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项飙招募访问学者,不限学历背景!附申请建议!

文摘   2024-12-25 19:01   吉林  

编辑/婉燕、兰雅婷

申请建议/孙宇凡



招募访问学者!来跟项飙老师做同事、一起做研究啦!有读者和我私信说:看到我们的分享信息,成功申上了上一届的访学学者了


这个机会来自项老师任职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下属的人类学研究所的经济实验研究所。该所由项老师主持。更重要的是,这次招募访问学者的项目,正是项老师正在研究的“共同关切”(common concerns)研究项目!甚至,官网给出的联络邮箱,就是项老师的邮箱!想象一下,你可以和项老师谈天说地做研究!没准最后还能一起发论文!


* 项飙(图源:网络)


这次招募甚至都没有列出学历和学校要求!除了学者,还允许各行业实践人士(practitioners)申请!机会多多!


一般来说,对于这种已经限定好方向的访问计划而言,研究计划书和项目的匹配程度至关重要!下面,我先来介绍下这个访学项目,再总结项飙老师近年的研究、该项目的特点,并在文章后段给大家提供了申请建议


我们上次发布项老师的访问学者信息,有读者和我私信说:看到我们的分享信息,成功申上了项飙老师的上一届访问学者了!还有上过我们课程的读者也和我说,虽然没申上项老师的项目,但申上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访问学者项目!开心!相信大家都有机会,预祝大家申请顺利!



* 申请上访问学者的同学反馈



- 项目简介 -

1.项目简介

经济实验人类学系(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of Economic Experimentation)诚邀各领域学者和实践人士加入我们,担任客座研究员,共同开发人类学的“共同关切”方法。


共同关切方法通过识别我们的对话者在自己的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来确定研究问题,例如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无力感、教育、工作和家庭组建方面日益增加的压力。共同关注被概念化为客观社会经济矛盾的主观体验,它使我们更深入的理论化并加强公众参与。


作为成功候选人,您将受邀访问我们位于哈勒(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研究所,为期1至6个月。在您逗留期间,您将需要参与我们的合作项目,通过理论化案例中的特定问题、根据您自己的研究数据表达问题,并反思进一步发展共同关注方法所需的理论和方法。

我们将为您提供工作空间,并允许您使用MPI的设施和图书馆。访问研究人员需要自费;但是,研究所可能会提供额外的财政支持,并将根据个人情况决定。



2.申请材料

  • 简历,包括出版物清单

  • 您的访问研究计划,包括拟议的关注点和支持案例材料(2 页)

  • 最近的写作样本

  • 您预计访问研究所的时间范围(预计到达和离开的日期)

  • 关于您的资金安排的简要说明(自筹资金、第三方融资等等)



3.截止日期

  • 冬季学期(不早于 2025 年 10 月 1 日开始)的申请截止日期为 4 月 30 日。

  • 夏季学期(不早于 2026 年 4 月 1 日开始)的申请截止日期为 10 月 31 日。


* (图源:网络)



4.申请方式

有关职位的非正式咨询可发送至:

office.xiang@eth.mpg.de


如果您对申请有任何疑问,请联系:人力资源管理-Nadine Wagenbrett (wagenbrett@eth.mpg.de)







申请建议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博士生,欧洲社会学理论分会理事


我根据项老师的近年研究、该招募项目的特点做了一些总结,并提供了一些准备申请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1. 研究主题:“共同关切”(common concerns)

我们都熟悉项老师提出的“悬浮”、“附近”的概念,以及他经常谈及的“内卷”概念。如果我再问你,这些看似不同的概念有什么相同点呢?就是“共同关切”——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面临的、共同的、觉得重要的事情。


在项老师最近的一份英文访谈中,他就比较性指出:对中国人来说,气候变迁和不想生育都是公共议题,但有什么不同呢?前者是预设的议题、就算口头上关切但生活中却很高高挂起。反过来,中国年轻人对不想生育这个议题的感觉则不同,因为这是切中于生活、践行于生活的公/私考虑和行动。


* (图源:网络)


