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评论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担社会之责

文摘   2024-12-02 22:41   四川  
点击上方蓝字,立即关注我们



想必各位同学自小就读过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匡衡年幼时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匡衡就凿穿墙壁,借引邻舍微弱之烛光读书。如此艰难的读书条件,也没能阻挡匡衡刻苦学习的步伐。正是凭借这种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匡衡学到了广博的知识,最终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丞相

早在2000多年前,先秦思想家荀子,在《劝学》名篇中提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是啊,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进取之心不可以有片刻懈怠。为此,荀子甚至告诫我们:毕生好学才能成其为人,反之又与蒙昧何异?

纵观古今历史,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学习进步史!

承继先贤智慧,我们康养学院涌现出很多学有所成的优秀学子。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2022级3班同学周汇敏,成绩优异,四学期成绩一直稳定在专业前5%,荣获2024年国家奖学金,现未毕业就已收到上海用人单位的盛情邀请;蒋美垚、徐诗艺、李尚蔚三名同学,在康养学院老师的指导下,从大一开始苦练技能、积极备赛,在今年10月参加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赛,从全国60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喜获金奖;老服专业17级毕业生吕勤,在校期间目标明确,持之以恒,学习成绩十分突出,现任泰康之家申园记忆照护主管,是泰康之家优秀服务明星、泰康之家记忆照护培训讲师、上海市养老照护内训师、上海市机构养老照护服务评估师,荣获上海市松江区十佳护理能手,参与泰康之家《怀旧疗法》手册编写,其优秀事迹被《中国青年报》报道。吕勤师姐,你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你走出了学业和职业相融合的新高度。

“博学于文”,健全个人知识体系,我们就像拥有了无数把金钥匙,能够开启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然而,仅博学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需“约之以礼”。

“礼”是道德规范,是行为准则。它代表社会秩序,不仅体现为对他人的尊重,还是一种对不同个体的包容。日常生活中,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礼让,都是“礼”的表现。

本学期,我们增添了许多实训课程,老师反复强调:在照护老人时,只有尽心照顾,才能让老人把我们放在心中。与此同时,一定要规范行为礼仪,掌握与人相处的分寸,将“礼”融入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这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





“约之以礼”,遵守规则,让我们在成长道路上不会迷失方向,更不会因过度膨胀而失去人性的本真。它如同缰绳,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正确航向。这让我想起校园生活中某些同学不文明的行为:学生公寓里,有同学养宠物猫、宠物狗;有同学不打扫内务、垃圾成堆;有同学在寝室抽烟、随地扔烟头;有同学在寝室内大声喧哗、唱歌刷视频影响他人休息;有同学穿着睡衣、拖鞋满校园跑,甚至去教室;有同学不听劝告,醉酒酗酒,结交社会人员,把自己和同学陷入危险境地……请问,这些同学的行为合适吗?这些行为符合《大学生行为准则》《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的要求吗?自律自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有人以个人自由、志趣为由将传统美德淡化,随心所欲地破坏社会公德、传统美德,挑战社会秩序。这种自私自利、不文明的行为,这种肆意妄为、没有限制的“自由”,最后产生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得不到安全秩序、公平公正!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高低,而个人素质高低首先取决于他的自律能力。我们务必要学会遵守规则,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否则,不光会触犯道德法律的底线,还会给自己带来困境和灾难。

最后,我想对在场的每位同学说:饱读诗书,博学守礼,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新时代,呼唤更多品学兼优、开拓进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用我们磅礴的青春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系康养学院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2023级3班的王樱洁同学在2024年12月2日国旗下的演讲    指导教师:马忠明)



END




融媒体中心策划出品

编辑 | 何琳 赵丽红(实习)

责任编辑 | 罗晓娟

初审 | 张娜娜

复审 | 黄建刚

终审 | 陈伟 


点击在看和赞,分享给更多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校园趣事、校园生活、校园新闻发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