液气比井的典型代表,为实现放大生产压差,充分释放气井产能的目的,采油一厂技术人员凭借多专业、一体化协同工作优势,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沟通中凝聚共识,通过多次摸索试验,最终形成了“玻璃钢抽油杆+钢制抽油杆”组合机抽杆柱,破解深排难题。多专业协同与技术攻关碰撞出连续生产、稳定运行。目前,L8-2井作为公司首口玻璃钢抽油杆深抽排采工艺井,已稳定运行160余天,为公司天然气井开展深抽排水采气提供了新思路。
03.
人才培养与地震采集“碰一碰”
研究院将人才培养与地震采集紧密结合,启动地球物理新员工专项培养计划,明确实习目标与周期,在厢寺三维采集现场开展物探采集监督、质控的学习和攻关等工作,在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的指导下,严格把控点位变更1314个,检查钻井点位12302个,从源头保障黄土塬地震采集数据质量。由现场青年员工共同撰写的论文《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气藏连片保真成像技术》被评为河南省地质学会2024年"河南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研讨及成果交流"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地震采集的双赢。
04.
创新方法与技术支撑“碰一碰”
公司区块多、面积广,且各区块横跨不同省份,以往现场技术支撑时,人员在途中耗费大量时间。为了更高效便捷地发挥技术人员的现场支撑作用,工程院储层改造团队突破传统思维,充分利用技术创新,将目光聚焦信息化领域,依托压裂远程优化系统,在D66-P39、D12-P128首次达成施工曲线与数据的实时远程传输,保障技术人员在后方也可根据数据即时动态调整压裂参数,提前预判砂堵风险,促进了工艺技术现场支撑的革新。
05.
项目管理与工程提速“碰一碰”
为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完成生产运行目标,今年以来,监督中心对钻井、测井、录井、固井、试油气、压裂6个专业进行施工质量立项研究。项目通过收集施工过程异常数据,分析异常发生原因,不断优化施工技术措施和监督管理措施,通过项目的开展,提升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预防和解决能力,全年钻井、井下单井复杂故障发生率同比下降19.92%、12.32%。极大的助力了产建运行效率提升,三个厂钻完井施工周期较目标计划分别提升11.3%,6.3%,24.1%。
06.
头脑风暴与基层培训“碰一碰”
在培训中心的会议室里,一场头脑风暴正席卷而来!教学培训部门就如何做好基层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培训效果与服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打破刻板培训模式,开通线上答疑通道,为学员答疑解惑;“身临其境”式培训,增强培训真实感,提升培训效果;化整为零,将培训内容化为小单元,便于基层员工随时随地学习。这些新颖思路相互交织,多元化观点相互碰撞,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进一步推动基层培训提质增效。
07.
冬至美食与贴心服务“碰一碰”
冬至之际,基地中心餐厅上演了一场温馨的盛宴。员工们围聚一堂,手中包出的不仅是形态各异的水饺,更是对传统节气的共同庆祝。五彩面皮与多样馅料的搭配,是后勤服务团队精心筹备的成果,他们精准调研员工口味,直接将服务前置,让冬至美食与贴心服务面对面碰撞。在欢声笑语中,美食的喜悦与服务的温暖相融,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温暖了人心,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让每位一线职工在冬日里都感受到企业的温馨关怀。
每一次碰撞都擦出成长的火花
每一次碰撞都成就更新的高度
让我们一起
用创新和激情碰出无限的可能
推动企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
【END】
素材提供:林孜腾、姚冬、王治磊、王霞、陆骋、许冬梅、蒋艳芳、赵楠、徐科、张玉恒、闻明明、许倩、朱荆华
作者:马雪娟
责任编辑:宋翔宇
审核:王立梅
往期推荐
这些都算数!
全力以赴争回每一方气
这些人,真带劲儿!
没有___的华北生活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