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了,又一个问题爆发了!|| 关注

创业   2025-01-23 16:34   广东  

wumiancaijing.com


////

不仅仅是病人在吐槽药效没用,就连医生都在吐槽,集采的药物和医疗用品实在是没法用。

重要提醒!!!为防失联,请“星标”我们!进入无冕财经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再“设为星标”,以便您及时接收每篇推送~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英台大房子”

ID:ytdfz8

作者:樱桃团队



01


最近上海两会期间,一些医学专家反应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


比如说血压不降、麻药不睡、泻药不泻……


这事已经惊动了国家医保局,国家医保局给上海市医保局发了一封措辞十分严厉的函件,要求上海市医保局高度重视,迅速调查,尽早向社会反馈。


这事情如今在网上已经吵翻天了,但凡家里有老人家的都知道目前集采的药多么垃圾。


我家人最近高血压去医院拿了三次药,血压都降不下来。



不仅仅是病人在吐槽药效没用,就连医生都在吐槽,集采的药物和医疗用品实在是没法用


集采的价格的确是很便宜,但也确实很没用。


其实这样的问题,谁又想发生呢?现在各方都在头疼。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过去十年,我们之所以可以享受到全世界速度最快、疗效最好、性价比最高的医疗保障。


说白了,就是人口红利叠加房地产红利带给我们的。


但这种红利期并不是永久都存在的,一旦两者消失,当年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保障也会随之减弱。


最近很多人都在关注出生率,出生率影响的是未来的事情,但事实上老龄化才是目前经济最大的威胁


1月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65 岁及以上人口 22023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5.6%,比2023年又提高了0.2个百分点。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就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也就是说中国早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其中东北的辽宁已经进入了超老龄化社会,上海也快接近了,哪怕是年轻人聚集的广东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第一阶段。



之前网上有一张图片传得很火,广东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全国的养老负担。


但随着广东的老龄化也逐渐加重,也快自身难保了


在老龄化社会下,且年轻人数量逐渐减少,如何保证如此庞大的人口数量的就医?


估计未来的公立医院会愈发趋于兜底和基础的保障,大病,贵病,只能转向高价的私立医院了。


其实这种趋势早就已经有苗头了。


1、2024年我们出台延迟退休的政策,以及个人养老金制度,就是为了缓解养老金池子的负担。

2、2024年11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公布,允许设立外资独资医院。

其实就是放开私家医院的门槛,让更多的资本进入到医疗市场。

3、2024年12月份,集采直接把药物价格降到地板,同时大量原研药退出中国市场。

此举是为了减轻医保基金的负担,以后医保和公立医院只负责兜底,想要更好的治疗只能花高价去私立。

4、上海深圳等地,逐步提高社保的缴纳基数,随着缴纳社保的人数逐渐减少,只能通过抬高基数来维持社保基金的支出。

……


将来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加,人口出生率越发低迷,无论是医保还是养老保险都受不了如此的大冲击。



02


那和房地产又有什么关系呢?


说白了医疗卫生行业也是靠国家财政拨款,而国家财政的钱哪里来?


地方一层层的上缴,以前房地产红火的时候,净是房地产的交易税费、增值税、个税契税都是很大一块蛋糕,还有房地产上下游的链条公司缴纳的税费等等。


那些年我们所有的公共卫生服务都吃到过房地产的红利,包括高铁票,水电费,还有今天讨论度极高的医院集采。


就是因为财政富足,以前蛋糕足够大,对于一些事情,比如医疗腐败,过度医疗,医药代表,医生吃回扣这些都不大在意。


但是随着蛋糕缩小,现在只能一层层的砍,医疗反腐抓了一轮,医药代表基本消失的差不多了,医生也没有了吃回扣的空间。


最后就连药物的成本也一步步砍下来,而药品公司为了保住利润,只能牺牲质量了。


毕竟几分钱一片的降压药,你还指望能有多少有效成本在这里面呢?3分钱一片的叶酸片,药企家的儿媳妇也不敢吃吧


可没办法,现实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03


其实目前我们所经历的,当年日本也同样经历过。


日本的老龄化出现得比我们更早,大约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日本当年就出现了医疗崩坏事件。


简单来说就是老龄化加速,老年患者增多,导致医疗资源愈发紧张。


最早出现了医生出现严重缺口的事件,但这个不大会发生在我们国家,毕竟我们人口体量大,医学后备人才一大堆。


紧接着第二阶段则是不断攀升的医疗费用,为了控制庞大的医疗支出,日本推出了“新医师评审制度”,其实和我们今天drg和医药集采非常相似。


就是为了控制患者住院看病的费用,但控制的代价就是医疗质量的迅速下滑。


由于成本控制过严,导致医疗事故频发,有些药企为了保障利润,甚至公然造假,我们也可以在新闻看到日本的药企老板动辄道歉。


到底是该合理的治病还是保守的节省医疗费用呢?大批量的医生陷入道德困境,有的选择离开了公立的医疗体系。


最后导致第三阶段,医患矛盾逐渐加深。1997年,日本医患纠纷数量暴涨至3000起,是5年前的10倍。


由于医生开药无效,治疗质量下降,普通人最终把怨气和不满全撒在医生身上,导致医患关系愈发紧张,医生沦为社会戾气的牺牲品。


当然我们的医疗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这次集采的一些弊端了,大家都在呼声希望得到改善。


这一次上海两会上的委员们就很大胆,对目前的集采药提出新的建议,比如说保障原研药的购买渠道,给患者自由选择的权利,这一点很重要。


目前国家医保局也非常重视这一次上海委员的反应,并表示21日立即到上海展开调研。


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保改革是早晚的,但这种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断优化调整,相信在国家医保局的重视下,集采药效问题可以尽快得到解决!


当然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多锻炼,少熬夜,身体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啊。



联系入群 | 加微信:Damian0601

商务合作 | 加微信:xiaomian0504


● 员工不买就滚蛋?亏了1000亿后,蔚来拼了
 TikTok起死回生?张一鸣的2万亿帝国,还悬着
 “股王”寒武纪,没守住3000亿
 青海前首富,不想再撑了
 百亿独角兽创始人发飙,这个行业要被“断指计划”玩坏
● 停播126天后复活?小杨哥可能得学辛巴
 保时捷中国“大换血”,能不能斗得过“新势力”?
● 李嘉诚撤离上海和黄医药,又一出资本游戏

版权声明


文转载自公众号“樱桃大房子”(ID:ytdfz8),原标题为《没钱了,又一个问题爆发了!》原文发布于2025年1月20日。无冕财经已获得转载授权,并稍作编辑。


发现“分享”“赞”了吗,戳我看看吧

无冕财经
奉守“专业主义,内容为王”,为优质的商业阅读而生。多次获评“年度财经自媒体”,入选胡润百富“广州最值得投资的企业”榜单50强,广州市新阶联自媒体分会副会长单位,入驻全网20多个平台,覆盖1000万+商务人群,中国财经新媒体的中坚力量之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