项老师也谈到,他近年关注的就是“一个小人物如何在巨大的变化中生活?”毕竟,咱们老百姓、普通人觉得自己没啥影响力、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我们担忧往往只能是——“在这样的时代,我怎样才能过上有道德、有意义的生活?”但这种对于生活意义的追求,又脱离不了我们对政治经济格局的关注。当然,项老师也很诚实,他认为这种取向理解中国大时代,切中要害,但又不会过于敏感、没法研究。


在具体议题上,项老师特别谈到自己关注年轻人的“无力感”、“过度竞争”、“抱负心”等方面的关注。就拿“内卷”来说,他会指出:你越明白大家共同关切的是“过度竞争”——个体层面的内卷化,就越会发现制度层面的“反竞争”——资源和权力的集中化。这二者是竞争的。


围绕“共同关切”这一研究主题,你可以阅读哪些文献?又该如何写你的研究计划呢?项老师这个题目确实非常有趣,也很有意义。在这里我也分享一些想法和建议。如果你考虑申请这一项目,也许能够帮到你。


* (图源:网络)


一方面,“关切”(concerns)这个议题,也是社会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即规范/评估社会学(normative sociology/sociology of valuation)。我最近发表在《清华社会学评论》的文章中,也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评论。我特别提到了Andrew Sayer作品的影响,例如著作《阶级的道德意义》以及尚未翻译的《诸事攸关于众:社会科学、价值与伦理生活》(Why Things Matter to People: Social Science, Values and Ethical Life)。如果你看过这本书的导论,你会发现主题和项老师的课题完全一致。我曾与Sayer教授联系过,他表示将继续专注于face/value的议题。


另外,《论正当性辩护》(On Justification)等经典作品也值得关注。我最近也在用这个理论发表了篇传播学研究的英文论文,重点探讨了“关切”如何构成“共同的”(common)部分,刚被录用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到Valuation Studies这本期刊,以及欧洲学者刚出版的The Routledg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Valuation and Society一书。该研究手册的德国主编我也认识,他们很有意推动这方面的研究,邀请我去参加他们明年的会议,但我赶着毕业就婉拒了。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研究学者也会涉及到这种基于日常生活的“共同关切”议题。英文学界方面,一些潜在但又共同的脉络是将吉登斯宏大的“生活方式政治”/“个体化趋势”运用到中国的教育、家庭等生活各领域。这种脉络尤其在英国学者里很流行,以检查中国人是不是摆脱了传统框架束缚。但是,这类研究难免有“打靶子”感觉。相较来说,我推荐Becky Yang Hsu的近著,例如《中国人对幸福的追求:日常生活中的焦虑、希望和道德张力》和即将出版的《凡庸中的超凡性》。这两本书都反思了中国人“过日子”里的道德与政治意义,尤其反思了“公/私二分法”。不过,说到“过日子”,刚好非常符合项老师关注的概念,而这一方面又离不开吴飞老师的经典著作《浮生取义》。


*Andrew Sayer老师的著作


*吴飞老师的著作


当然,就像项老师在这招募中特别关注的议题——“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无力感(尽管物质丰富)以及教育、工作和家庭组建方面日益增加的压力”。这方面能探讨的太多了。没法一一分享,有兴趣也可以按这些关键词搜索我之前推过的内容,因为我的分享基本都涉及到——毕竟我们做学术公共媒体,就是要关注大家”共同关切“的议题。比如:

  • 在“未来不确定性”方面,我分享过人文地理学对青年失业的研究;

  • 在工作中无力感议题,我分享过关于“无意义/有意义工作”的英国前沿研究;

  • 家庭/教育中的压力,我分享过《美国社会学评论》刚发表关于经济下行下中产父母是否继续鸡娃等议题。我直接放一些往期推文合集吧,希望对你的申请有帮助:

中产父母开始失业,鸡娃走向“烂尾”?

