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馈赠到产业升级的探索——贵州毕节市天麻产业发展扫描

民生   2024-11-24 20:59   贵州  

点击蓝字,关注“黔农在线”


  冬季,乌蒙山区有一种“宝贝”陆续现身。每年霜降过后,10月下旬至次年3月,在贵州省毕节市的密林深处,人们总能精准地找到它的位置。新鲜出土的它还带着几分湿润气息,拍下褶皱表面的泥土,真容就显露出来,它就是让当地众多农民赚到了钱的“宝贝”——天麻。


  作为“国家区域性良种(天麻)繁育基地”,天麻是毕节农业产业的首位单品。自人工仿野生种植天麻攻关成功后,天麻酒、天麻饮片、天麻胶囊等新产品不断涌现,让这种山珍得以漂洋过海,身价倍增。


  近年来,毕节借助科技创新,从选育优良品种、提升产品品质,到打造知名品牌,全力推进天麻产业的发展。让小天麻成长为大产业,更成为乌蒙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林下成为“聚宝盆” 泥土生出“金疙瘩”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常年气候温润,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山区群众将林下种植养殖作为增收致富的一个途径。


  走进大方县九驿街道白石社区贵州永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天麻种植基地,记者看见工人正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进行拔草刨土作业,从半湿润的土壤中挖出一个个饱满的天麻。


  “我们基地的600亩土地主要种植乌天麻,今年预计能挖出18万公斤的鲜天麻,主要销往安徽、云南,预计收入可达1000万元。”基地负责人李德见脸上堆满笑容地说。


  “在采摘高峰期,山上同时有四五十人进行天麻的采挖工作,日采挖量可达3000余公斤。”已在基地务工3年多的熟练工黄加友向记者介绍,仿野生种植的天麻每平方米的产量在4公斤左右,遇到高产的,一窝就可以挖10多公斤。


  “自从天麻‘药食同源’得到认定后,今年的鲜天麻市场异常火爆,鲜天麻价格稳定维持在每公斤60至80元的区间内。”赫章县安乐溪乡小河村的天麻种植大户温永贵欣喜地说,他目前有200亩的种植规模,今年年收入可达150万元,基地还带动了30人实现稳定就业。


  “我们成立了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天麻种植。”安乐溪乡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村189户中有156户种植天麻,其中种植大户有34户,种植面积已达到3350亩,年产量达到1500吨,产值超过7500万元。


  截至目前,毕节市天麻种植面积25.6万亩,建成100亩以上规模化种植基地574个,建成标准化溯源示范基地3个。


  如今,小小天麻已成为毕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提升产品附加值 融合发展产业链


  农民忙采挖,企业忙加工,这是当前毕节天麻进入主产季的真实写照。


  走进位于七星关区的贵州两山天麻产业有限公司,远远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一筐筐个大饱满的鲜天麻,正通过传送带送入机器清洗后,进行蒸制、切片、烘干,工人有条不紊地忙活着……这个刚成立不久的天麻企业,处处涌动着新的生机与活力。


  “天麻作为名贵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我们目前研发出来的产品有天麻安神助眠口喷、天麻面膜、天麻酒等。”两山天麻公司副总经理黄兴说,公司将持续对天麻“康茶、养酒、药食、美妆”四大板块产品进行研发,实现多元化开发、多环节增值,进一步擦亮毕节天麻品牌。


  延长产业链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步骤。对于脱贫地区来说,引入深加工企业不仅是对当地产业的有力支撑,更是确保更多民众能从产业链增值中直接受益的重要举措。在毕节市,所到之处看到的项目、基地,大都是在东西部协作以及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帮扶下成长起来的。


  在大方县贵州九龙天麻公司的精深加工新厂区里,工人正在无菌、自动化的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赶制天麻酒产品。


  “我们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改善设备,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化,效能提升了30%。”贵州九龙天麻公司副总经理田弢说,今年,公司成功签下首笔1000万元的天麻酒外贸订单,目前,第一批货物已顺利发出,公司正全力以赴赶制第二批,力求尽早完成交付。


  以龙头企业带动天麻产业化,是毕节天麻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成功经验。近年来,毕节持续创新突破,深入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多元价值,推动农产品实现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型升级,完成了从单一种植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华丽转身,促进了天麻产业向现代化、生态化、集约化方向的迈进。


从有到优寻突破 产业更上一层楼


  毕节作为中国天麻的重要产区,近年来在天麻种植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面对市场的日益增长和消费者对品质的高要求,如何持续产出高品质的天麻,成为天麻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采访时,记者偶遇了前来做调研的四川菌物学会副会长杨作明团队,杨作明告诉记者,他们采集了大量的土壤样本,试图从这些样本检测数据中找寻破解天麻种植面临的换土问题。


  “天麻作为一种计划性种植的作物,其生产对种源、菌种、土地和技术都有严格的要求。”杨作明说,特别是土地问题,由于天麻种植需要大量的土地用来轮作,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土地一年一种的问题,数年之后将无地可种。


菌材的供应也是制约规模化发展的瓶颈。


  据了解,目前毕节市内仅能供应天麻菌材9万吨左右,60%以上的菌材需要从贵州安顺和四川泸州、宜宾等地采购,不仅增加了天麻种植成本,同时也让产业的发展面临掣肘。


  “我们当前正采用标准化微量元素管理技术,精准调控天麻种植过程中的营养供给,力求实现同一土地的连续种植,依托科技力量赋能天麻生产。”杨作明说,“我们希望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实现稳定品质和持续盈利的目标,推动毕节天麻产业迈向更高水平。”


  与此同时,毕节天麻产业面临缺乏统一的市级公用品牌的问题,企业品牌各自为战,导致产品品牌影响力弱、种类繁杂、知名度不高,削弱了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


  眺望乌蒙山区,青山环抱,林下生金。克服产业发展的瓶颈,从量变迈向质变,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周   婷

一审:铁   清

二审:向   琨

三审:张   金


喜欢请“点赞+在看”

黔农在线

微信:qiannongzx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黔农在线
黔农在线由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主办,致力于传播贵州农业农村好声音,书写美丽乡村新故事,及时解读农业农村政策和学者观点,构建“三农”学习交流平台。欢迎大家投稿,邮箱:qiannongzx@qq.com。
 最新文章