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19次心理咨询,那个26岁处在崩溃边缘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乐活
2024-12-21 09:56
浙江
![]()
很久没有写长文了,今天是我杭漂的第300天,那我就来写一篇关于我看心理咨询的内容。回看这一路,来杭州是计划之内也是计划之外的事情,之前有想过来这边但不知道是哪一天,有的时候就是被命运推着往前走。看似是自己在做选择,但其实是命运那双无形的手在推着我往前走。01-
其实早在初中的时候,我的心理就出问题了,后来到了高中的时候应该算是最严重的,但那个时候只觉得是自己有问题,对心理咨询这些又不太了解,也没有这个意识。再到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偶然一次被挑中去体验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那时候单纯的就分享自己刚上大学各种不适应的压力——主要是觉得专业太难,我大学专业是商务英语,我当时是那种哑巴英语,口语很差听力也很烂,所以每次上英语课的时候就感觉很难受,就想换专业。我当时以为我说的这些,别人不会知道,他们会帮我保密,但后来就被我大学辅导员知道了然后叫我去谈话,打那之后我就对心理咨询不信任了。再后来读研的时候,也有很多次压力很大的时候,比如实习、写论文、找工作等,但当时也没想着去看心理咨询,都是自己在承受消化。直到去年5月23日,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花钱去看心理咨询,一次400元50分钟。其实也挺心疼钱的,但没办法,当时我的生活就是一团糟,可以用混乱这个词来形容,我是真的支撑不下去了,甚至产生轻生的极端想法。
当时也就看了四五次咨询,后来就跟着公司从北京来到了杭州,也换了另一个心理咨询师,慢慢就稳定下来了。本来也打算要离开杭州了,就想着走之前再去看一次线下心理咨询,后面的话,就只能靠视频咨询了。怎么说呢,我觉得来杭州的300多天的日子里,也是在不断疗愈的过程,现在疗愈的差不多了,虽然说还没有完全好,但我可以重新启程迎接我的新生活了。刚才提到过主要是经历了很糟糕的事情,当时我的状态也是特别的不好。再加上又是自己一个人住,没人说话很难受,每天上班大部分情况就会无声的流泪,真的没办法好好工作。当我想跟家人朋友说的时候,他们其实也不能理解我,因为大家都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发生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更不可能说得上感同身受,到最后,我只会收到他们的责怪和指责。其实我能理解,因为人没有上帝视角,自己没有经历的,都没办法会有体会,我也是这样。其实在看心理咨询之前,我有尝试打那些心理咨询求助热线电话,但是我每次打都等了很久,都打不进去,要排队等很久。当时我就心想,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过得那么糟糕,然后我就放弃打求助电话了。所以哪怕之前对心理咨询有过阴影,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我想去试试,因为自己心里压抑了太多痛苦和感受。其实是可以提前在网上约咨询的,预定好时间,也会有不同的价位,我自己去咨询一次的价格是400元50分钟。
一般情况下,一周一次的治疗效果肯定是更好的,因为能够有固定的大块时间来进行交流,但看一次咨询的钱并不便宜。像我自己的话,一开始我的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就需要一周一次心理咨询,但是后来慢慢好起来的情况,再加上为了省点钱,就变成了一个月一次或者是两个月一次。因为有时候状态好的情况下,就不太会去想说看心理咨询,偶尔在工作上或者说人际关系里,又遇到以前重复出现的问题的时候,我就会立马再去约个咨询。有的时候也没办法约上当天的时间,因为它有很多时间都被排满了,就只能等。在等的过程中,我也会将我自己的感受和问题记录下来,等到真正和咨询师咨询的时候,我就会方便回顾我当下的问题。等你到了约定时间去咨询的时候,前台会让你进入到相对应的房间里,这个房间会很安静,也会有坐的地方,一般座位上都会有个小靠垫。
其实在一开始我还会有很强防备心的时候,都会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或者是会把靠垫放在胸前,身体也会呈现前倾的状态。因为这种情况下,我整个人还是比较拧巴的,没有舒展开来,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我就会慢慢发现心理咨询师值得信任,然后我就会对她说很多我的事情。甚至有一些在亲密关系里或者朋友之间不会表达的东西,或者我自己的阴暗面,我都能够放心地和咨询师进行沟通。咨询师也会问你的状况,但大多数情况下,因为我自己有很多话我就会先说,然后咨询师在倾听我的过程中,会不断对我有引导。但我觉得好的一点就是,心理咨询师真的不会对我有不好的评判,也不会对我在道德方面有谴责。所以我每次去花钱看心理咨询的时候,我是真的觉得有帮助的,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遇到问题更多的时候,是想得到被理解被认同被看到。那么他们就会站在你的角度,来帮你找到问题理清问题,甚至是分享给你解决问题的思路。说实话,在信任心理咨询师之后,慢慢的我就会变得特别依赖心理咨询了。在我日常生活里,如果我遇到一些问题,就立马用手机记录下来,然后就想着说到时候咨询的时候再去问。或者是我在咨询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我的话特别多,但我只顾着说说的时候,最后发现时间过得很快,同样也是为了省钱,我就慢慢尝试着自己遇到问题去思考和解决。
我觉得三言两语可能讲不清我的变化,但我确实能够慢慢变得平和下来了,心里承载的容器也比以前大了许多。因为更能包容和理解一些事情,就觉得每个人站在自己的世界里都是自洽的,所以就没有什么对错,只是不同而已。