狗屁工作、职场性骚扰与小镇做题家:50篇论文10本社会学专著

25篇教育社会学研究:鸡娃、反内卷、高考与政治


2. 研究目标:强调跨学科的理论视角

尽管“共同关切”听起来像只是心理学问题,但项老师更关注的是政治经济学和哲学、伦理学等领域结合。所以,他近几年对中国经济与社会也有很多整体诊断,比如他在一篇英文文章中指出,中国经济是“陀螺经济”——极度依赖人员、货物和资本的流动,除非一直快速旋转,否则无法保持平衡。这种对高增长高流动的极度依赖,导致了个人层面的内卷。


* (图源:网络)


之所以强调理论,是因为项老师所在系所的定位。德国马普所是德国学界出了名的财大气粗,经常会高薪从高校挖人~但是他们喜欢做一些前沿又基础的议题。同样的,像马普所的社会学所(全名过长不说了),连续几任所长都是以资本主义的全局诊断闻名。项老师的这个系所是“经济实验人类学系”,其所名和方向也是自己定的,也是希望做更加理论取向、探讨新的视角。


3. 研究方法:强调公众参与的共同研究(co-research)和相互参考方法

项老师自己也坦陈,他人到中年,会重新思考学术的意义,感到书斋生活带来的道德内疚感。所以在这些年,他走向公众,做了很多对话。因此,这个项目也要承担公共对话与活动参与的责任,也就是“共同研究”(co-research)的特点。实际上,有些传播学和教育学都喜欢用这种方法,比如”行动研究“。最近管理学也有一篇关于这方面的短文,非常值得一读《边缘社群和榨取型研究的问题》("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and the problem of research extraction")。


除此之外,该所虽然关注中国,但还是国际化,所以需要提供中国思想的国际化对话贡献,和不同成员之间建立沟通。因此,研究方法上,更强调的“相互参考”(inter-reference),而不是好像自己能中立或超脱的中西比较方法。


为了写好的你的研究计划,在这方面又有哪些可以哪些借鉴和学习的呢?


从跨区域“相互参考”的角度来看,当你跳出中国,就能发现对于“中国式共同关切”议题有很多类似研究,甚至能衔接到项老师的“附近”概念。例如,在东欧转型研究中,学者也观察到类似“过日子”的现象(如obyvateli),尽管同样被批评为平庸和守旧,但俄罗斯的研究者进一步讨论了这些“过日子的普通人”是如何通过“附近”的营造成为动员的力量。


另外,说到如何跳出中西比较,转向相互参照,并结合中国思想时,对朱利安·于连(Francois Jullien)的批评是一个重要切入点。尽管他在中西哲学比较中很有影响力,但也因比较方法而备受批评。我在台湾读研时,许多来自欧洲的汉学家都对他不满,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在这方面我特别推荐我的老师宋灏(Mathias Obert)和何乏笔(Fabian Heubel)的相关著作。


*朱利安·于连(Francois Jullien)

*宋灏

(Mathias Obert)


*何乏笔

(Fabian Heubel)



最后,涉及到中国思想部分启发。项老师特别谈到他对实用主义大师杜威的欣赏。实际上,如果从这个角度,就会发现实用主义、项老师说的“附近”以及儒家思想之间有很多相互参考的部分。我之前希望写一篇文章谈实用主义与“附近”的讨论,但一直没有时间动笔。现在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探讨,较为时兴的是“关怀伦理学”入手,而关怀伦理学又是上述的”评估社会学以关切(concerns)主题的思想来源。关怀伦理学对“成人”、“即凡入圣”等非常关注,又和实用主义传统/项老师说的“附近”很相关。安乐哲和李晨阳两位老师的作品都很值得关注。



相关课程

>> 想写出让导师和审稿人一眼心动的论文?点击了解👇

《寒假论文写作训练营》:从论文拆解、AI仿写到投稿发表一次通关


>> 也可以直接扫码海报报名

一年只开一班!扫码报名👇

* 从选题到成稿、发表,助你一口气通关论文写作和发表全流程。


相关推送

全奖|英国开放大学多领域招博士,最高给你111万人民币!附申请建议!

全奖|丹麦名校招社科博士,最高给你126万人民币!附申请建议!

全奖|德国研究所招博士,最高给你100万人民币!附申请建议!

访学|来剑桥牛津等国际名校访学,只要完成这5步!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社会学理论大缸”



社科传送门
世界社会科学,一门全开启:海外奖学金、书单、征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