1️⃣ 当你内心出现一个你不喜欢的声音的时候,不论是别人对你的评判,还是别人想强加在你身上的想法。在你听到这个声音之后,都可以让自己先暂停一下,然后问一下自己——这是谁的声音?如果不是你想要的东西,那么就不必去接收它,我们要做到课题分离。2️⃣ 有的时候父母和你抱怨,是想从你这里获得一些情感的需求,那你只需要识别出来之后,对他们说一些安慰或者是辛苦的话就好。他们想要辛苦劳作也是自己的选择,我们不必承受他们的那份痛苦,也不用背负他们的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要解决。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我们也是,先顾好自己的生活再说。3⃣️当你内心出现对自己评判的声音,尤其是负面评价的时候,你先不用着急去回应,也不用觉得自己很糟糕。因为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大家都带着面具在生活,只有自己清楚。比如我每次说一个自己觉得不好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的,不用过多责怪自己,所以我就会对自己慢慢变得宽容了很多。记得我当时跟她说,我特别喜欢晚上看剧的时候点外卖吃,哪怕肚子不饿,但就是嘴馋想吃点东西,心理咨询师就会告诉我,人在放松看剧的过程中就是想吃点东西的,这是正常的没问题的。慢慢地,后来我就发现,哦,原来这些东西都是正常的情况,原来大家都会这样,原来我并没有那么不正常,慢慢地,我也越来越包容自己了。4⃣️ 当你想要跟别人分享一些你的决定或者选择的时候,如果说别人不太理解,或者说觉得你不理智,你又没办法从别人身上获得认可时,这个时候就先考虑你自己的感受。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但感受是真实的。它是不会骗人的,不用去考虑别人的想法,只看自己的感受去做选择,只要你能够承担选择背后的代价和结果就可以。5⃣️在亲密关系里,不要总是想着说掌控对方,改变对方,改变自己其实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不然就是自己以身作则,让别人看到你的改变再说,那么对方也会慢慢被你影响到变得更好。
少打着为对方好的名义做事情,不一定是对方想要的,也不要把自己想法强加到对方身上。要相信对方,当他在需要或者有需求的时候,他会来找你的,不要对他有过多的干涉,不然就会像妈妈对儿子一样,他会厌烦的。6⃣️ 你的敏感不是个坏东西,很多情况下可以称之为敏锐,在一些不太安全的环境里,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或者说能够快速在人群里边识别出一些恶意。对一些恶人小人,在自己受到他们冒犯的时候,不要想着说去他们讨一种说法,要不然大胆地喷麦怼回去,要不然就沉默忍耐远离,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因为有些人他天生就是坏的,如果你得罪他,或者说你落在他手里,他只会让你更加没有好果子吃,因为小人畏威不畏德。在底层社会特别容易遇到这种小人,要么是努力提升自己往上走,去一个相对来说有点素质文化的圈子里,要么是让自己当上领导或者掌握一定的话语权,不然自己太弱的话,只会受欺负。可以把自己的高敏感利用在创作方面,尽量少的用在人际关系里,这样可以减少很多烦恼。7⃣️当你有一些痛苦和不堪,你又没有人倾诉的时候,那你可以选择用文字记录下来,因为书写的过程也是一个宣泄的过程。那你感觉在你脑子里很混乱,就像是是一团浆糊,但当你尝试用文字记录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痛苦和问题就会慢慢清晰下来。任何我们想改变的事情,我们都需要先意识到,先有觉察,才能有后续的接纳和改变。都说医者自医,有的时候心理咨询看多了,也能慢慢学会调节自己了。因为我们一开始遇到问题的时候,脑海里是没有解决办法的,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做。书本里也都是一些死的东西,只有真的进入到社会,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才能够感知到人的复杂性,或者是人性本恶。有的时候遇到事情,不要总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等你运气不好,碰到一些很坏很糟糕的人时,你是没有办法想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的?除此之外也不要太过度焦虑,从小到大,我们接受的应试教育就是让我们很紧绷,以至于我们毕业之后,除了会学习别的什么也不会,更不会休息,觉得休息就会是一种罪过。慢慢去除这些罪过,就出那些所谓的道德感和束缚,除了生死之外,其他都是小事。虽然我之前在糟糕的情况下,也会有那种极端轻生的想法,但我知道我还有很多能让我坚持下去的理由,比如我的父母,比如我心里那股想要翻身的心气。只有先活下去,才能完成你想做的事情,所以要活下去,更要好好的活。如果你觉得平时跟家人朋友说不通,自己也没有太多钱去看心理咨询的话,那你可以通过读书,或者说用文字记录下来。《内在父母的觉醒》《被讨厌的勇气》《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章鱼学会冷静》《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但看书绝对不是最终答案,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勇敢地去生活去体验,也要去爱去受伤。如果自己有预算,或者状态很糟糕的情况,还是建议去找专业的人看问题。为什么我一直在不厌其烦地探索自己?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就是因为我不想让自己变得麻木,我宁愿清醒痛苦的知道真相,我也不愿意让自己对生活变得麻木,没有了热情和期待。有的时候人活着,就是为了活了一口气,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让自己不丧失对生活的期待。最后的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总有束光 为我而来
我的固执和拧巴也会慢慢长大吧
亲爱的周游,我跟你讲:
可是妈妈,独自穿过悲喜,这根本不是勇敢。
![]()
-你的每一次“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